◆ 王廷忠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526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常规的教学媒体一般以投影仪为主要手段来传播和处理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教学领域,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了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下面我简单谈谈使用多媒体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多媒体能将数字、图片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出现的彩色画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同时,多媒体可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一开始就呈现各种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如门、窗等,还有一些卡通画上各式各样的房子,通过不断地从各方面出示,清晰地观察,在获得一些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演示、观察,然后提问学生:这些门、窗都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这样同学们兴趣盎然,个个争着回答,为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创造了情境。最后通过电脑把长方形、正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进行演示、比较,得出结论,使直观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某些教学内容抽象,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利用电脑本身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可进行视、听、触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了传统教具教学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例如:立体图形内容一直以来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一是图画与识图,二是空间图形复杂的位置关系条理不清、构思不清。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通过三维图形的旋转,表达难以用语言说清的问题,也可通过切割法、拼接法很方便地讲清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变化。有了这种视听结合方式传授知识信息,学生可眼观文字图形,耳听旁白,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从而增强其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手段。例如:在讲解“中心对称”的概念时,若用传统教学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划演示,总是难以讲清;多媒体教学可让两个图形进行旋转180度的运动,并把这个过程保留下来。旋转过程中还可以配上音乐,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建立了“中心对称”的概念。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何要除以2?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比较,得出是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和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在头脑中建立了图示表象,发现了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按着这个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记住了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要除以2。这种形象的演示,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他们十分投入地关注画面的旋转、移动,对每一处的变化都十分细致、全面。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外在的强制性,也没有机械地背诵公式现象,而完全是学生内心的体验。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长久储存和适时听取,也为学生的记忆创造了条件。
五、创设问题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具体概括的过渡。例如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设计如下两题:
(1)河边有15只鹅,游走6只,还剩多少只?
(2)河边有15只鹅,游走6只,又游走5只,还剩多少只?
如果将两题制成“课件”,利用电脑进行演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思维被激活,问题会迎刃而解。对于第(1)题,学生都能根据减法的意义知道:在一个数里减去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对于第二题、教师先演示15只鹅,闪动移走6只,问学生:你能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然后再闪动移走5只:可提出什么问题?这是引导学生用综合法解,再引导学生用分析法解答,可以提问:求什么问题?(求还剩多少只。)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看电脑“仿真”演示,原有15只鹅,去掉游走的6只,就是还剩的只数;游走的只数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要先求出来。结合电脑演示,两次共游走多少只,使学生一目了然,学会了学习数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们一线教师必须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王廷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学生论文; 演示论文; 多媒体论文; 正方形论文; 角形论文; 长方形论文; 教学手段论文; 《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16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