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初探_教育论文

加入WTO后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初探_教育论文

高职教育入世后运行机制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行机制论文,入世后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把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变革总结为如下三点:第一,由过去范围和领域有限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尤其是服务贸易的开放;第二,由过去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WTO成员国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第三,由过去以试点为特点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教育作为服务贸易项目之一,教育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高职教育如何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尤其要建立适应WTO规则的运行机制。

一、WTO对教育服务的规定

1.教育服务的范畴 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如军事院校)以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服务的范畴。具体来说“教育服务”包含远程教育、出国留学、海外办学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及流动4个方面,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4个领域。可以看出,入世后,教育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尤其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网络技术,为教育增加了新的手段,使受教育者可以较为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跨国接受教育和跨国办教育的壁垒在逐渐消除。

2.开放的教育市场 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关“教育的条款”中,鼓励所有成员国之间增加教育产业竞争的公平性和相互承认。①鼓励海外办学,要求各成员国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在所在国颁发学位证书,并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位证书;②提倡出国留学,支持专业人才的国际流动,呼吁减少移民限制;③要求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减少对本国教育机构的财政补贴。

3.新的运行规则 加入WTO后,与金融、航空、交通等服务领域的条款相似,教育服务领域要求消除国内市场的封闭性,减少对外资参与的限制,使本国教育服务向国外开放,外国机构和个人可以平等地与本国机构和个人竞争。这就是我国承诺的遵守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逐步有限制地开放除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市场。

二、入世对职教领域的影响

1.职业教育市场将最先开放 由于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它关系到国家主权的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社会道德的构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在开放教育市场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先开放某一领域、再渐次开放其他领域的做法;另一方面,在空间上会采取先开放某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再渐次开放其他地区的做法。中国入世后,国外教育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其突破口最有可能选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抢占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然后向其他教育市场拓展。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深圳等地的高职教育领域有可能最先开放,必须尽早做好开放的各项准备。

2.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的新要求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结构将做出相应的重大调整,表现为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民营企业的迅速壮大和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大批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会迅速脱颖而出,而那些产品结构老化、技术含量低、冗员较多的企业很可能走向倒闭;同时,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知识密集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由于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各类教育中与经济的联系最为密切,受影响也最大,必须最早对经济调整做出积极反应;尤其是高职教育,入世后要为社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动手能力强的新型技术人才,这就必须加速自身的改革,尽早建立适应WTO运行规则的新机制。

三、建立适应WTO规则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

1.产业化运作,把高职教育做强做大 以经济活动为主要方式和目的,辅之以教育培训,是西方国家介入中国教育市场采取的一条主要策略。例如,某著名跨国电讯公司,在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时,在我国建立了以培训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机构,该学院以培训本行业人才为办学目的,但所实施的“培训”却是具有专科、本科、甚至硕士学历的正规教育,而收费标准远远超过国内的重点大学,但是,仍然吸引了许多应届高中生前去就读。以职业培训的方式进入中国教育市场,还可以避开教育主权这一敏感的话题,为其跨国教育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但所达到的目的却是部分地垄断该产业在中国的高级人才培训。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施名牌战略,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做强做大,树立品牌,提升在社会和企业中的认可程度和支持度,扩大占领市场的份额。

2.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应变能力 加入WTO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就业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如大量再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大量从业人员由传统的制造行业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产业转移,新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电讯、制药等行业急需大量熟练劳动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迅速涌现等,都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由市场决定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格、学制、专业、课程、费用等。这种多元化办学,推动学校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不断细分市场,快速调整和设计弹性课程体系。同时,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促使企业和学校互通有无,共享教学、科研、实验、生产设备和仪器,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弥补各自的不足;另外,学生通过兼职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现场实习等,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WTO的基本精神,即“双向介入、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原则,不仅能使学校培训出的学生很快胜任企业的特定需求,而且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培训的重点,提高了高职教育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3.国际化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国际化模式有5个特征:①学生和毕业生就业渠道国际化;②师资来源国际化;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代化,开展双语教学;④教学科研国际化,师生可跨国交流和合作培养;⑤大学校园虚拟化,适应世界各地学生的不同需要,校园网的服务更加完善。

高职教育按国际化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①知识结构方面:既要熟悉我国国情,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WTO规则及国际经济法律;②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学求知和学共处的能力;③德育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消除入世折射到道德、文化上的负面影响;④意志品德方面: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信、勇敢、坦诚、善于合作的人格素质。

4.提高教育层次,适应经济发展 这里所讲的提高教育层次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范围的扩大,二是教育层次的高移。①教育范围的扩大是指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体系,它面向所有想学习和需要学习的人,要千方百计满足社会及个人的需要,安排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职教与普教的衔接。②教育层次的高移是由职业的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的提高而决定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职业岗位不断变化的现实使得高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大专的层次,四年制本科教育已经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试点。高职教育的层次体系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变化,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标签:;  ;  ;  ;  

加入WTO后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初探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