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作为经营性服务企业,电费是主要经营收入,更是和企业生存及发展存在必然联系。而在此过程中,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重要架构,但由于现场服务风险、自动化系统风险和电费安全风险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电费风险管理工作逐渐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即科学构建电力系统内控体系,优化电费风险措施,避免电费经营损失,是电力企业目前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
一、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电费风险分析
1、电费风险分析方法
根据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电费风险类型统计情况来看,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电费风险的形式比较单一,但是电力营销全过程中造成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的因素或者说风险源比较多。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运行中,电力企业的电费损失情况直接决定电费风险的情况,而电费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运行的风险大小。因此更加有必要对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的控制。电费风险是由电费损失情况决定,在实际营销中,电费损失是由不同的电力用户造成的,并不是由一个电力用户造成的,而且不同的电力用户对于电费损失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电费风险评估时,要结合电力营销中电力用户的情况进行电费风险的分析。进行电费风险分析时用到方法主要有风险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ISM模型分析法等。
2、影响电费风险的因素
在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过程中,业务扩展管理的风险、电费安全风险、自动化系统风险以及现场服务风险等电力营销中的因素对于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情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力营销过程中由于电费安全风险对于电费风险情况产生影响的主要组成因素有电表抄表风险、电费核算风险、电费欠费风险以及电费收费风险、电费专业管理风险等。其中电表抄表风险主要是由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抄表过程中的数据误差引起的,电费核算风险则是由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用户的电费情况核算时由于核算标准不明确造成的,电费收费风险是由于电费收费中不能及时进行回收从而形成的电费收费风险,电费欠费风险则多是有电力用户的电费拖欠造成的,专业管理风险是指在进行电费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或者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电费损失,从而形成电费专业管理风险。以上的这些电费安全风险因素对于电费风险的产生以及电费风险的大小都有一定的影响或者决定作用。
最后,就是现场服务以及自动化系统对于电费风险造成的影响。现场服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人员对于电力情况的管理以及电力故障维护中等造成的电力资源损失,从而形成的电费损失等。
二、优化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措施
1、构建健全化风险防控体系
电力企业若要实现对电费风险的强化管理,则应适时做好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即通过对电费风险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降低企业经营环节存在的各类风险,以此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严格按照行业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行为加以管控;其二,将电费风险管理政策落实到个人,用以在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的同时,强化电力企业电费风险防控能力;拟建电费风险预警制度,使其能够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切实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电费风险管理的意义。
2、电费征收模式优化
电费回收风险在电力供应单位电力营销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电力使用费用回收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电力使用人员不能及时续交电费现象频繁发生,这种现象的发生对电力供应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电力供应单位可以利用信息渠道在电力费用不足时,为电力使用人员预先设置电费续交提醒,设置一致的电费续交时间,利用服务电话、服务短信的方式提供电力使用人员对电费定时缴纳的重视,若出现电费限期仍未缴纳的情况,可停止相关用户的电力供应。同时生产企业电力资源的充分供应与其生产过程息息相关,若当地行政机构禁止暂停该企业的电力资源,电力供应单位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电费缴纳规范的制定,利用相关法律手段维护电费回收工作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电费缴纳渠道,电费回收体系过于单一也导致了电费回收工作开展的困难,以往电费缴纳方式大多通过营业厅来进行,现阶段也增设了网上电费缴纳的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电费缴纳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费回收渠道。此外预存电费的扣除也可以有效提高电费回收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费资金预存,可以根据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电费扣除,结合电费年结机制进一步简化电费回收体系,电费使用人员可根据上年度用电情况进行电费预交工作,电费预交余额可自动叠加,从而保证电费经济效益的有效回收。
3、科学选择风险管理手段
针对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科学性风险管理手段的选择,不仅可对风险事故加以防范,还可降低电力企业经营损失。而若要做好电费风险管理,主要可从以下两点加以阐述:首先,电力企业对国家政策、用户用电属性、生产经营现状等数据予以全方位把控,且通过量化处理的方式,提高自身风险评估水平和能力。其次,若突发电费风险,电力企业能够依据有效性事后处理手段,对风险实施转移,即结合对区域特点和用户类型等问题的思考,评估电费风险趋势,用以降低自身经营损失。
4、加强设备管理
若要对电力企业电费风险予以合理规避,则应对电力设备管理方案实施优化管控,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施行。而若要实现此目标,电力企业应定期派以专人,对电力设备实施检修与养护,且借助现代化和智能化电力设备的融合,既是保证电力营销工作序性化开展的前提,又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减少电费风险事故。
5、构建多元化缴费渠道和方式
为避免电力企业承担过多的电费风险,则应对缴费渠道、缴费方式加以优化完善。即利用分解电费的手段,完成电费收缴工作。如将电费分解至各个月、各个单位,以此降低企业自身电费回收风险。同时,还可通过多元化电费催收的手段,降低损失。例如:短信通知、上门通知、电话通知等催收手段。特别针对存在不良记录的用户,应将其纳入重点催收对象,以优先催收的方式,提高电费回收几率。再者,电力企业还可借助多元化渠道,要求用户完成电费缴纳活动,如银行代扣、第三方代缴等渠道,不仅可降低柜台压力,还可将电费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费风险预警体现的建立,根据以往电费风险管理工作的资料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电力营销电费管理资源库,如合同文件、用户资料等。通过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在电力营销风险预警体系中进行有效整合,可对电力资源使用人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其表现情况进行信用等级划分,详细明确电费回收工作核心,结合电力资源使用人群信用等级及其经济效益、运营情况进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网络数据回归分析,对大型用电人员缴费能力进行预先评估,并逐步建立客户信誉等级评价机制、欠费风险预警机制、电费内部调度等管制程序,保证电费风险工作的有效开展。现阶段电力企业网络化建立工作可以有效保证用电人员服务质量,利用张贴电力服务宣传海报、电力服务名片发放等方式加大电力供应单位服务宣传力度,通过电力监督服务电话完善电力服务体系,在接收到相关服务电话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风险问题的分析、解决、反馈,从而有效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质量。
结束语:
供电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电费是电力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能顺利收取电费,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来防范可能发生的电费风险。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全面了解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费风险,提升电费风险的管理水平,有效规避风险因素,确保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琴.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222.
[2]石磊,刘硒.电费风险管理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6(24):165-166.
论文作者:覃璇,邹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电费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况论文; 损失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