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文军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文军

谢文军

永顺县皮肤病性病防治所 湖南永顺 416700

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女性淋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可确保较高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淋病;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

淋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淋球菌感染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1],此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疾病临床治疗中,可获取较高的临床疗效。头孢曲松是半合成的第3 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变态反应少等特征[2]。为了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的临床效果,本院将收治的女性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单纯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女性淋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为20~56岁,平均(35.22 ±2.43)岁。病史3 d ~1个月,平均(26.04±3.84)d。对照组年龄为22~57岁,平均(36.01±2.13)岁。病史3 d ~2个月,平均4 d ~2个月,平均(28.31±3.11)d。两组患者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均符合淋病诊断标准[3],具有不洁性交史,伴随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疼痛、阴道黏膜充血、附件器官压痛、尿道口红肿、脓性白带、尿频尿急尿痛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每次剂量为1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口服左氧氟沙星,每次剂量为0.5g,1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7d,治疗1个月后检查复发情况。

1.3 治疗评价

①痊愈:治疗7d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道口或宫颈试子涂片镜检和培养检查淋球菌2次均为阴性;②显效:治疗7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上述检查2次均为阴性;③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上述检查1次均为阴性;④无效:上述指标无改善反而更加严重。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组别 例数(n)痊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

观察组42 20(47.62)12(28.57) 7(16.67) 3(7.14) 95.24▼

对照组42 13(30.95)8(19.05) 15(35.71)6(14.29) 85.71

注:组内对比,▼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轻度失眠、药疹、恶心腹泻、头晕乏力各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52%;对照组出现轻度失眠2例、药疹1例、恶心腹泻1例、头晕乏力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9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复查复发率

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9.52%),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淋病主要是由奈瑟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大多侵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为尿道。淋病大多是通过不洁性接触直接传染的,另外还可以通过接触有淋球菌的衣物、浴巾浴盆、手指等进行传播。淋病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脓、外阴瘙痒疼痛等,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女性淋病患者症状轻微,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成漏诊现象。

抗生素作为淋病治疗的主要药物,但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青霉素已经失去抗淋球菌的疗效。若无法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淋球菌可入侵后尿道、宫颈,甚至会引起泌尿、生殖道和附件器官炎症。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钠作为WH O 推荐治疗淋病首选药物,此药物对淋球菌的敏感性也不断降低。因此,必须为患者提供积极的药物治疗,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较高的临床疗效。

头孢曲松作为半合成的第3 代头孢菌素,属于长效β 内酰胺抗生素,其治疗优势在于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变态反应少等优势。与第1、第2 代头孢菌素对比,头孢曲松杀灭淋球菌的作用更显著,保持β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在女性淋病中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药物对淋球菌抑菌浓度极低,提供一次用药后,渗透到组织较为迅速,在尿液中确保较高的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

氧氟沙星作为新的第三代奎诺酮类药物,同样对淋球菌较为敏感,生物利用度高达95%,具备较强的组织穿透力,消除淋球菌迅速高效,可作为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4]。而左氧氟沙星片作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与氧氟沙星对比,其抗菌活性高于2倍,药物通过细菌中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产生阻止作用,以实现杀菌、消炎的治疗目的。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吸收好,生物半衰期长,无增加不良反应,联合和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具有高效杀灭菌体效应。

以上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轻度失眠、药疹、恶心腹泻、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符合高英[5]等研究报道,他们采取将60 例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单纯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复发率为0.00%;分别与对照组的83.33 %、13.33%对比,P <0.05。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具有明显的安全性、有效性,可确保较高的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充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本超.头孢地嗪和头孢曲松钠治疗淋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8-29.

[2]黎静梅.头孢曲松治疗女性淋病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2):128-129.

[3]郝文平.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淋病40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0(23):3092-3093.

[4]李斌.头孢地嗪和头孢曲松钠治疗淋病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3,22(11):43-44.

[5]高英.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63-3863.

论文作者:谢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女性淋病的临床研究论文_谢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