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论文_张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论文_张峰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第五小学 276800

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常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吗?”……同学们之间也常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素质教育鲜明地提出了“人”的意识和觉醒,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而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促成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接触、碰撞和融通。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一是要注重学生的观察力,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三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我认为,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是不可抵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同学们用不同的画面在百格图中表示50%,风格各异。教室四周贴满了同学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满腔热情地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竭尽全力地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40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爱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论文作者:张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论文_张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