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3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期引产产后出血应用缩宫素合并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期引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应用缩宫素治疗(预防),观察组应用缩宫素合并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预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宫缩强度和宫底恢复数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期引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缩宫素合并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预防)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其具有安全、简单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期引产、产后出血、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144-02
人工终止妊娠通常是指避孕失败、意外受孕后的补救措施,若超过一定月份那么就需要住院接受引产手术。术后出血是引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一定的威胁[1]。临床多采用单纯宫颈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但其止血效果却不够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需要采取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预防)方法。本研究选择30例中期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缩宫素合并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预防),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现将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期引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25.56±3.12)岁,孕周12-26周,平均孕周为(18.45±0.36)周;对照组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为(25.12±3.08)岁,孕周12-26周,平均孕周为(18.32±0.35)周。两组患者引产前均接受相关检查,包括B超、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胎儿娩出后、器械清宫术后出血的患者,可排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其他血液疾病[2],对照组予以宫颈注射缩宫素10U,观察组予以宫颈注射缩宫素10U,同时在直肠内置入0.4mg米索前列醇。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引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宫缩情况、宫底降低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中期妊娠引产术术后出血是十分常见的妇科并发症,通常会在产后2h内出现出血情况,常见引起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已占总数的80%-85%[3]。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胎盘自子宫蜕膜层剥离排出之后,子宫肌纤维会强力收缩和缩复,子宫壁上的血管也会因为子宫收缩而使剥离面的开放血窦受到压力而闭合,并且会因为血管而变得纡曲,使血流阻滞逐渐形成血栓。妊娠子宫血运十分丰富,胎盘剥离面较大,血窦开放之后任何能够影响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或是干扰肌纤维血管压迫闭塞等的因素都会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4]。
临床诊断虽然不太困难,但是子宫收缩乏力发病十分迅速,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大量失血,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治疗中应先根据患者全身因素来改变患者全身情况,之后再进行治疗(预防)。缩宫素不仅能够起到调节膜电位促使钙离子通路开放,细胞外钙离子顺利进入细胞内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也能使缩宫素与其受体结合,刺激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5]。缩宫素是能够有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能起到增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大剂量缩宫素具有强制性子宫收缩,促使子宫肌层内的血管受压而起到止血作用。缩宫素的半衰期较短,肌肉注射3-5min就能够起到效果,并且很快能够被灭活和消除,体内作用时间也很短,并且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与患者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性也十分显著。
米索前列醇属于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其与机体体内分泌的前列腺素一样,有着十分显著的收缩子宫平滑肌作用,并且治疗效果与机体体内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没有联系。米索前列醇具有口服或经阴道黏膜吸收的优点,能在患者血液之中维持很长的稳态水平,并且能够持续关闭子宫血窦,有效解决产后出血的相关问题,若缩宫素没有起到一定效果时,米索前列醇也能起到很高的治疗(预防)效果[6]。两种药物合用,能够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能减少产后2h、24h出血量,若配合心理护理等常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选择60例中期引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治疗中期引产产后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缩宫素合并米索前列醇的治疗(预防)比单纯缩宫素治疗(预防)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操作十分简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游超宜.缩宫素合并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预防)中期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1,32(9):1758.
[2] 唐艳.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中期引产后出血28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3):185-186.
[3] 张建香.心理护理配合米索前列醇合并缩宫素治疗妊娠中期引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科技与创新,2015,(9):132-132,135.
[4] 李德容.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对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8):142-143.
[5] 王显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中期引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155-156.
[6] 王鑫.米索前列醇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158-159.
论文作者:陶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患者论文; 产后论文; 子宫论文; 前列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