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
摘要:文言文的虚词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是多样的,而且复杂多变,使用频率高,另一方面它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迥然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学习趋于低效化,本文就高中文言虚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给出自己粗糙的看法。
关键词:文言 虚词 问题 对策
一、文言虚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的局限性
王荣生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由此可见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钱梦龙老师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指出:当时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有“言”而无“文”。他尖锐的指出了语文教师重“言”的问题具体为“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方法把饱含思想感情的文言文肢解为文言字词和语法。
可是,在高考旗帜的指挥下,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抓住“言”,而往往忽视了对“文”的教学。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落实字词,疏通文言字词,归纳特殊句式,乃至全文翻译,整个课堂俨然成了纯粹的古代文字学习,基本剥离了文学文化内涵,抛弃了具体语境,为了考试而教学。诚然,我们还是有教师着重讲解18个考纲内的文言虚词,但是有限的时间,以及将文言虚词单独拿出来讲解,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让教学十分的“干瘪”,并不断重复着“解题、析文、归纳、背诵、巩固”这一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将“文”的部分彻底抛弃,尤其是进入高三复习时,这种现象就特别的突出。
(二)学生学习的低效性
21世纪,全世界都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学生们受到“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作品基本没有兴趣,再加上文言文离我们的时代非常久远,在语法结构上、思想理念上和文化上都与现代存在着隔膜,因此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严重的是,文言作品中,有许多的难字、生僻字、一词多义、古今意义,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住那么多的实词,自然而然对虚词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也不知道要结合语境去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但觉得枯燥乏味,甚至觉得文言文无趣、厌恶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但是又无法逃脱高考的命题,从而就形成恶性循环,文言文的学习顺理成章的成了“老大难”问题。
(三)作业的单一性
考纲中的文言虚词总共只有18个,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给到学生的作业比较单一,无法像其他学科,或者是其他题型那样丰富。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那些虚词的具体用法和含义,一个一个的代入,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重复单一的题目,无法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一来,文言虚词的作业就达不到帮助学习巩固和积累知识的目的。教师不能从作业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不能做到及时的查漏补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言文中如何进行虚词教学
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这样的建议,即:“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文言虚词,进而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许多的教师也意识到文言文教学中要“文”与“言”并重,那究竟该如何来对文言虚词进行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对策来谈谈。
(一)从虚词的词性和位置出发来进行教学
1、从虚词的基本词性出发
从汉语言的发展来看,虚词最常用的是作语气助词,为的是文章的语气和节奏表达的需要,并无实际含义。“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便有所论及、用在句首和句末的语气词除了有离句的作用外,在内容上海表示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而句中虚词主要是为了使韵律和谐,大部分起‘足音’的作用。”《诗经》中的虚词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虚词表示的语气主要有感叹、疑问、肯定之类,所以当越到放在句首和句末的虚词时,首先从语气助词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如:《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中的“何”,句首语气助词。
2、从虚词的位置出发
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一致,一个虚词可以在句中的前、中、后出现,且出现在不同位置,那么词性和意义也就不一样,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区分和总结,则有利于学生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把握。如“以”、“则”字基本位置是句首且一般做介词,“之”、“焉”、“者”、“也”等基本放句中、句末,其他虚词基本是三个位置都可以出现。例如最常见的文言虚词“之”,放在句中,作用是“取独”、“特殊句式的标志”、“句中表停顿”、“结构助词”,其他放在句末则是做代词和语气助词居多。
那么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在这两个基础之上再去对句子、全文进行理解和分析就会容易很多。
(二)从虚词与语言表达的思维关系去教学
除了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一定的成分之外,虚词本身也暗含着一定的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假设关系、顺承关系。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表达时都会有自己的逻辑思维,那么这些关系就需要用虚词来进行对应。拿因果关系来举例,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都会进行说理,自然就会存在因果关系分析的思维。18个文言虚词中,“以”、“而”、“则”是最典型的因果关系的标志。而其中“以”放在句首表因果关系的频率高于它其他用法,同时也高于“因”字的用法。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就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中的“以”字解释了“物喜”、“己悲”、“围郑”的理由,那么因果关系不言而喻,这类型的例子在古汉语中比比皆是,这就意味着“以”字表因果的这一用法是它的常用方法,以此类推,学生可以自动将其他的有类似作用的虚词找出来,进行归纳总结,那么学生在对文言文的阅读当中,就更容易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从而言之,文言文的教法有很多,但是无论怎么样教都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文”与“言”的结合,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开展文言教学。作为文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文言虚词的教学也是一样,我们更多的是从“文”与“言”结合的角度出发去进行教学,运用文学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更多的爱上文言文,进而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C].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刘斓升.中学语文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申珍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虚词论文; 文言论文; 文言文论文; 因果关系论文; 学生论文; 助词论文; 放在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