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园林工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园林工程建设技术和工艺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把人工构筑物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已经成为我国园林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新技术;建筑园林;应用
导言: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发展历史悠长,从古至今都对园林工程建设有着至深的需要,无论是古代的皇家园林还是现代的城市公园,都体现着不同时代园林建设的不同特点。园林工程的开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新技术、新工艺的加入使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更加突出,使园林工程建设更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发展特点,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建造舒适优美的园林工程。新时期园林建设工程的开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园林建筑的修整,园林工程开展过程中应从初期设计、具体施工等过程中合理的展现园林工程的建筑理念,从内容上展现时代风采,从选材上保证资源节俭等。新技术、新工艺能够很好的展现园林建筑的建筑意义,不仅仅是新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工艺,使复杂的施工步骤简单化,更是在实现设计理念上更大程度上接近设计理念。合理的使用新工艺、新技术等建筑手段,实现了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保证园林项目建设的整体施工过程。
1、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介绍
1.1 GRC和FRP塑山
GRC指的是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FRP塑山指的是玻璃纤维强化塑胶。相比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GRC和FRP塑山技术主要的优点能够有效的克服钢筋混凝土在技术及性能上的缺乏,比如:裂缝、麻面、美观性等等。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而且其塑造的园林景观也更加逼真,造价也比较低。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当中。同时GRC和FRP工艺在运输、切割上也比较便捷,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彻底打破了传统假山制工艺。此种工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尤其是可塑性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够很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结合园林工程周围的植物、水等景观,从而到达景物相一致的建设效果。
1.2 液压喷播技术:液压喷播技术主要应用于坡地的播种环节,通过将草种、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材料混合装入车辆的装置中,在行进的过程中有节奏的播撒,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播种效率,极大程度降低了施工费用。而且能够使播撒的草种更加均匀,提高了坡地的整体美观性。
1.3 地热泵技术:地热泵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地热资源,向浅土层输入热量,减少地表土壤的温度变化,将作物生长受季节变化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同时,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特点,是新时期创新的生态空调技术。
1.4 微灌溉技术:微灌溉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小流量、滴头装置,对花草树木周围的土壤进行慢慢渗透,不仅可以使花草树木更充分的吸收水分,促进生长。而且微灌溉技术使用的水量较少,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在渗透过程中,肥料也吸收的更加完全,节省了肥料的用量。微灌溉技术是园林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基础,大量节省了园林灌溉所需的劳动力。
1.5 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再利用主要应用于雨水较充沛的地区,通过对降雨之后的地表水和渗透水,进行收集和净化,之后汇集储存用于花草树木的浇灌。该项技术能够大量节省用水量,对节约水资源发挥极大的作用。
1.6 铺地技术:铺地技术主要是在园林工程铺设道路过程中,利用真空吸水的技术,提高混凝土的灰水比例,加强混凝土的坚实程度,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能够减少路面开裂的几率,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1.7 假山塑造技术: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假山的设置十分普遍,但是传统的假山采用钢结构或转塑材质,自身重量较大,运输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现在,对假山的塑造材料进行了省级,采用强化树脂和玻璃纤维结合的材料,增强了假山的柔韧性和耐用性,并且塑造性较强,自身重量较轻,便于运输,在现代园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8 太阳能技术: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灯具灯光设计和应用,已经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量的灯具耗电量极大,现代园林设计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太阳能技术。白天通过太阳能集能板接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上,再利用蓄电池向灯具供电,呈现五彩斑斓的灯光效果。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管线铺设的长度,降低管线成本,同时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环保能源,实现了自动转化和储存,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
2、新技术在建筑园林中的应用策略
2.1 优化设计方案
在建筑园林建设施工中,要求将设计方案作为施工依据,因此,设计方案在建筑园林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企业要想引用新技术,首先要严抓设计环节,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具体分为3个设计细节,即初期设计、新技术设计、工程施工设计。在进行每项设计环节时,务必要参照相应的法律规章,结合创新型技术,制作科学合理的建筑园林设计方案。在制作设计图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地设计效果,设计师必须使用CAD技术。通过CAD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建筑园林设计的功能及效益。具体的应用过程为,凭借CAD技术,制作建筑园林平面图,同时结合3Dmax技术,对建筑园林进行建模,并且采用PS技术进行着色,具体为工程建设项目塑造美好的气氛,实现建筑园林设计的目的。在使用新技术时,还应结合当下的信息技术进行制作设计方案。
2.2 新技术应用于施工中
在建筑园林具体施工中,务必重视新技术的有效应用。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规范文件以及工程建设要求进行施工。例如,倘若建筑园林处在平原地带,而山体景观相对缺乏,这时可以选用GRC技术,构造假山或雕塑等,从而为园林塑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生态环保技术,对园林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维护,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水平。
2.3 合理分配利用资源
在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实际施工中务必对多项资源进行优化分配。比如,在规划地域空间时,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林地、休闲场所、湖泊、运动场所、水池的面积,保证整体空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还能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功能及作用,进而保证现有资源得到循环开发应用,真正实现科学合理性分配资源的目的,切实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合理地分配植物面积,可以起到绿色环保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新技术运用的价值。建筑园林建设的目标,不仅是优化城市总体功能,还要为人类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化生活空间。因此,无论是运用哪项技术,都应从在长远的角度出发,预见该项技术的价值,再决定技术的使用范围。在具体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城市不同地区呈现的不同地貌特征、地理条件以及天气特点等,贯彻建筑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的使用性能。
3、结束语
在实际的园林工程施工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有效的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推动城市建设的进程,展现城市园林工程特有的城市特色和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展现文化气息,推动城市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曾禄.十项新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推手[J].江西建材.2014(05).
[2]范多峰.关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4(11).
[3]韩毅.滨才城住宅小区新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
[4]张久.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5]管培香.论绿色建筑给排水技能新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1)
论文作者:王庆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技术论文; 园林论文; 新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假山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