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地基施工技术,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多变的现状下,地基施工常见软土地基,因此需要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时,从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常见的沉降问题出发,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相较于一般的地基,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含水量高,且具有较强的压缩性。软土地基的主要土质成分为淤泥等黏性土质。在软土地基处建设公路桥梁工程,必须做好地基的加固处理。软土地基很容易出现地基沉降和位移,加强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
1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施工图纸设计缺乏合理性
当出现地基沉降问题时,对于公路桥梁工程而言,就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对这一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可知,可以追溯到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时,设计人员若没有做到对公路桥梁施工区域的全面考察,就无法了解地基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时就会出现考虑不全的现象出现,因而施工设计图纸往往缺乏足够的合理性。和施工设计图纸合理性密切相关的要素包括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气候条件和水文环境等,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全面的掌控,才能结合工程地基实际设计出完备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
1.2 软土地基的填充料选择不合理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时,需要选择合理的填充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没有按照软土地基实际情况进行填充料选取的情况,导致无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密实的填充。一般情况下,填充料要尽量选择大颗粒的石料,且要根据不同地基的特点进行填充料的选择。填充料的选择会对后续的施工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选取,保障软土地基的填充稳固,可减少工程安全隐患。
1.3 软土地基的后期维护不到位
在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完成以后,在公路桥梁的运营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软弱地基的养护,包括定期养护和日常养护等。经过长期的使用,软土地基承受力较多的荷载,其功能和稳固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质量检测和维护,要及时处理出现的沉降问题等。若后期维护不到位,则会直接影响公路桥梁的使用性能。
2 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表层处理技术
表层处理技术适用于地表土质特软的施工区域,主要的作用在于改善地表强度,对于地基局部变形的规避也有一定作用,通过表层处理之后,地基会更加平整和稳固,因而便于机械运作。在表层处理技术中,主要的技术包括排水技术、加添加剂处理技术和砂垫层法处理技术等。若施工区域的地基具有相对高的含水量,且土质较好,则适用于表层排水法,要做好对开挖沟槽的回填,一般使用透水性好的沙砾或碎石进行回填。若施工区域的软土层为黏性土质,则适用于加添加剂的处理技术,可以将生石灰、水泥、熟石灰等材料添加在土层中,能够使黏土产生团粒,降低整体地基的含水量,以实现土层加固。若施工区域的地基存在土层分布不均、局部可能发生沉降的地段,则适用于敷垫材料法。若施工区域的土层较薄且排水通畅,则适用于砂垫层法。
2.2 加载换填施工技术
在加载换填施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要首先在地基表面铺设一层薄纱,并对薄纱进行压实,压实完成后,接着将一层防水性能良好的薄膜敷设在上面,使整个加载区域封闭起来,通过不断的压实来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固性。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换填加固施工,需要将重点放在减少土体之间的孔隙上,要通过加大压力来使孔隙缩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工程人员要基于保障工程质量的角度,使制定出的加载换填施工方案更加具有工程适应性。
2.3 桩基础处理技术
在桩基础处理和加固施工中,要关注桩基的制作和打入位置,并合理的控制桩基质量和强度。粉喷桩和混凝土桩作为较为常用的桩基,在应用过程中要合理的确定桩基的打入位置,合理的进行桩基控制等。
(1)粉喷桩处理技术
粉喷桩处理技术是桩基础加固施工中的常用技术,能够深层次的进行加固。石灰、水泥等固化剂是粉喷桩中常用的喷粉,该加固技术的要点在于要将固化剂和软土进行混合,以实现整体上的加固,加固过程中,要对桩体的密实度和长度进行控制,确保使软土地基的抗压缩性能得到改善。粉喷桩加固施工之前,要进行成桩试验,要建立实验室,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模拟来对混合物比例进行调配,并进一步确定后续的施工工序和技术要点,包括钻孔、提升、搅拌和喷入等,要设定合理的搅拌速度和喷入量。若选用的固化剂为浆液,则要对浆液的输送进行观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浆,在搅拌好浆液后,要避免析出物质的现象发生。若选用的固化剂为粉体,则要严格的控制喷粉和停粉的高度,避免出现断粉。
(2)混凝土管桩加固处理技术
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桩基础加固施工技术操作起来相对简便,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土质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且加固效益显著。对混凝土管桩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包括具有较强的承载力、较小的桩基沉降率和较短的施工工期等,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和保障工程质量。混凝土管桩加固施工技术中的常用技术为静力压桩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将振动降到最低,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对于部分对噪声有控制要求的工程,更加适合该技术。在进行混凝土管桩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工程人员要严格的把控桩体高度、硬度等,要结合土质条件进行控制,确保有效加固。
2.4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的要点在于水泥材料的制备,及材料与软土的搅拌结合。要将石灰、水泥等原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搅拌,并将搅拌完成后的原材料加入软土中,使固化剂的粉体或浆液与软土充分的搅拌融合,通过一些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最终会形成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一般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高的稳定性。若软土地基中含有粉土和松散砂土,则更加适宜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且这种技术同时更加适合在扩建施工中进行应用。在应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时,需要现场工程人员加强现场的杂物清理工作,并做好场地平整。
2.5 土木合成材料加固处理技术
土木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这种材料的特征是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将这种材料应用到软土地基中,能够形成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最终使材料和土体形成一个整体,进而使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强。在应用土木合成材料加固处理技术时,工程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勘测,要大面积的对现场进行考察,主要应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排查,要对土壤特性及密实程度进行精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提高加固处理方案的实用性。要将土木合成材料深入到软土地基深处,使其与深处的土体通过共振后最终混合成为整体。
3 结语
稳固的地基对于公路桥梁工程而言,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加强对公路桥梁软土地基的研究,重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够改善软土地基现状,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地基的沉降问题。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要加强对各种施工技术的深入应用,包括表层处理技术、加载换填处理技术、桩基础处理技术、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和土木合成材料加固处理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的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固情况,从而保障公路桥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阳.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索构架[J].中国标准化,2018(22)
[2]张浩.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技术处理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9)
[3]刘伟.地基注浆技术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16)
论文作者:曾秀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公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桥梁论文; 固化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