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来使我们平静下来,使我们保持温暖_读书的意义论文

用阅读来使我们平静下来,使我们保持温暖_读书的意义论文

用阅读,为我们安神和取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木春(以下简称“王”):在今天这个时代,谈读书几乎是一件比较冒险和可笑的事。所以,今晚我们窝在电脑旁聊读书,更像两个白痴在说梦。

谢云(以下简称“谢”):的确,国民不读书的现状很可怕,虽然,造纸和印刷术都是我们发明的,而且,这个国家有五千年文明史,但很奇怪,“读书种子”在这个时代好像有些“水土不服”。但是,言说美好的事情,至少能让我们显得美好一些吧。关于读书,我想到英国作家吉辛说的:“不读书的人和读书人的距离,就像死人和活人的距离那么远。”

王:为什么今天“死人”这么多?我听一位同事说,现在当教师,都搞应试技术,不需要读书。他的话有几分道理。

谢:的确,以现在的状况看,教师是否读书,对于学生的升学没有什么质的影响,他一样可以教书,一样可以通过反复的训导,把学生操练成答题的高手、应试的机器。

王:但若没有读书,思想干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要成为让学生真心喜欢和敬重的教师则不可想象。回想多年前,我自己就是这一副丑陋面孔。

谢:我以为,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看他是否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因为阅读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东西。就学校教育而言,无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首先都要从阅读开始——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科学习状况,所以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一般说来,学习能力都不会弱。

王:这方面我个人深有体会。我从小数学非常烂,但高四补习那年,我把从初一开始的数学教材全部自学一遍,居然慢慢地赶上了别人。我想,这绝对和我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不开。

谢:所以,阅读应是“百科之母”。一个没有阅读力的学生,他的教育之路可能走不了多远,他的人生之路也可能比较狭窄、单调。为此,面对被应试弄得千疮百孔的教育现实,我曾感叹:“我们在努力地创造未来,可是我们的创造没有未来。”

王:没有用书籍铺就的未来,不可能有真正的未来。它所造就的人,充其量只会模仿、充满功利和狭隘。这无论对于单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

而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其危害性不仅仅在课堂,还在对学生终生的影响。遇到爱读书的教师,是一个人成长中的福音。

谢:爱读书的教师,能够给学生带去更广阔的世界,让学生看到除了教材、教辅和试卷之外,还有更美妙的风景、更美好的精神,他的气象会更高远,他的境界会更开阔。

犹太民族那么小,却为人类贡献了那么多优秀的头脑,贡献了那么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普遍喜欢阅读,他们是世界公认的最喜欢阅读的民族。

王:阅读,堪称强壮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牛奶。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并不鼓励人们阅读和思考。许多教师,主要是盯住眼前利益。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教师拒绝阅读,并非全是教师的错。长期的应试教育,让教师每天疲于奔命,无暇读书,更无法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

谢:我还是不太喜欢说到机制或体制,因为一说到这,似乎每个人都是无力的,也是无辜的。所有的罪责,都由抽象的机制或体制来承担,这固然有道理,但是对问题的解决和现状的改变,没有太大意义。我还是愿意回到个体来理解。比如说阅读,我们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然后尽可能地影响别人,影响一个就是一个,改变一点就是一点。

王:我说的机制是一种客观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阅读,但这不是根本的。当一个人真正恋上阅读时,哪怕是在蹲厕所的几分钟时间里,他也能照样“弦歌不辍”。

谢:我们所知道的那些优秀教师,都能始终保持一种阅读的心境和习惯,并且努力带动学生也读书。体制很强大,但是心灵的力量,是体制难以控制的。一个人内心的爱和恨、缱绻与决绝,也绝非体制可以消除和控制的。

王:是的,这就是我喜欢讲的“微革命”——从自己身上开始改变的“微革命”。它是抵抗个体被体制化的最好手段。

谢:“微革命”这个说法好,我很喜欢。最容易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的每一点改变,都是我们置身的“小世界”的改变。

王:其实,撇开大道理,阅读首先成就的是自己。我被环境压迫得越难受,就越想阅读和写作。它们给我安慰和力量,让我感到自己并没有被现实压服,仍然朝着自己的方向跋涉。我记得你曾经说过:“有时感觉,书籍就是我们内心的神,能够安放我们的精神和灵魂。”这话让我想起毛姆的名言:“很少有什么娱乐,能让你在过了中年之后还会从中感到满足;除了玩单人纸牌、解象棋残局和填字谜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游戏,你可以单独玩而不需要同伴……可以说没有哪种娱乐比读书更便宜了。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谢:是的,天下最划算的事,莫过于阅读。契诃夫有一篇小说《打赌》,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我国古代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我写过一篇《我的后宫,我的佳丽》,说的也是坐拥书城时的“王者”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我的书房里,所有书籍,都是我可以随时宠幸的妃嫔——你想,有一座自己的精神后宫,那感觉多么舒服。

同时,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也会发现,那些有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教师,他们尽管一样辛苦,甚至比一般教师更辛苦,但是他们的心态往往很好,他们的幸福指数往往较高。而那些没有读书习惯的教师,往往有更多的心理不平衡,更多的抱怨、指责、哀叹,弄得自己像教育的弃女和怨妇。

王:书籍带来的快乐和充实,会补偿一个人其他方面的艰辛和遗憾。书籍更给予人通透智慧的人生,让人有一种大静气,置身各种处境,能泰然处之,又包容体谅。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断地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书。如果几天不这样做,我简直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当教师还有什么意义。

谢:这正是我期望语文教师做的事情,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打下“精神的底子”。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这个世界远比看到的更美好,让他们对未来更有指望、更有信心。

我也曾经给学生读过很多书和文章。事过多年,他们告诉我,我所教的知识他们几乎都忘了,但是给他们读过的书和文章,总有一些还记得,甚至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这就是书籍的力量,也是身为教师的幸福所在。因此我觉得:作为学校,最能教给学生的,就是鼓励他们阅读,让他们保有阅读的兴趣;作为教师,最能留给学生的,就是传递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素质和能力;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毕竟,朗朗书声,才应该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场合最本质的词语。

王:赞同。但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忠诚的阅读者。只有真正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阅读的美好。

谢:是啊,一个人不可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交给别人。所以,这些年来,我始终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尽可能让教师多读书,无论是否喜欢,先读起来再说。无论是组织“知行社”,还是举办教师读书节,或者引进推广阅读的公益项目,甚至偶尔给一些教师朋友送书,都是出于共同的目的。

王:读书固然重要,但读什么书似乎更重要。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朱永新也说“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可见,读什么气味的书往往造就什么气味的人。一味读专业书——尤其只读教材、教参和考试用书的教师,给人的感觉是“匠气”十足。读什么书?我很赞同林贤治先生说的“读热烈的书”。

谢:在读什么书方面,我是一个“杂食动物”,但更喜欢一些人文的、社科的而不是技术性的书籍。我觉得,首先应该是通过阅读来“调心”,用阅读为自己的心灵取暖。虽然教师需要专业,需要技术,但是首先应解决心灵格局的问题,包括理解和看待生活的方式,甚至对待工作的状态——状态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而状态不好,你说什么都是白搭。

王:我们的趣味相近。我偏好读两类书:心灵类书,大教育类书。一般不很鼓励年轻教师一开始就读“太专业的书”。教学的书要读,但多了,使人目光短,器量小。唯有伟大的书籍才能解决人的“心灵格局”的问题。我最爱德国朋霍费尔的《狱中书简》。它赐予我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这本书我基本随身携带。有了它,乘飞机不怕,遇到劫匪也不怕;有了它,世界即使如一座冰冷的监狱,我大概也能忍受。这是心灵之书的力量。

谢:很多年前,我特别喜欢张承志的《心灵史》,后来读到《信仰的力量》,非常震撼,它们是同类的书。而《约翰·克利斯朵夫》,也甚合我心。

王:不管是《狱中书简》还是《心灵史》等,这些心灵之书,像灵魂导师,是启智的、启蒙的,同时给人以心理上的巨大抚慰和愉悦。这种精神上的“被打开”,对于阅读者而言必不可少,因为“一个人只有当心灵被唤醒时,他的阅读才真正开始”。

谢:对教师而言,我觉得《教学勇气》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既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唤醒”、精神的“敞开”,也能让我们对自己、对教育更多一些理解。尤其是帕克·帕尔默所说的“自我认同”。其实,任何人都首先要有一种“自我认同”,才可能实现“自我完整”。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他自己都不愿意成为的人。

另外,帕克·帕尔默所说的“共同体”,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上次我们说到写作,谈到了“共同体”的力量。阅读也是如此,如果有一群爱读书的人经常交流,那种阅读的惯性或许会保持得更好一些、更久一些。

王:像《教学勇气》这类优秀的教育书,给人的启发是多层次的。他所提出的“共同体”,具有很高的价值。写作也罢,阅读也罢,乃至生活也罢,都需要这样的“共同体”。要把阅读坚持下去,需要“共同体”的相互取暖,否则,难免会寂寞。我常常有如是之感。

但另一方面,读书,还是要个人耐得住寂寞。这个世界太喧哗,有太多诱惑,静下心读书不容易,没有一定的定力是不行的,尤其是刚开始时。

谢:因此,一开始不妨读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书,能让自己读进去的书,或者给自己一定的任务驱动,有目标而又能够记得完成这个目标,多少会更好一些。

王:我也这样觉得。记得工作后的10多年里,我的阅读极少,基本被中断。直到2007年,我突然对书开始感兴趣。第一本给我冲击的书,居然是《张晓风散文选》。虽然我是中文系出身,但我觉得她给了我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启蒙。

真正的文字,需要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有了这个“兴趣点”作为起点,我们就会慢慢扩展开来,阅读其他的书籍。而教育类的书,我的阅读起步会早一点,很幸运,我遇到的第一本书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非常好,一接触就被吸引了。

谢:我可能算是有阅读饥渴症的人。小时候就看父亲的川剧剧本,后来进城读高中,经常逃学到图书馆读书,所以,尽管成绩一直不太好,但我读了大量的书。至于教育类阅读,我开始得比较晚。差不多在2005年前后,读到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和《唇舌的授权》,才感觉到教育原来也可以如此诗意而美好。从那时起,我才真正开始思考教育,开始大量阅读教育书籍。

不过我觉得,在教育阅读方面,迟一些也许更好。此前那些看似无用的人文阅读,会打下鲜明的人性底色。而一旦认识到这点,就像武学里打通了任督二脉,你会发现,所有的阅读,其实都是关于人性的,而教育,正是基于对人性可能更美好的坚信和行动。

王:是的,也许在那些书里,无论人文的、社科的、教育的,字里行间都跳动着一颗“奇妙的心”,能和我们的心灵相应和。我想,有书籍陪伴的日子,教育的途中、人生的路上,会减少许多寒冷和寂寞吧。

谢:但愿有越来越多教师能感受到书本里那些跳动着的“奇妙的心”,能和他们结伴行走在通往智慧和美好的教育之路上。

标签:;  ;  

用阅读来使我们平静下来,使我们保持温暖_读书的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