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论文_李仲鸣

身份证号码:44142519800830XXXX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建筑工程领域呈现较好的整体发展趋向。从建筑工程的视角来讲,作为建筑企业有必要着眼于最根本的建筑施工质量,并且运用适当举措来保障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是否能达到应有的建筑施工质量,其在根本上决定于工程施工管理。因此在目前实践中,企业针对施工质量应当将其纳入全面控制的视角下,从而探求可行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监管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具体对策

作为建筑企业来讲,企业若要获得较好的综合竞争实力,则有必要将施工质量置于核心与首要的地位。在目前的现状下,多数建筑企业都能做到有效管理各类的建筑工程,从而将质量控制的举措运用于全过程的建筑施工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建筑工程而言,与之有关的施工质量控制举措也应当体现为差异性[1]。因此在现阶段的建筑领域实践中,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需要将施工质量控制作为管理建筑工程的关键要素,进而给出与之有关的科学管理策略。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目前现状

(一)关于选择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能否达到现行的质量指标,其直接关乎整个建筑物的坚固与安全。因此为实现针对建筑物质量的整体保障,则有必要重视对于各类建材的采购。目前在实践中,作为施工企业就是要拟定相应的建材采购有关标准,进而做到切实依照现阶段的企业有关标准来做到从严的建材审核[2]。但从现状来看,仍有某些施工企业仅限于资金的节省,那么将会选择购进劣质建材,以至于减损了建筑物的安全程度。由此可见,作为建筑企业需要将采购建材环节置于首要地位,并且做到综合性的材料采购监管。

(二)关于应用施工技术

截至目前,信息化手段已经能够适用在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中。与原有的施工控制手段进行对比,可见信息化手段有助简化监管施工质量的基本流程,并且还能达到杜绝施工误差的效果。然而不应当忽视,施工企业内部的较多管理者通常都会觉得引进信息化手段将会消耗较高资金与成本,因此对于信息化手段表现为排斥心理[3]。并且,某些施工企业并未能真正做到施工质量的管控,其中根源在于施工企业本身欠缺应有的施工监管认识。由于受到此种现状引发的影响,以至于现阶段的很多工程都表现为安全隐患遗留的现象。

(三)关于施工管理体制

依照工程分包的基本思路,建筑企业有必要遵照相应的分包合同来实现自身职责的履行。但是与此同时,分包管理体制也表现为较多的漏洞或者缺陷。这主要是由于,工程分包体制很易导致欠缺必要的工程施工管控,进而导致质量管理的显著缺位现象[4]。究其根源,应当在于分包模式下的很多施工企业都习惯于推诿,进而埋下深层次的施工管理漏洞。因此,施工管理体制在客观上暴露较多的隐患或者弊端,进而显著影响到施工质量管控。

二、探析有效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举措

作为体系化的工程来讲,各类建筑工程都包含了较多的工程施工要点,而与之有关的施工流程也体现为复杂性。从工程检测的角度讲,技术人员针对主体性的建筑结构需要将其纳入全方位的建筑检测范围,据此达到监管工程质量的宗旨目标。同时,建筑企业也要运用适当举措来有效控制最基本的施工质量,尤其是针对某些隐蔽施工环节需要予以格外注重。目前在实践中,企业针对施工质量管控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有必要注重如下举措:

(一)严格核查各种建筑材料

作为供应商来讲,其自身具备的基本职责就在于审验各类的施工材料。通过严格推行施工审核的举措,企业就可以拥有全方位的建材质量保障。并且,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即将运送进入现场的建材还要予以测试,确保能做到结合静态与动态的两类检测手段予以全面施行。

例如在目前看来,关于检测各种建材已经可以灵活选择钻芯法或者回弹检测的手段予以进行。企业在全面引进回弹检测手段的基础上,对于某些细微误差就能进行及早的识别,然后选择相应措施予以避免。通过引进材料检测领域的信息化手段,技术人员即可做到保持建筑材料原有的完整程度,并且还能及时测出某些建材的质量风险[5]。

(二)做好前期的施工监管与控制

对于施工监管措施有必要予以全面推行,尤其是针对较大规模的特殊建筑工程来讲。这是由于,上述建筑工程通常都会包含复杂程度较强的施工环节,因此就要将施工监测的手段着眼于进行推广。同时,作为施工人员还要做到显著增强自身具备的综合素养,企业针对内部施工人员需要予以相应的日常培训。在某些情形下,企业如果察觉到潜在漏洞或者风险的存在,则需对其立即予以处理。唯有如此,建筑工程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安全程度以及质量标准。

(三)设立更为完整的施工质量管控体系

对于施工质量管控需要将其纳入施工监管的范畴,建筑施工企业在现阶段就是要做到健全上述的质量管控体系。具体在实践中,作为施工企业有必要设立相应的施工管控机制,确保运用体系化措施来优化施工管理能够达到的综合效果。与此同时,企业也要逐步做到健全目前现存的质量约束机制,尤其针对某些违背现阶段施工监管标准的相关人员予以必要的惩戒。在此前提下,建筑工程将会达到更高层次的安全性程度。

例如针对混凝土建筑物在予以施工建设时,核心措施就要落实于推行质量管控。由于受到材料本身带来的特殊性影响,因此作为技术人员有必要选择相应方法用来完成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检测[6]。此外,关于建筑物如果要达到最佳的质量检测效果,则还需要依照现有的步骤与流程予以进行,避免某些检测手段破坏到原有的建筑物性能。

图为混凝土检测的流程

结束语:

由于受到较多的外在要素影响,因此目前较多的建筑工程都会表现为特定的质量缺陷或者质量漏洞。在情形严重时,建筑质量缺陷还会伤害到人身安全,进而引发突显的建筑施工后果。为此,作为建筑企业需要真正认识到管理施工质量对于自身的必要性所在,并且因地制宜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企业针对施工质量控制有必要将其渗透在建筑工程的各个基本管理流程,如此才能达到切实保障工程质量与建筑安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育兴.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05+208.

[2]鹿瑶,张凤山.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22-123.

[3]葛振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对策探究[J].四川水泥,2018(12):228.

[4]颜冬.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8(12):227.

[5]吕雪玲.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153-154.

[6]齐振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民营科技,2018(12):228-229.

论文作者:李仲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论文_李仲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