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论文_赵林梅

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论文_赵林梅

陕西省府谷县第三小学 719499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巩固和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它有助于小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培养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发展个性,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作业的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多元化

作业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授课任务后,对学生进行一种课后练习的行为。如果设计得当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贪多,那么也会很容易造成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消化不良”。本文就结合实际的工作教学经验,来对小学语文作业如何在减负背景下进行设计进行探索,希望文中提出的一点建议可以为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作业的设计突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对有趣的事物感兴趣,然而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业的设计要求学生通过想、看、听、说、做等方面的协调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应当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忱度得到保持,从而有效实现保障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二、作业设计开放化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中,实践尤显重要。开放性的作业与教学紧密结合,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教学《长城》后,我让学生采集、剪贴、展评与长城有关的图文资料,编辑专题手抄报、黑板报,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书法、绘画创作。再如教学《将相和》,我把全班分为四组,安排以下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演课本小品剧,看图讲故事,课文内容的续说、漫谈,课文吟诵。教学《小音乐家扬科》课后,我安排了以下作业:1.思考:你觉得扬科是怎样的孩子?完成填空:( )的扬科,然后围绕所填的词语写一两段话。2.想象作文:如果扬科生活在我们班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培养学生想象力,使个性开放,让学生学得更广阔、更扎实、更深入。

三、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我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尝试改进为包括自我选择性作业、人文作业、多层次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趣味表演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剪报、查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例如,教学《节日的大街》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节日大街的景象。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它给了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展示他们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四、“单一评改”变为“人文互动”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创新活动。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困惑,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要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创造意识的体现,创造水平的提高,创新习惯的养成。评价时应多采用激励的方法,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当发现他将字写得工整了,发现他组了一个很特别的词语,发现他的日记又多了几个精彩的句子……一句真诚的赞语,可以让学生欣喜很多天!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想方设法使作业设计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才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才能使学生享受到劳动的愉悦,促进了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此,语文作业设计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燕飞 减负与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质量提升[J].上海:青年教师周刊,2015,(03)。

[2]江艳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J].学科教学,2014,(04)。

[3]郭品金 “个性化”语文作业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6,(01)。

论文作者:赵林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论文_赵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