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的实用主义一代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的实用主义一代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90年代的中国青年务实的一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青年的代际变化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轨迹:50年代的青年被称为是有追求的一代,60年代的青年被称为是反叛的一代,而70年代的青年被称为是沉默的一代。这一青年代际变动的轨迹在当代中国青年身上似乎有某种相似之处。如果说我们的老三届一代是有追求的然而又是具有失落感的一代,80年代的青年是躁动的一代,那么90年代的青年我们可以称之为务实的一代。

90年代青年的“务实”性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1.理想追求的务实性。这一代青年缺乏远大的社会理想,而看重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据我们1994年底对南京市居民的一次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582人中,表示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所占的比重,在老年群体中为63.3%,在中年群体中为53.5%,而在青年群体中为39.2%。表示没有信仰的人所占的比重刚好相反,在老年群体中为20.0%,在中年群体中为29.5%,而在青年群体中为42.5%。这些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年缺乏老一代那样的远大的社会理想。他们淡化理想,漠视未来,讲实际、求实惠,看重现实生活,追求潇洒人生,体现出了与前两代人不同的理想追求。

2.参与的务实性。80年代的青年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表现为对抽象的民主与自由的追求。而90年代的青年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中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自己的机遇,他们对现代化,对改革开放,对加快经济建设有强烈的认同感,更多地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关注,积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

3.求知的务实性。这一代青年在求知上表现出了轻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的倾向。他们选择专业所考虑的已经主要不是如何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养,而是如何有利于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在这一代青年中,问津数学、哲学等专业的人越来越少,而读商贸、管理、外语、电脑、法律等专业和学习有关这些方面知识的人却越来越多。北京青年心目中的三大热门专业是“外语、电脑、经济”。(见《中国青年报》1995年2月28日版)。

4.自我追求的务实性。与社会理想的淡化形成对照,当代青年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自我。青年人对自我的关心在80年代就已经显现,但那时他们较多地倾向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生价值。而这一代青年则更多地关注自我抱负的实现和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关心自己能不能上一个好学校,读一个好专业,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能不能得到丰厚的经济收入或者能不能顺利地得到晋升。

中国90年代青年身上的这一务实的特点是怎么形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政治理论的困惑。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政治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理论界几十年一贯制的模式被打破,一些过去被信奉的理论被重新认识,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模式遇到了重大挫折。所有这一些,都使人们原有的理想与信念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何时才能实现?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很好回答的,包括我们一些党员、党的干部、政治教师也还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和思索,更何况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因此,当代青年远大社会理想的缺乏是与当前政治理论的困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务实的社会氛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确立了一条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路线。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指定了分三个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在这一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一心一意搞建设;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做得对不对的标准,也作为分清姓“社”姓“资”的标准;在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下,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国内,埋头苦干,一心一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务实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务实的社会氛围。90年代的青年正是在这种新的氛围的熏陶下成长的。因此,这一代青年身上的务实的特点是全社会这种务实氛围的反映。

第三,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8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和权力机构身上严重存在,而且屡禁不止。青年中普遍认为,如今,关心个人名利的人越来越多,而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人越来越少。55%的北京青年认为“现在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见《中国青年报》1995年2月28日版)。许多调查都表明,青年人对当前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然而又显示出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代青年人缺乏理想,讲求实惠,追求潇洒人生的特点,一方面是这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对无法扭转这种社会风气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心理的反映。

第四,当代青年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增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升学竞争,求职竞争,晋升竞争,等等,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这一代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他们不仅面临着以往的青年所面临的升学、恋爱等老问题,而且面临着要靠自己谋职、生活开支增大等新问题。面对这么多的实际问题,当代青年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身,不得不努力学习,不得不为谋生或为谋得一份理想的职业而奋斗。

总之,当代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务实的特征本质上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特色在这一代青年身上的反映。

思想教育的效果有赖于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认识到90年代青年的务实性这一特点对于指导我们开展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应当把理想教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前所述,由于以前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的偏差,由于原有社会主义模式所遭受的重大挫折,使得这一代青年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缺乏认同感和追求的热情,相反,他们对改革开放,对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却有着强烈的认同感。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对青年人进行理想教育就不应只局限于抽象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而是应该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对1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理论指南。我们只有将对青年人的理想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青年人看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与现实性,才能使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理想教育获得实际成效。

第二,应当十分重视党风和社会风气在青年教育中的作用。如前所述,这一代青年人所具有的缺乏理想、讲求实惠、追求潇洒人生的特点是与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消极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对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现实。思想工作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思想教育也不仅仅是指口头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解决,通过整个社会的进步来给青年以现实的教育。这种现实的教育在今天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有着重要得多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十分重视党风和社会风气在青年教育中的作用,都应当下最大决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青年人的思想最直接地受到他们在其中工作和生活的小环境的影响。各个企业、学校、机关等基层单位的工作、风气的好坏,基层领导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好坏,对青年人的思想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可以影响到青年人对大环境以至对我们整个党、整个社会的看法,可见各级领导肩上所负责任的重大。各级干部主要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以自己第一流的工作来影响和劳动青年人。这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应当十分重视关心青年人的实际问题。这一代青年的思想特点与他们遇到的众多实际问题有关。这一代青年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不仅面临着以往青年所面临的老问题,而且面临着要靠自己谋职、物价全面放开、生活开支增大等新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使得不少青年人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身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不能解决,往往是青年人产生种种思想问题的重要根源所在。因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关心青年人的实际问题,努力帮助青年人克服实际困难,作为青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将由国家统配改由毕业生自主择业。这一改革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自我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烦恼。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存在又为这种烦恼雪上加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高校和社会有关机构能否一方面努力克服劳动就业中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又能设置诸如职业指导中心之类的服务机构,对大学生的择业给予具体的帮助呢?青年人的切身利益的逐步解决将会有效地改变青年人对社会现实的一些认识,收到比口头教育好得多的实际效果。

标签:;  ;  ;  ;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的实用主义一代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