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路径在新生儿普外科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冠颖,尹丽芳

个性化护理路径在新生儿普外科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冠颖,尹丽芳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 2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普外科中个性化护理的实施路径和效果,促进新生儿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新生儿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了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总体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在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5.5%,高于对照组88.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普外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情况,对于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高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新生儿;普外科

刚出生的新生儿机体和器官功能都处于最初阶段,非常脆弱,古代医书也曾用“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等词来形容新生儿[1]。正因如此,无论是家属还是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一定要细致观察,入微照顾。新生儿在出生后一般抵抗力都较差,如果在此时乳食失调,那么很容易就会导致新生儿患有一系列的外科疾病。为此,应针对新生儿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强化治疗效果,提高总体护理质量,加快患儿的康复。我院选取了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新生外科患儿作为个性化护理实施的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新生儿住院患儿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法则分为了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44例患儿中,男25例,女19例,出生1~45d,平均天数(3.5±2.5)d,病程3~9d,平均病程(6.2±2.4)d。对照组44例患儿中,男27例,女17例,出生1~62d,平均天数(4.6±3.6)d,病程2~7d,平均病程(6.7±2.9)d。两组患儿在出生天数、病程及临床情况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患儿入院前,打扫消毒病房,为患儿创建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将患儿安顿到病房,询问家属患儿情况;按时对患儿进行体温测试、呼吸观察等基本指标检查,并按照医嘱给与患儿相应的护理;不定期查房,观察患儿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联系主治医师。患儿接受2周治疗及护理后,对其总体效果进行观察。

1.2.2观察组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①对新生儿的各项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次数、颜色及时间做好记录,并仔细观察;同时,时刻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2]。②给与患儿适当的体位护理。正确的体位对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强化其自我行为的控制。在开展体位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棉质的毛巾,并将其放置在新生儿可以触及的周围,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在包裹新生儿时,要注意不要将新生儿的双臂包裹住,这样不利于其自由活动,但还要避免面部的抓伤。让新生儿头部枕在柔软的枕头上,可以防止头部双侧直接触及平面导致的过平情况,护理人员要细致观察随时调整患儿的头部位置,一般可采取平卧、侧卧等体位。③为患儿开展适当的抚触护理。抚触护理即触摸式的按摩,不仅有利于患儿成长,还可以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④

喂养护理。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不但可以补充新生儿的营养需求,还可以预防结肠炎等疾病。新生儿由于机体和器官功能都比较脆弱,又处于成长期,因此营养需求大,一旦母乳无法满足,就一定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等。⑤疾病护理。新生儿由于薄弱的抵抗力,很容易出现黄疸、湿疹等疾病,护理人员要及时跟进,查找原因,为新生儿及时清洁和更换衣物、被单等,保持适宜的室内环境。对于黄疸严重的患儿,还要在医师指导下给与蓝光治疗。一旦出现疮类病症的感染,要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度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 ±s)表示计量资料标准差、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①研究组44例新生患儿中,家属打分满意的有42例,占到95.5%,基本满意的2例,占到4.5%,总体满意度100%。

②对照组44例新生患儿中,家属打分满意的36例,占总数的81.8%,基本满意的3例,占总数6.82%,总满意度为88.6%。

③两组对比,研究组总体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①研究组44例患儿中,40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5%。

②对照组44例患儿中,34例患儿治愈出院,5例病情好转,总有效率为88.6%。

③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经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X2=4.42,P=0.028)。

3.讨论

小儿在出生后就进入了动态的发展时期,并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生理特征和规律。刚出生的新生儿,机能和器官功能都处于发育不完善状态中,娇嫩、脆弱是最显著的特征,此时小儿的抵抗力也是最为薄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的不断摄入,器官及机能均在不断地成长和完善,抵抗力也就会相应的增强。因此,新生儿期的护理最为关键。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新生儿住院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研究组的44例患儿采取了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6.4%),研究组的总体护理有效率为95.5%,由于对照组88.6%。两组结果对比,研究组是明显由于对照组的。这样看来,对普外新生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护理效果明显。

总之,新生儿普外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健康,还进一步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印真香.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73-74.

[2]方琼,乐邱岭.PICC技术在新生儿外科肠外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33:3094-3095.

论文作者:王冠颖,尹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路径在新生儿普外科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冠颖,尹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