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适度增长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适度增长的科学内涵
农业适度增长应当这样来理解:一方面,农业适度增长是在保证现有资源可获得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这里,既不存在掠夺式经营,如过度使用土地,致使土地肥力下降,也没有闲置土地不用的情况发生,即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商品,要为现时市场所全部容纳,既不出现市场饱和,造成农产品积压的问题,也不存在农产品短缺的状况。这是农业增长与社会资源和农产品容量之间的最佳组合。
农业适度增长包括总量适度增长和结构均衡两个方面的含义。总量适度增长意味着农产品增长既是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结果,又不突破人们对农产品需求总量的合理界限。从长远看,这种总量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增长,而且是适度的,它不仅要求通过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又不造成过度耗费宝贵的资源,在为提高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时而给未来的人们带来不利的影响。结构均衡是在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根据资源多样性以及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对农业增长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衡量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的最根本的检验尺度,具体表现在农、林、牧、渔业之间既不是相互挤占,也不是只注重发展某一产业,而是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样的道理,这种协调发展也必须是可持续的。
农业适度增长还意味着它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相适应,这是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决定的。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比其他任何产业都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农业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难度非常大,我国发生经济波动比较大的几个时期都与农业增长过度或农业停滞不前有密切关系。比如,80年代前期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地增长,使国民经济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可是到了8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增长速度陡然放慢,尽管当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见回落,但那是由货币大幅度增加供给维系着的,缺乏农业相应增长的物质基础保障,结果到了80年代末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90年代初,也是因为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发展不相匹配,最先由农产品供应缺乏引起价格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为甚,最终又导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可见,这两次经济的急剧波动,都缘由农业增长缓慢。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经济学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农业经济发展,是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管理效益的坚实基础上,提高整个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农业总量增长、农业产业结构均衡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它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和农村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数量的增长,就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论及农业适度增长,就是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经济增长。
二、农业适度增长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第一,粮食生产、耕地与人口之间的问题
让我们从整体上考察一下1978年以来的粮食生产和耕地面积的情况:1978年至1984年,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粮食总产达到8164亿斤,平均每年粮食增产342亿斤,这一时期是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1984年至1995年,粮食总产增加到9300亿斤,年均粮食增长速度放慢,只有100亿斤左右。从1995年到1997年,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和重视粮食生产,已连续几年保持了粮食稳定增长的势头。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增长既面临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对粮食需求的巨大压力,又面临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如1978——1994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近7000万亩,而在这一时期人口则增加了2.3亿, 人均耕地由1.55亩减少到1.19亩。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面积每年还将减少几百万亩。同时,每年将新增人口1000万左右。因此,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粮食可持续增长,始终是一个事关国家大局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重大问题。
第二,农业内部的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问题
就整体而言,主导产业并非一种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既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又能左右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主导产业具有促使经济持续增长的职能。根据我国国情,在农业内部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促使我国农业持续增长所面临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以及生产粮食比较利益低下,仅靠粮食的增长并不能解决整个农业生产的增长问题,尤其是粮食增产带给农民增收的效应不明显,因为农业生产增长的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提高农业投入回报率,即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要提高,这就要求既要把粮食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同时又要求利用农业其他产业投入产出率相对较高的特点,大力发展农业其他产业,通过这些产业得到的回报,转而投向粮食生产,促使粮食生产可持续增长;二是农民的收入要能够持续增长,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农业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我国大部分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较世界平均水平低,而又要承担着世界1/5人口生活的基本供给,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问题
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促使农业生产增长主要还是靠传统粗放经营方式来取得,具体表现在:一是整体上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我国大多数地方农田作业仍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5%,机播面积不到播种面积的1/5,机收面积仅占收获面积的1/10,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二是资源消耗高,而且利用率低。以水资源利用为例,我国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许多地方灌溉依旧是大漫田的方式,这种灌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据测算,由于灌溉用水不经济,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而一些农业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已达到70%。对比一下粮食生产中利用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差距就更为明显,如以色列每立方米灌溉水生产粮食2.32公斤, 我国只有1公斤。三是科技水平低,自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有很大发展,但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科技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而推广应用的只有科技成果的30—40%,大部分成果滞留在实验室里或试验田里,目前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四是农户经营规模偏小,农业经济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形成不了规模效益,而且随着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业走向市场后要求适度规模经营与现有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矛盾显得越发突出。五是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益低下。如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多在3∶1以上,我国只有0.5∶1,以食品工业为例,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而我国仅占25%;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通常是农业总产值的1.5—2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不及农业总产值的1/3。由此可见,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和个体农户缺乏农产品增值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农业适度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如何把传统农业转到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上来,是保持农业适度增长必须解决的课题。
第四,工农产品“剪刀差”和农产品流通问题
改革伊始,由于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而工业品价格相对稳定,使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有所缩小,农民从中得到了好处,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但由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银行信贷规模在1984年后迅速扩大,而当时财政扶持农业的资金有限,使由农产品提价带给农民的收益很快被需求拉动的物价上涨所抵消,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再次受到高通货膨胀的困扰,受需求弹性制约,农产品价格上升赶不上工业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进一步拉大。1989年至1993年,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共扩大17.5%,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峰值,“剪刀差”仍在扩大,从1995年以后,物价上升势头回落,又因农产品供给弹性制约,农产品价格回落甚于工业品价格回落,以致“剪刀差”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剪刀差”拉大不仅使农产品的比较效益低下,而且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也迅速上升,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导致农民购买力下降,一方面农民在土地上投入减少,从而影响整个农业适度增长;另一方面,工业品大量积压,造成市场疲软,反过来又制约工业的增长。
农产品流通不畅仍然是目前没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市场体系很不完善和健全,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由于地区分割以及流通渠道不畅,导致环节多、费用高,致使不少农产品产销严重脱节。二是整体上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等因素,农民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市场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一旦农产品生产丰收,就面临着大量积压,卖不出去的困难。三是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商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集散商品能力差,在城乡商品贸易中没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全国许多地方,以地区性或区域性为特征的中心城市商品流通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第五,政府保护农业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而农业天然的弱质性特征,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若政府不加以必要的保护和支持,农业就难以获得持续的增长。比如,80年代中期,农业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当时政府对农业增长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取消了一些对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结果很快导致粮食和棉花产量下跌并连续几年徘徊。近三年粮食丰收,是因为政府采取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棉政策,确保了市场粮棉价格的基本稳定,又使农民增产增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实践证明,要使农业走出农产品丰收,价格大跌,政府实施调控,农业再增长的怪圈,步入可持续适度增长的良性循环的道路,必须得到政府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
三、关于农业适度增长的若干思考
第一,依法保护粮食生产
在粮食生产上,我们要在占世界7%的耕地,不到7%的森林,3 %的草原而且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时期不可能改变的条件下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几年粮食总量增加,粮价回落,但这并不意味着粮食问题已经解决。事实上,这主要是体制不顺,流通不畅,加工储藏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结构性、区域性问题,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人口1000万左右,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算, 需每年增加80—100亿斤粮食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因此要持久、 均衡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国家必须尽快制定《粮食生产保护法》,依法对粮食生产实行强有力的保护,不仅如此,制定这个法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适度增加对农业的财政、信贷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很重要的就是增加资金投入,为此要继续实行向农业倾斜的政策,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目前财政用于支农方面的资金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8%左右, 这一比重无疑是偏低的,但考虑到国家财力紧张,要大幅度调整现有财力分配格局可能性不大,是否可考虑在今后财政支农资金按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安排,根据我国农业体制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把这些增加的资金主要用于具有外部经济性强的诸如整治大江大河等一些重大的农用公共工程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上,以提高我国农业的抗灾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而对农户自身积累不足的问题,则在银行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继续通过信贷政策加以扶持,要保证新增贷款总规模中用于农业的贷款要占有适当的比重,以保证农户对土地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强调的是,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要相互配合,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既不要泾渭分明,又不要过度越位,主要是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共同投资于农业,以推动农业可持续适度增长。此外,对于有条件的国有农、林、牧、渔场,为了发挥其规模优势,还可积极利用国外贷款和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业可持续适度增长。
第三,以城市为依托,建立城乡商品流通网络,促进城乡商品流通
改革以来,原来那种封闭式、单渠道、多环节流通体制旧模式,已被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流通环节流通体制新模式所取代,特别是城市建立的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和城市农贸市场,极大地便利了城乡商品流通,促进了城乡商品生产。城市要利用其交通方便、通讯快捷、信息集中等优势,形成以城市为中心,按经济区域合理形成城乡商品流通网络,并从宏观管理商品流通的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保持城乡商品的合理流向。然而,我国现行的省、市、地行政区划,并不完全与经济自然区域相一致,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布局也不尽合理,如果仅按行政区划来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就会人为地割断城乡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给城乡商品流通造成不必要的过远运输,迂回运输,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具区域特色的经济区域,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适度增长。
第四,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制度是实现农业适度增长的根本条件
改革以来,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制度上开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一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适度增长的制度保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继续稳定和完善这一制度,这里说的稳定,关键环节是继续延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并在此基础上,按自愿原则,允许农民依法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积极鼓励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移。因为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既满足了农民要求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愿望,又符合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要求。现在少数地方仍然存在着土地承包期的政策落实不够和随意收回农民承包地的现象,尽管是局部问题,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
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农业经济适度增长的路子:(1 )在确保粮棉增产的前提下,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重视开发高价值的名优新产品,使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 )我国有20亿亩可以利用的荒山荒坡,10亿亩可改造利用的沙荒地,47亿亩可以利用的草地, 2.6亿亩和1.8亿亩浅海水域,还有2亿多个家庭院落,目前这些非耕地资源大都未开发利用,如果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保证农业可持续适度增长的前景十分广阔。(3)按照区域经济特点,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把农户分散的农产品生产组合成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群,由规模生产转化成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4 )鼓励集体组织、农户积极发展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和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继续利用全国供销合作社在各地的网点,发挥其场地、农用物质供应、农产品集散等功能优势,全方位地向农村提供社会化服务。同时,要因势利导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类服务合作社,鼓励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社会性、综合性服务与专业化、系统化服务相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农村社会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