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战略意义论文,持续稳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对世界和中国都是特殊的年份,东南亚、东亚的金融危机向世界经济提出了挑战。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有怎样的经济增长业绩是举世瞩目的事。
1.中国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达到8%(GDP)
从1997年3、4季度的经济发展态势看,今年GDP8%的增长速度是不容易的,按一般而言,7—8%的有效益的速度是正常的,可是今年的速度问题是信心问题,是关系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选择8%的宏观调控目标是适当的。可以说,8%GDP 的发展速度不仅是经济上的选择,而且具有战略全局的含义。
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是有条件实现的,8 %的速度在适宜的增长速度范围之内,是权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选择。
在供给条件相对宽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需求,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出口增幅低于去年已成定局,而且降幅较大,消费需求由于收入预期和医疗改革等因素的影响难已有大幅度增长,因此,出口的减幅部分,需由投资提高增幅来弥补。
2.投资较大幅度增长可能在下半年体现
今年投资要达到15%的增幅,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才能保证达到。但增加投资的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准备期, 投资增幅要在2季度末甚至3季度方能体现。 因为今年既要加大投资规模又要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向基础设施投资也要求有适宜的回报。反对一哄而上,搞重复建设。中央今年确定的投资重点是: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住宅建设。这并不是说制造业不重要,中国还正处在进行工业化的时期,发展制造业是很关键的,主要是要选择好发展的新产业新的增长点。
对一个大国来说分析经济形势,要考虑多种因素,这当然是必要的,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结构不合理,体制影响等等。但必须要确定哪个是最主要的,这个判断是决策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这个主要的因素是有效需求不足。
其实经济界提出有效需求问题还在去年中甚至更早,而直到冬季形势分析会的时候,直接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人仍是少数,但看到的人是相当多的。由于对此事取得共识的时间晚了至少6—8个月,影响了投资项目选择的前期工作时效,因此投资拉动生效要在第2季度末, 甚至下年才能显现出来。
3.199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
人民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价值,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上不贬值是可能的;二是存款利率,它也是人民币价值的表示,应该说和上年相比是相对贬值;三是通货膨胀,应该说也是对人民币值的标志,现在看来物价增幅低于去年,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的币值是升值的。今年中国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含义,是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贬值。若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人民币有一定程度的升值可能性。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情况下,汇率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这点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来证明。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过程表现为汇率或汇率和股市的波动。1997 年7月初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迅速波及东南亚金融市场,就从汇率开始。1997年7月2日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当日贬值20%。7月11 日菲律宾宣布比索自由浮动,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狂升到25%。8 月13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
汇率和股市的浮动和下跌对经济产生严重危害,如美元兑泰铢去年6月为1∶25左右,今年1月12日最高比为1∶55.2,印尼盾汇率去年6 月在1∶2500左右,今年1月26日最高贬到1∶12950,韩元汇率去年6月为1∶99左右,去年12月23日最高贬到1∶1962。近期已有所回升。 汇率波动给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和危害。从这我们可以看到理解中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贬值的重要意义。当然中国经济形势与这些国家完全不同,我国外贸有大额顺差,国家收支平衡,外汇储备大以及经济发展态势强劲等,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的经济条件。
4.1998年居民消费增长可能与GDP增长同步
今年开拓市场,扩大需求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达到与GDP名义增长速度同步,约10%左右, 不大可能有过高的增长。这是因为居民收入预期不可能有大提高,而改革的推进使居民有可能增加些合理支出如住宅和医疗。因此,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开拓市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与GDP情况大致接近的增幅, 否则会比去年有大幅度下降。当然若能实现对住宅消费的启动,对经济发展很有利。
5.要清醒认识并尽早防止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防止重复建设低效率发展,另一种是防止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过冷的可能性
在经济发展中投资作为主要增长支撑的年份,投资会比通常年份增幅大,但同时需要重视改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否则会一哄而上,不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前景,为今后的经济发展设置障碍,这种倾向应防止。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工业净产值达8.2%,GDP增长约7.2%。 但从整个经济数据情况来看有些过冷的前兆,有的去年下半年已有所表现。如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7%以上,而电力的增长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为1.8%,而电力部的统计1.48%,在经济结构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能源弹性这样大的下降(电力弹性系数接近1)是不正常的。
通货膨胀不是愈低愈好,因为经济增长有其特定的规律,去年秋季讨论会上有专家建议6%,今年的调控目标中央定为3%,物价指数为负数不是一个稳定的经济状况,更不能就轻易下中国经济已达到“高增长、低通膨”的良性循环的定论,否则就很危险。
中国当前“银行胀库”,贷款贷不出去,按银行企业化改革方向推行贷款政策,出现的这种状况,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过冷的前兆已经很明显。必须引起警觉,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启动过头可能会引起重复建设,启动不够过冷倾向可能得不到抑制,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难点之一。
6.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务之急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其中没有明显的新经济增长点是重要的因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同是国民经济赖以运转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很赞成中央要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部署,但我并不象有的同志认为的那样,中国在学罗斯福新政。因为我们和它们发展时期不同:一是当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现在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因此用基础设施解决中国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是有限的;二是我们建设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建立物质基础。相同点在于启动需求。
中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提出了5 个支柱产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建材业。这样选择支柱产业是否合适,要不要支柱产业都值得讨论。即使是对的,也不是要各个省都不考虑条件的跟着做,结果就是结构趋同,从“九五”计划看,30个省市中19个选汽车,19个选电子,14个冶金,18个机械,24个化工和石油化工,这种情况值得思考和认真对待。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作实际上还未能下大功夫研究和策划。要有些新的思路,如信息产业中选哪些;环保产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前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这些需要下力气,而且不能完全由政府选,要以企业为主导选择;要重视创造人民需要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供给。
7.深化改革推进开放——这是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希望所在
用改革开放的推进,保证和促进经济稳定应作为战略性的指导思想。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愈要重视通过改革和开放解决这些困难,而不是相反。
如贯彻十五大对公有制经济的理论突破。私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取消贷款上的所有制限制,取消对市场准入的所有制歧视。近年乡镇企业增速大幅度下降,有关部门希望国有企业补上,能这样当然好,由非国有经济企业来补应该也可以,而且可能更现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自由化及科技发展快速化的世界三大潮流中,各国经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需要有新的战略,甚至会有实质性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东南亚经济危机,才能从发展的内涵找出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对我国经济发展预测只看一年可能不够,需要有更远的射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跨国公司提出无国界战略,进一步改革利用外资的政策和吸引外国跨国公司与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来中国投资的政策,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总之,我们对今年的经济要有信心,要保证完成国家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早行动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完成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