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台基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介绍了建筑台基的产生及类型,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台基的发展演变及特征。
关键词:台基;类型;特征
中国五千余年以来,建筑始终以木结构为主流,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作为整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 形成一种有机组合的木构架系统, 并创造了与这种构架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的古典建筑。一座宫殿屋宇式建筑, 其立面形象从下至上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台基、屋身、屋顶这样三段, 清代匠作称为“ 三停”,宋代叫“ 三分”:“ 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 地以上为中分, 阶为下分”[1]。这三部分既是和谐协调的统一体, 又各有相对的独立性, 各部分都呈现出非常优美的形象特征。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结构,木结构需要有坚固的台基,这一点与西方的砖石承重结构建筑不同。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视基础。一座建筑物的开始,首先要挖较深的基底,然后施夯版筑一直到接近地平面,然后建台座,台座之上布石础,础之下还筑有更坚固的础基,这种础基唐以后多用碎砖、夯土相间捣实。石础之上才立木架。
一、台基的产生和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的穴居发展到地面上的房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地面上出现建筑以后,人们为防止木制建筑物受潮,确保高大建筑地基稳固,将松土夯实,堆起一块方形的土台,这就是最初的台基。台基的产生基于防潮等居住舒适的必要性,随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蕴涵于台基的建造中。台基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成为了等级制度的标尺。
台基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两种,普通台基就是最简单的夯土台,通常用于普通的建筑。从现存的史料记载中可阱发现,早在东汉时期,内填夯土外包砖的的台基就已经出现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台基的四侧面就开始进行装饰了。虽然台基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但是人们不满足其朴素的外表,于是便有了对台基更深层次的装饰。在元代以前的建筑,台基一般都是用普通的石料砌筑,石料表面并没有什么装饰。到了明清以后,就开始注重基座的装饰效果了。但是与建筑其他石件相比较,台基上的雕刻纹样还是要相对简单明了一些。云龙图案,团花等纹样的运用还是比较普通的。须弥座大多数情况下用于高等建筑中,有圭角,上下坊,上下枭,束腰等几部分构成,做成上下坊两部分比较突出,中间向里收缩成腰的样式,这几个部分的高低都有一定的规格。须弥坐的雕刻较为复杂,每个部分的雕饰都有集体的惯例,上下坊一般用连续的卷草纹作为装置,束腰部分是雕饰的重点,角上的束柱多用植物的样式,中间的雕饰有的铺满,有的是分段铺设,下坊比较素雅些。除了各个角处有些回纹外,其他地方不施雕饰,总体趋势是以朴素为主色调的。
二、台基形式的历史变迁
涉及到台基的历史,必然是指建筑于地面上的建筑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早的地面建筑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建筑。干阑式建筑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不具备所谓的台基。对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另一种地面建筑——木骨泥墙建筑,墙还没有使用夯筑,建筑直接用木柱承重,柱下使用了础。所以建筑直接建立在平地上,还未出现立面上的台基。
进入奴隶社会后,从发掘的考古遗迹上来看,已经出现了夯土台基。早期的夯土台基并无其他构件,之后的建筑,如西周早期的陕西岐山凤雏建筑群,最主要的建筑物——堂的台基四周有面涂三合土的斜坡散水,堂前设三阶。而在陕西凤翔马家庄发掘的春秋中期秦的建筑群中,夯土台基上出现了碎石片铺砌的二处台阶,与岐山凤雏三阶不同,它叫左右阶,是现知左右阶制度的最早实例(左右阶制一直延续到唐宋)[2]。此处台基的外围散水是采用卵石铺设的。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的出现使建筑台基又呈现出新的形式。由于台榭建筑分层布局,以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结构,建筑台基也分层夯筑。除此,台榭建筑把夯土台组织到建筑之中,中下层建筑往往依靠夯土台的切断面而兴建。这种建筑西汉时还很流行,西安城内西汉宫殿区往往有高台,如汉初未央宫。东汉时期是我国建筑大发展的阶段之一,木架建筑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3],楼阁建筑也开始兴起。建筑台基在整座建筑物中比重较小,有单层台基,也有分层台基,台基前有设一处踏步的,也有设左右阶踏步的。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南北朝石窟浮雕塔下面的基台多为一层扁平的台阶。这种台基,到了唐宋辽金,往往将他整个嵌入须弥座或平座部分,为一种装饰作用。早期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唐代以后明显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式。发展到喇嘛塔基座已经非常高大,高度可以占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基座已成为塔身的一部分,比上部的塔身还要大的多。魏晋南北朝中西交流频繁,大量异域装饰题材、造型与纹饰进入中土,并应用于建筑装饰。须弥座尚未见到用于佛殿或其他建筑物的例证。须弥座枋子与叠涩部分刻画水波纹:壶门内划方格纹:或者叠涩部分傲仰覆莲瓣,枋上雕刻水纹或卷草,联珠纹也常见。北齐石刻中,可以见到用花砖铺设阶前踏道的建筑物形象,这种做法在唐代遗址中很常见。联系汉赋中的描述以及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秦汉时期的空心砖、铺地砖,推测南北朝时期用花砖铺设室外踏道、地面以防滑的做法也应该是很流行的。
进入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台基形式愈加复杂,由于台基也作为建筑的等级标志,它的形象也越来越丰富。唐代建筑台基主要有两种——素方台基和上下枋台基。素方台基是唐代中小型殿屋用的最普遍的台基形式,腰多为简洁砖砌,周边设散水。西安大雁塔门楣石刻上的佛殿台基和现存南禅寺大柬殿、佛光寺大殿实物台基都是这种形式。上下枋台基,其特点是台壁凸出上枋、下枋和间柱。通常都呈正方形格,方格中绘团花,上下枋和间柱绘连续图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都有这种台基形象。这些画面显示上下枋台基很可能是用花砖包砌的、陡砌的须弥座台基。须弥座在南北朝已用于塔座,唐代用于殿座。由壁画中所见,子北魏至唐前期,须弥座轮廓还比较简单,均为直线叠涩挑出。从中唐以后,开始出现在柬腰上下施加仰、覆莲的须弥座形式。花叶纹卷草是隋唐时期建筑物中最常用的装饰纹样,雕刻手法多采用线刻,以及线刻与减地相结合的方式,莲瓣纹饰自商北朝以来一直作为台基须弥座及柱础的装饰。
宋代须弥座有砖作和石作两类。砖须弥座由13层砖叠涩而成。宋式须弥座的特点是分层多,除涩平层和昆门、柱子层外,各层都很薄,整体造型挺拔、秀气,雕饰纤细、精致,个别线脚易于积水冻裂。宋式须弥座上保持着木须弥座分层细密、雕饰细腻的特点。
建筑台基在清式做法中称为台明,有砖砌台明、满装石作和须弥座式三种。砖砌台明主要用于低等次建筑中,满装石作用于中等次建筑,高等级台基用须弥座。普通台基只有其上的柱顶才有雕刻。官式做法的柱项花饰形式多为“巴达马”,地方建筑的柱顶花饰则有多种式样。须弥座台基仅在柬腰部位进行雕刻,这种形式最常见雕饰的幅度比第一种有所扩展,一般是在柬腰和上枋这两个部位进行,但有时也在柬腰租上、下枋三个部位上进行所有部位均有雕刻。
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台基因功能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建筑的发展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夯土台到后世形式多样、装饰丰富的台基,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等级制度的标尺。
参考文献:
[1]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八引北宋木工喻皓佚书《木经》, 胡道静《梦溪笔谈校正》本, 上海: 上海出版公司, 1956 年, 第570 页。
[2]宿白.中国古建筑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陈雨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台基论文; 建筑论文; 夯土论文; 须弥座论文; 雕饰论文; 建筑物论文; 中国古代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