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田瑞卿,孟凡超

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田瑞卿,孟凡超

田瑞卿 孟凡超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预应力静压管桩由于具备单桩承载力高、施工进度快、噪声小、污染少、穿越土层能力强、现场施工方便、质量好控制、桩身耗材较低、单桩造价低等特点,在当前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鉴于此,本文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静压管桩;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措施

一、静压预应力管柱的主要特点

作为全新的桩基础,预应力管柱采取了高强度的预应力钢筒以及高强混凝土,其主要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其预应力混凝土管柱的直径范围在300~1000mm,厚度在80~120mm,长度在5~15m,其中按照型号,可以将其划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柱、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柱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可满足不同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要求,比如直径在300mm、400mm的管柱在工民建项目中应用广泛,直径在800mm的管柱则在高速公路、承载力要求较高的仓库中得到应用。第二是单桩的承载力比较强,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清楚的了解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强度比较高,且在受到挤压等因素的影响时,桩端的承载力要比原桩的土质提高50%以上,所以要比人工挖孔桩要高。第三是管桩需要按照实际要求定做,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定制管桩,并且预应力管桩的长度不会受到单桩长度所带来的限制,往往需要标准的工厂焊接技术进行接长,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还需要按照实际的项目需求,掺和不同比例的材料,包括骨料、矿粉等,以此形成不同的强度。第四是施工方便且环保,因为预应力管桩是经过厂家工厂化与标准化生产后的产物,且在制作完成之后运输到工地,因为需要提前预制,所以施工速度比较快,不易造成质量问题,且成桩之后进行了桩基检测。

二、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流程包括六点,第一是需要做好对管桩的桩位测量,做好定位;第二是要选择合适的桩机,然后进行安装;第三是吊管桩;第四是需要对中;第五是焊接管桩的桩尖并压在第一节管桩;第六则是重复焊接。从另外一点分析,管桩的施工技术涉及到了压桩、接桩、送桩、终压、截桩。

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桩机就位→首节桩起吊就位→复核调整桩位→桩端入土初步加压→检查校正桩身垂直度→正式沉桩→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压至桩顶距地面0.5~1.0m时,再吊入上一节桩就位→接桩→继续沉桩→做好压力值记录→成桩→移机到下一根桩位。

2、测量定位

施工前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把施工不影响的地方设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点及水准基点,经复核无误后放出建筑物轴线,依据桩基平面图中桩中心点到建筑物轴线的距离放出桩位中心线,并结合桩纵横中心线相交的桩圆心点来标识。桩位测量放线后应当需要报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复核。

3、接桩的焊接过程

在接桩工作正式开始前,需要确保桩体的笔直,桩与桩的距离需要控制在2mm的区间范围内,并应用焊接接桩法进行管柱的各项施工活动开展。在焊接活动开始之前,需要使用钢刷将两节桩的端头板清洗干净,将金属光泽充分的展示出来,保证上节桩能够在垂直的状态下进行焊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压桩

在黏土或粉质土中,压桩宜一气呵成,不能随意中止,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必须中止,要尽量减少中止时间,最长不可超过120min,以免造成沉桩困难,并严格执行终压控制条件。对于可能上浮的桩,应进行桩顶上浮观测,出现上浮现象后应及时调整进度,并对上浮的桩进行复压。压桩是管桩施工的主要环节,尤其是第一节桩,需要保证管桩定位与垂直度符合基本的要求,并且管桩压入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应的设备加以分析。其中,如果管桩桩身的倾斜度比较大,那么则需要拔出已经压入的部分,然后做好调整工作,这样一来便可以促使管桩桩身垂直后再次进行压桩,另外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记录压桩桩身的变化情况以及压力表的数值变化,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与解决,这样方可保证压桩工程的有序进行。根据笔者的归纳与总结,在进行压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各类问题,比如沉降量骤增,管桩桩身的混凝土结构层次出现破碎现象,桩身倾斜等等。此外,还需要避免施工机械碰撞桩头。

5、送桩

插桩是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首先,工作人员应确定地面上的标志物,将其作为桩位标志物,对准桩头,然后需要用到两台工具经纬仪,将这两台工具经纬仪垂直交叉,然后将其放在视野开阔的地区,务必保证其可以看清桩的全部长度。其次,工作人员也要利用经纬仪控制桩的垂直度,垂直度不可超过5%,如果桩机出现任何位置及其它问题,要不停地对桩机进行调整,使桩机充分发挥其垂直导向作用,当桩机入土的深度超过3m时,工作人员不可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在桩身沉入土中之后,工作人员在的送桩的过程中要进行标高,控制误差符合其施工要求。

6、管桩管理

首先应根据投标品牌来选购管桩,管桩入场后,应将其堆放在预先布置好的堆放点。选择堆放点应按照压桩情况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原则来进行堆放。每一台桩机附近都应设置一个堆放点,且堆放点的具体位置应随着施工点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用于堆放的场地要满足坚实平整的要求,必要时应用木头作支点,并采取两点或者三点的支垫方式。堆放于现场的预制管桩最高不可超过三层,考虑用桩计划,最先用的桩应放在最上面,防止施工环节翻动桩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优势众多,所带来的作用与价值明显,现如今已经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明确施工要点,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重点,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以此满足预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池云辉.静压预应力管桩遇较厚粗砂层解决措施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8(06):71-72.

[2]韩金龙.静压预应力管桩常见施工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7(05):108-109.

[3]郁战强.浅谈高层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7,24(05):177+179.

[4]吴彦超.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居业,2017(04):76-77.

[5]邹超.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1):42-43.

[6]史金银.静压预应力管桩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20(01):29-30.

论文作者:田瑞卿,孟凡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田瑞卿,孟凡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