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化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_仲金丹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242000)

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化心理护理在改善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心理状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前的焦虑自评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结束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阶段化心理护理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咽癌;阶段化心理护理;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解剖学位置特殊及对放射治疗的敏感度高决定了放疗为其首选和主要治疗手段。但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不仅杀害了鼻咽中的癌细胞,对口腔也有直接损害。本研究通过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阶段性心理指导治疗进行研究,取得较满意临床成效,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头颈放疗科治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技术,5次/周,放疗均由同组医务人员完成。纳入标准:①被病理学诊断明确的鼻咽癌,均为首次放疗。②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70分。③放疗前无口腔黏膜炎。④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及放疗禁忌征者。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2.07±10.23)岁;临床分期:I期11例,II期21例,III期8例,IV期5例;照射剂量40~70Gy,平均照射剂量(65.57±1.87)Gy。观察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98±10.11)岁;临床分期:I期12例,II期22例,III期7例,IV期4例;照射剂量40~70Gy,平均照射剂量(66.03±1.77)Gy。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照射剂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患者准备放疗前30min,护理人员采用谈心交流法做好放疗患者的心理辅导,将放疗对治疗疾病的作用及副作用予以告知,解答患者对放疗的困惑。同时每日予以口腔护理,嘱患者用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2.2 观察组:给予患者阶段化心理护理。

阶段化心理护理内容具体实施如下:

1.2.2.1 放疗实施前心理护理:患者得知自身患鼻咽癌后,心理上就会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得知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还会造成正常细胞的损害,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为此往往会使不良情绪进一步加深。针对这一心理,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患者较好适应角色变化,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1.2.2.2 放疗实施中心理护理: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一般患者较为复杂,会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心理演变,此阶段护理人员主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针对性放松技巧,采用音乐疗法及故事朗诵方式进行。还可通过讲述一些励志的小故事,在患者放疗时柔和地朗读,使其能正确面对人生的得失,从容面对人生。

1.2.2.3 单次放疗结束后心理护理:放疗后患者的唾液腺受到射线的损伤,易出现口腔黏膜干燥的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在此阶段需从生理上进行干预,通过行动感化患者,加深彼此间的情谊,使患者更愿与护理人员分享自身感受。

1.3 观察指标: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 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放疗开始与结束的心理状况。SAS量表与SDS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采用4及评分法,“1”表示没有,“2”表示有是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有。SAS及SDS诊断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为轻度焦虑、抑郁;63~72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3分为重度焦虑、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来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形式表示。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放疗前后,两组患者SAS量表及SDS量表评分比较( ±S)

3 讨论

3.1 阶段化心理护理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状态:通过表1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实施放疗前,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高于焦虑与抑郁的标准分界值,表明研究对象均存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因此,在研究开展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护理人员自与患者初次接触后,由浅至深地诚恳与其交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负性情绪。在放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及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进一步说明,阶段化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性较强,更能使肿瘤患者减轻焦虑、抑郁心理。此研究成果与肖爱军等人的研究成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阶段化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蔺波,姚海霞,曹晓琳.延伸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3):260-262.

[2] 张辉.心理、癌痛、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在早期癌症化疗中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学,2015,10(13):250-251.

[3] 陈开珠,陈伟霖,刘林勇.鼻咽癌患者放疗值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01-602.

论文作者:仲金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  ;  ;  ;  ;  ;  ;  ;  

阶段化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_仲金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