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法探讨论文_欧卫东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法探讨论文_欧卫东

〔摘要〕21 世纪是信息科技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根据学科的内涵及特点,激发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完善操作技能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工作实践,对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方法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法探讨

新课改理念教育我们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流量的过程,而是教师主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生成运用它能力的过程。所以一线教师务必要放弃传统的私塾式说教,代之以契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

1 牵引学生兴趣,导入学习激情

兴趣是驱动自主学习的永动机。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他们尚处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度初期,因此课堂教学还应以形象化为主,不能上台就是叨叨地宣讲,下台就是机械地练习。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抓住他们的认知规律,有针对地整合教学内容通过轻松、活泼、开放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深入探索奠定情感基础。譬如,在教学《小报版面设计》时,设若老师上台就给同学们用语言来讲解了解word2000 的基本环境和编辑方法,大家肯定听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这样不但扼杀了课堂兴趣,更与高效课堂南辕北辙。介于是,我们就摒弃抽象理论絮叨,绕开课堂抽象的一面,用直观的、形象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先打开多媒体展示诸如“安全常识小报”、“科普小报”等几例编辑精美的小报设计,告诉他们这节课就是学习制作这样精美小报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唤起他们的认知需求,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 巧设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问题是钓动学生探索知识的香饵,是深入探索知识的秘钥。知识学习是前后连贯,左右旁通的,它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索认知过程中,要在关键环节设置问题引导,这样才能保障同学们不至迷失,才能跟随问题步步为营,拾级而上,最终登堂入室探索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吃透知识,深化迁移,形成运用能力。这里还以《小报版面设计》为例,教学过程中我就整合教学内容进行了这样的问题导学设置来保障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①文档修饰中在修饰字号、字体前先怎样做?这个问题让引起学生对“选定”的重要性,每一个修饰环节都要对修饰对象进行“选定”;②选定后设置字体字号有哪几种方法?这个问题让大家认识到word 里面的基本操作都有格式工具栏,字体对话框两种操作方式;③你会设置精美的艺术字和插入精美图片的效果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艺术字和图片插入细节操作进行细分研究,这样才能面面俱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关键问题牵引,同学们逐步深入知识学习,最后再经过多做多练,定能全面掌握知识和操作细节,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巧设操作任务,完善技能迁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经过问题引导下的初次学习,同学们大体上掌握了知识脉络,这时我们不能放松,我们一定要趁热打铁巩固知识,为了查漏补缺弥补不足而设定一个操作任务让孩子们当堂完成,这样才能让他们及时回顾知识,再次体验操作技能,从而全面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迁移和掌握操作技能。这种导学方法,特别适合信息技术这种操作实践和运用技能比较强的学科。同学们在经历问题引导下的基本操作探究以后,已经掌握了利用word2000 编辑小报的基本方法。但是知识到技能的迁移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不能有一点马虎和漏洞,为了趁热打铁帮大家巩固知识,笔者要求同学们制作一份有个性的小报设计。同学们边回忆流程边进行修饰。完成任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许多实际问题,诸如:①报头需要怎样调整设计才能别具一格?②插入的图片怎样移动和排版?③怎样设置艺术字的特殊格式等操作不太熟练……

通过任务导学暴露出来的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共性的问题,也是细节性的问题,我们只要对这些问题再进行详细讲解和操作演示就帮同学们打开知识瓶颈,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效率。

4 理论紧密联系实践

此方法是根据学生的思想实践和操作实践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味的只上理论课而不上实践课,那只会带来老师越教越枯燥,学生越学越无味的不利后果,反之亦然。因此上这门课我们要有创新的意识,不能再按以前的常规形式上课了。理论课的目的是提高知识,理解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实践课的目的是把理论课上讲的内容附于实践操作,达到知识的升华。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的培养出独立操作习惯。理论与实际是对等的关系。在上理论课时,学生总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心里总盼望着下节课上机时去实现他的想法,而在上实践课上时,学生完成了任务,则会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有了第一次成功,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时常看到学生们在完成任务之后,露出喜悦的笑容。理论上还可采用串联法。即每上完一章内容都要与前面一章或几章联系起来。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会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我在课堂实现这种方法后,学生都感到学得很轻松、愉快。在上机时,采用分步联系法。即先让学生分步的学习每一步操作。然后再把每一分步总体联系起来操作。这种方法是采用先分后联,分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联是为了达到操作技术的提升。

上文是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教师主导,学生主学”的几点尝试与分析。概括第讲,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实践和操作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务必要立足初中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有针对的整合与制导,只有这样才能设置出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于磊.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1(Z2)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碧塘中学

论文作者:欧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法探讨论文_欧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