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困难、问题、优势与建议_流动儿童论文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优势论文,儿童论文,建议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0)05-0013-06

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格局,当流动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社会进入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时,他/她们似乎是从一个弱势文化圈进入了一个强势文化圈①,其“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身份也往往隐含着种种污名化的效应。不仅如此,受制于中国长期的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流动儿童很难在城市拥有合法的社会身份,其基本权利往往遭致侵害。这种宏观的社会和政策背景将使流动儿童在移民过程中遭遇种种压力和逆境,致使其心理适应困难重重。

在这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社会背景下②,考察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不仅有助于分析宏观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且有助于从微观层面说明流动儿童是如何调适其认知和行为,以适应宏观的社会环境的。所有这些都将为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一、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困境:不良的生态系统

在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1979)所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中,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观系统(mesosystem)、外观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四个重要的生态系统。③ 这些生态系统的特点、性质及其互动的结果将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应用这一理论框架来分析,研究者发现,流动儿童在移民城市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处境,这构成了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困境:

(1)在流动儿童的微观系统中,流动儿童的家庭特征、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从总体上来说并不有利。比如,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更少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同时更多地感受到父亲的惩罚和严厉以及母亲的拒绝和否认④;进入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可能遭遇同学的歧视⑤ 和教师的不公平对待⑥,而在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实是被“隔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至于社区的环境,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不够安静和整洁,甚至高达63.8%的流动儿童在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看到过打架斗殴、赌博、偷窃或抢劫等违法犯罪事件。⑦

(2)从流动儿童家庭与学校之间不良的沟通模式⑧ 以及中国特有的社区与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现状,使流动儿童面临一个并不有利的中观系统。

(3)从外观系统来看,流动儿童家长所从事的大多是“时间长、负荷高、报酬低”的职业。流动儿童父母的这种职业特点可能导致其在子女教养的投入上经济资本匮乏,时间资源不足⑨,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忽视孩子的依恋需要和情感需求。⑩

(4)从宏观系统来分析,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及其隐含的城乡文化差异和贵贱不仅使流动儿童遭遇了强大的社会排斥(11),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12),并面临社会文化适应的重重压力(13),这就给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制造了不良的远端环境(distal environment)。如,雷有光(2004)的调查发现@,在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社会格局中,流动儿童感到自己处于社会的边缘,受到不平等的对待,由此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和抵触心理。

为了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困境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特呈现一个流动儿童的案例,并略加解释(15):读初一的皮皮生活在单亲妈妈的家庭中(微观系统)。妈妈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未毕业,在酒吧上班,工作时间为晚上九点半到凌晨两三点钟,所以妈妈很少有时间照看和监管皮皮(外观系统)。尽管妈妈已经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儿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为了生存,她只能从事目前的工作,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地方政府还未把非户籍人口的就业安排作为自己的职责(宏观系统)。与此同时,皮皮还结交上了班级和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他们经常在网吧上网至深夜,甚至夜不归宿,偷窃,打架(微观和中观系统)。对皮皮的这些越轨行为,妈妈动辄暴打厉骂,姐姐也软硬兼施(微观系统),但均无济于事。对于皮皮的这些表现,学校也试图与皮皮的妈妈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但家校之间缺少沟通、信任和联合的行动,至于社区则完全从“服务”的视域中消失(中观系统)。

二、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综合学界大量的研究,我们发现,不管是小学阶段的流动儿童,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还是学龄前阶段的流动儿童,也不管是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里的流动儿童,还是公办学校里的流动儿童,其心理病理的流行率或得分均高于同龄的城市儿童。(16)

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大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人际情感失调。如,胡进(2002)参照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内容编制了调查问卷,对一所简易小学的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流动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和孤独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7)

(2)自我评价消极。许多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18) (19) 和自我概念某些维度的水平(20) 显著低于城市儿童,表明流动儿童总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纳感比城市儿童更为消极。

(3)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具体数字见表1。

(4)人格或个性缺陷。比如,徐娟,郑远松,李风香,刘永忠(2005)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个性表现出处事多从现实条件出发,精明、世故,但又自卑和敏感,而且个性谨慎、消极、不太活泼开朗的特点。(26)

三、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优势:抗逆力和积极心理品质

(一)流动儿童的抗逆力

通过回顾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流行率(见表1),可以发现,尽管流动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流行率很高,但大多数流动儿童并未被筛查出心理健康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抗逆力”,也称“心理弹性”。也就是说,尽管流动儿童在移民过程中遭遇了重重逆境和诸多压力,但大多数流动儿童并未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结果与国际抗逆力研究领域所获得的发现是一致的:大多数生活在高危(high-risk)环境下的儿童照样发展得很好。(27)

(二)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

截至目前为止,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不利处和问题,还很少有研究者关注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28) 但仅仅根据这些少量的研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流动儿童的某些积极心理品质:

(1)流动儿童能吃苦耐劳,坚强,节俭,学习刻苦。(29)

(2)流动儿童是快乐和幸福的。(30) (31) 比如,曾守锤(2008)的研究发现(32),绝大多数(88.6%)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

(3)流动儿童不仅个人掌控感强,而且乐观。余益兵和邹泓(2008)的研究发现(33),流动儿童在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倾向(和积极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这就表明,流动儿童对自己重要的生活领域持普遍的积极的期待,他/她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将拥有更多“好的结果”和更少“坏的结果”;同时,流动儿童也认为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施加影响和控制。

(4)流动儿童具有“有恒”和“自律”的人格特质。陈美芬(2005)的研究发现(34),流动儿童在人格的“有恒性”和“自律性”上的得分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基本持平。这似乎表明,流动儿童“认真,不屈不挠,社会价值观比较成熟,是非善恶是行动的指南,做事尽职,特别表现在学习上比较认真刻苦”,而且,其“自我控制能力强,在交往中能细心观察别人特点,并按自己的想象,合理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情感”。(35)

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无疑使流动儿童具备了应对压力和逆境的有效心理资源,为其实现对城市社会的良好适应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建议

(一)警惕将流动儿童“标签化”和“污名化”

在中国二元分割的社会格局和户籍制度下,城市人俨然是“一等公民”,城市文化也往往是“正确”、“主流”和“高贵”文化的代名词,而农村人(包括流动儿童)及其文化显然处于弱势和边缘化的地位。(36)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采用少数一些“消极的”特征来概括流动儿童的特征,如,“胆怯”、“自卑”、“内向”等等。这样的做法其实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根据上文的综述,我们知道,尽管流动儿童在心理行为问题上的得分和流行率要高于城市儿童,但大多数流动儿童并未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如此,流动儿童身上还蕴涵着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视角(积极视角)的进一步转变和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流动儿童身上蕴涵的积极心理品质越来越多。

而所谓污名化,根据埃利亚斯的定义,指的是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37),即将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或行为特征“强行附加”在流动儿童身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这是权利运作的结果。这样做的危险在于,当我们将这些污名“强行附加”在流动儿童的身上时,流动儿童可能真的会被“塑造”成污名的样子。

因此,不管是研究者还是普通公众,在看待流动儿童这个群体时,不应将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仅仅局限于其消极的维度,还应看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和强大潜能,并据此对流动儿童有一个客观的整体性评价。

(二)以学校为依托,大力开展流动儿童的服务工作

对于学龄阶段的流动儿童来说,他们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是流动儿童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因此,学校的环境和特征如何,将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的影响。或许正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所指出的:“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在这方面,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学校,在其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8)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学校为依托,为流动儿童开展相关的社会工作和服务可能是一个的“最优的”选择。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集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性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服务领域。在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要达到三个目标:协助学生获得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以便使其人格得到正常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协助学校、家庭及社区改善其关系,以便增进各自的及三者综合的教育功能;协助社会实现诸如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等社会目标。(39)

我们认为,以这三个目标为导向的服务,将有助于解决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困境和问题。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可以有很多。下面的几点可认为是一个初步的、不详尽的列举。

(1)为流动儿童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

可以鼓励教师以平等的态度来看待流动儿童,以更加关爱的态度来对待流动儿童,用赏识的眼光来寻找和发现流动儿童身上的优点;为了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学校及城市生活,可以开展一些类似于“流动儿童的融合”的主题活动,以“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融入学校,尽量减少校园环境中的排斥与歧视,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环境;鉴于学习压力是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40),因此,学校也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学业上的支持。比如,学校可以设立答疑教室,也可以组织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流动儿童“结对子”,等等。我们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为高压力的流动儿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41)

(2)开办家长学校,促进家校沟通

学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可以向流动儿童的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授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设计家校沟通的新途径和手段,还可以教授流动儿童家长一些减压的方法。

根据我们的经验,家长学校的开办和活动的组织不能一味以学校为中心,而要根据各个家庭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甚至可以采取上门服务的方法来开展家校沟通工作。当然,学校也可以印刷一些信封,请家长(或流动儿童)写好通信地址,贴好邮票,这样,班主任教师就可以非常方便和快捷地将流动儿童的特殊或常规的情况告知其家长。

(3)为流动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流行率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的服务中,不仅可以针对流动儿童的焦虑、恐惧、自卑、孤独等消极心理进行干预,在干预中更应注意利用流动儿童的潜在资源和优势,并提升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的服务,既要针对个体进行干预,更要寻找改变环境的方法。根据国内大量的研究,在导致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中,环境的影响似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干预仅仅立足于改变个体而不试图改造环境,其效果可能很难持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流动儿童学校,还是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42),都面临专业服务人员匮乏的问题,因此,如何借助专业的社会力量为流动儿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注释:

①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② 陆学艺:《走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的困境》,《读书》2000年第5期。

③ 乔斯·B·阿什福德、克雷格·温斯顿·雷克劳尔、凯西·L·洛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二版),王宏亮、李艳红、林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131页。

④ 曾守锤:《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意义》,《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上)。

⑤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⑥ 周佳:《农民工子女进入大城市公办学校的困境》,《中国教师》2006年第7期。

⑦ 候娟、邹泓、李晓巍:《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第2期。

⑧ 曾守锤,章兰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⑨ 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⑩ McLoyd,V.,“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ld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st,vol.53,NO.2,1998,pp.185-204.

(11) 任云霞:《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3) 杨卉:《试从多源文化教育视角看流动儿童所在公办学校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4)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5) 由于案例有其特殊性,因此,不宜将该案例的情况简单推论到所有的流动儿童。

(16)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报告,2010年。

(17)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18) 申继亮,王兴华:《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教育探究》2006年第2期。

(19)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4期。

(20) 安芹,贾晓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的现状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4期。

(21)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发表中。

(22) 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王惠凤:《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中国校医》2005年第4期。

(23) 刘晓瑛,宋媛,陆艳红,冯梅珍,顾珏:《苏州市45岁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

(24) 李晓巍,邹泓,张俊,杨颖:《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产生机制的质性研究:社会比较的视角》,《心理研究》2008年第2期。

(25)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10年第2期。

(26) 徐娟,郑远松,李凤香,刘永忠:《497例外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第14期。

(27) 曾守锤,吴华清:《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2期。

(28)(30)(32)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29)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报告》,2006年,http://www.youth.cn。

(31) 王瑞敏,邹泓:《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3期。

(33)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4期。

(34) 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6期。

(35) 祝蓓里,卢寄萍:《儿童十四个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指导手册》,1986年,第5-6页。

(36)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37) 李康:《埃利亚斯》,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38)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6年,第62页。

(39) 管向梅:《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及其启示》,《社会》2004年第4期。

(40)(41)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10年第2期。

(42) 这些公办学校往往是薄弱学校。

标签:;  ;  ;  ;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困难、问题、优势与建议_流动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