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次论文,流动人口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129X.2010.03.005[文章编号]1004-129X(2010)03-0025-05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最剧烈的变化就是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目前,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近1.5亿,超过中国总人口的11%,农村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1]亿万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从田野涌入城市,投身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本来,流动人口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多数人最终会在某个地点定居下来,转为迁移人口。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农民进城打工无法取得城市居民的身份,他们只能采取流动人口的形式。
流动人口是中国的特殊群体。在其他国家的人口迁移过程中,以迁移为目的的人口流动往往只是迁移过程中一个短暂的阶段。而由于中国户籍制度的约束,我国的流动人口虽然已经在城市或其他地区工作生活多年,但仍然难以纳入当地居民的范畴,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人口现象。
已有的迁移理论通常是以分析解释人口迁移现象为主要目的,然而中国人口流动现象与过程的特殊性又难以直接用迁移理论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人口流动这一迁移的过渡阶段与流动过程进行理论解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特殊性与流动模式、条件进行理论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的流动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其自身与家庭出现的变化。本文以梯次流动理论试图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一、什么是“梯次流动”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流动迁移的过程中流动人口会凭借自身以及外部的力量不断改善其个人和家庭的福利状况,从而呈现出一种渐进性的向上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梯次流动。梯次本身就意味着从差到好、从低到高的发展。而这种向上的流动不仅表现为空间的转换,比如,偏远农村的人口流入到近郊农村或小城镇,近郊农村或小城镇的人口流入到城市,流入到小城市或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的人也在寻求最适合期望迁移地的城市进一步流动;还表现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职业流动和因流动导致的流出地家庭成员缺失而在流入地逐步实现团聚。
二、“梯次流动”的形式
经济学家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较多,包括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距离、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资源、气候、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但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动机是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在大规模人口迁移的背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始终都是导致人口自主迁移的最根本因素。人口迁移理论鼻祖莱文斯坦在《人口迁移法则》第七项中提到:“人口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虽然受剥削、受压迫,苛捐杂税,生活条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但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仍是经济因素。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迁移占全部迁移的绝大多数。”[2]而新迁移经济学认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是由家庭或者家族等集体单位做出的,迁移行为属于“集体化”行为,它通过尽量脱离与本地各种市场相关联的条件的约束,达到家庭风险的最小化。因此,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人员的流动不仅改变了地域空间,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因此人口流动实际上包含着三种梯次流动的混合:
地理空间流动:地理空间的变换是人口流动的基本意义所在,人们在流动的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经济收入高、生活环境好、发展机会多的地区作为流入地;在流动的过程中从经济收入低、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差的地区流向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更加优越的地区。研究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选择迁往更大规模城市的倾向也在增加。[3]
社会流动:如果说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是驱使人们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的重要力量,则这种地理空间上的流动势必伴随着人们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变动,例如从收入和工作条件差的职业向好的职业流动,同样是作农民但从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流动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有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4]
家庭梯次流动:目前中国人口流迁已呈现家庭化的趋势;[5]家庭迁移发生概率逐年上升。[6]随着人口流动的家庭化或以家庭化为目标,往往形成一个人先外出流动,家庭成员开始并不是一同流动的,而是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团聚或者说梯次流动的,最终形成流动的家庭化,也就是有时间上的时滞(time lag)。可以说流动家庭化本身就存在着分期分批实现流动迁移的现象。当然至少也有两种特例,一种是人口在流动初期还很年轻,他们在外恋爱结婚,但也可能会在生育后或安定后将家乡父母接出来;另一种是流动初始就以一家人的形式集体外出,一步到位。但对于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家庭成员的梯次流动仍然是最常见的形式。
从中国人口流动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种流动形式:
1.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从形式上看这是目前中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方向。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乡城流动在流动人口中是否还能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呢?根据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的分析,3/4的农村已经没有再可以外流的人口,根据上述结果进行推断,亟须进一步研究的是:现在的中国人口流动是否、已经进入流动目标调整时期?流动人口在不同流入地之间的调整是否将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内容?
2.从一般的城镇或农村流动到生活、发展、教育、收入各方面更好的城市或农村。这样就可以将最开始流入的地方看做是中间流入地,或者是称为跳板。这个跳板阶段的功能首先是流动人口尝试适应流动生活,其次是对流动行为本身进行评估:在该流入地的生活好还是不好?进而决定是返回家乡还是继续向更好的地方走?第三是获得技能、积累经验,离开农村需要新的技能与谋生手段、工作经验;第四是寻找机会或者说收集信息,为下一步的流动做准备。中间流入地可能不止一个,所以上述过程可能多次重复。
3.在一些农村人口流出后,又有从经济条件更差的农村地区流动来的劳动力替代了原来本地的农民从事的农业或者非农业生产,填补了流入地农民的外流导致的生产力短缺。这种现象在城镇也同样存在,因此,在定义上可以更加宽泛,不限于农村地区。例如,遵义地区本地农民外出,而外来劳动力替代流出人口作茶农;绍兴地区农民外出经商,而外来农民工到绍兴的工厂做工;北京市的本地人选择从事报酬高和劳动环境好的工作,而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脏、累、差的工作则由外来劳动力替代。
三、“梯次流动”的原理
依据绝对收入假说,劳动力迁移是农村劳动力对于城乡之间存在的预期收入差距做出的反应。[7]对于不同流入地之间存在的预期收入差距,流动人口可能会做出再次迁移的决定。而已有研究表明,有迁移经历的人再度迁移时,其迁移成本,特别是迁移的心理成本比没有迁移经历的人要小得多,因此也更有迁移倾向(Sanderfur & Scott,1981)。[5]依据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劳动力的迁移与否,不仅决定于他们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预期收入之差,还决定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变化,以及迁移之后按照流入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8]按照上述原则,迁移者将家乡与可选择的不同流入地的相对经济地位进行不断比较,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若干流入地之间的不断变换,从而形成梯次流动。从这一意义上看,梯次流动成为一种人口流动中不断优化决策的过程。图1展示了人口梯次流动过程中的空间变化和社会流动。
图1 人口流动过程中的梯次流动示意图
但是,对于已经有其他家庭或者社会网络成员率先进入流入地的流动人口而言,这一优化过程通常由先行流入者完成,后来的追随迁移者在流动过程中表现为一步到位。从流动成本上来看,先行者的前期流动降低了追随者的迁移和生活成本,降低了后者在流入地生活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这一追随性的人口流动模式优势更加突出,而这种追随也构成了的梯次流动。图2展示了人口梯次流动过程中先行流入者与家庭成员的梯次流动形式。
图2 人口流动过程中的家庭梯次流动示意图
四、实现“梯次流动”的条件
梯次流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些必要的条件,促成了梯次流动动机的形成和实现的可能。例如:
1.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产业升级与扩大,本地劳动力职业结构优化,产生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存在:这一现实使得流动者通过流动可以改善生存条件与增加发展机会。
3.开放的社会:使流动人口通过奋斗向上流动成为可能。
4.社会政策与变化:强调社会和谐、融合,户口、就业和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使流动人口看到在流入地长久生活下来的希望和机会。
5.相对充分的信息获得:流动人口已经不是盲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手机,加上与已经流出人口的联系或咨询,实际上在流动之前已经可以了解流入地的工作机会、条件、社会网络与生活情况,在比较现居住地的情况后会产生流动的新目标。
6.自身条件的改善: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十年前的水平,在获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后,他们会重新调整流动目标(城市和职业),选择家庭的理想迁移地,从而逐步实现家庭流动迁移。
7.对家庭生活水平特别是对子女期望水平的提高:寇尔在“人口转变再思考”中曾经提出生育水平下降的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个就是夫妇应当对生育数量有所考虑。借用这一思考,流动人口的梯次流动也是有前提的,希望自己有更好的职业,特别是希望子女将来从事更好的职业,如果只是希望沿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就不会产生社会流动,也不会把家庭成员带出来,更不会为了孩子在流入地受到更好教育而牺牲父母的眼前利益(从事自己原来并不在行的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
8.流动人口的代际差异:1989年民工潮出现时,流动人口主要是有多年务农经验的农民;而80后一代的流动人口已经与第一代农民工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许多人在农村中学毕业后直接外出,没有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很容易适应城镇的现代生活,也最容易在新环境里扎根。从另一代际差异看,第一代农民能够流动出来就是成就,经济收入的提高可能是主要目标;而为子女创造在城镇中上学与发展的机会就算完成了使命,真正的社会流动可能发生在子女身上。新一代的流动人口通常直接以社会流动为目标,根本没有打算将来再回到农村发展,他们外出时很年轻、未婚,在老家的牵挂少,而获取工作和生活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这一代流动人口的梯次流动的特点会更加突出。
五、结论与讨论
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流动人口研究现在需要新的理论分析视角,笼统地描述流动人口的规模或流向的变化是不够的,需要对其流动过程细分,进一步反映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尝试提出了梯次流动理论,用以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现象,特别是从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的过渡过程。
从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看,用社会分层理论可以说明中国每个阶层的规模是多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他们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形成现在的社会问题?如何去解决?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在了解流动人口规模与变化的基础上,现在仅从宏观角度还不能说明流动行为与最后迁移完成之间的过程与影响因素,流动者自身关注的问题与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需求,所以需要从微观角度分析从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迁移完成的过渡过程,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现象的特殊性,并完善相应的政策与制度。
构建梯次流动理论是为了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内部的变化、代际的差异,例如不同时期每一类梯次流动人口的规模、各类别之间比例的变化,社会政策与流动人口规模的日益庞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现在社会中的流动人口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类梯次流动的问题最多)?如何促进流动迁移过程的平稳实现、减少社会矛盾。
研究人口的梯次流动应当有助于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不断地在流动?为什么有些人发生一次流动便不再流动?为什么有些人会返回流出地?为什么有些人流向农村,有些人流向城市?人口流动过程中个人特征对流动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作用?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社会经济特征、获得信息情况、人际关系网络、流动的社会经济成本等。这些问题已进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这一研究方向的突破一方面需要构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流动迁移理论,同时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调查来对上述理论和过程进行实证性的检验分析。
在上述梯次流动理论的框架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课题组已经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了对广东、湖南、浙江、贵州、北京、河南三组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流动人口与流动家庭的对比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后续的数据分析将对梯次流动理论做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收稿日期]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