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论文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论文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白梦秋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其现代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自身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转型理论,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和谐,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 转型

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既有硬实力方面的竞争,也有更深层次的软实力竞争。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明中断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如若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改造与转化,将会大力提升我国软实力,助力我国综合国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提及文化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却很难说清文化到底是什么。据统计,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文化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因此,很难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东西方对于文化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解释:“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即属人性,它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借鉴文化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反映其实践面貌的精神活动及其衍生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影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

●If the reserved grass and those in summer meadow both is eaten up, herdsmen may pasture goats or sheep in mountain, and let them graze “chai” (transliteration of Tibetan word, one kind of plant).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具备相应的稳定性。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彼此和谐、有机统一、相对封闭的整体,并且内生出一种自我调试、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两大本能,一是抗拒被外来文化同化的能力,二是同化外来文化的能力,这种同化,实质上它通过改变外来文化来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冲突与整合、弥补与对接,并以其顽强的力量抵制着西方文化对其的渗透、融合与同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反思与批判、在传承与弘扬中,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体系也需要变革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也会呈现出许多和时代不相符的内容,传统文化必须打破封闭与僵化,否则会阻碍自身的发展,逐渐失去原有优势;只有采取开放的态度,不断地完善自身,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进行现代化转型,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文化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进程。现代化环境中的传统文化,如若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它既可以是具有强大精神动力和吸引力的软实力资源,也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成为一种物质生产力,从而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马克思指明了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全球化背后折射的是其文化价值观的全球化。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我国同样也面临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只有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建立起成熟理性的文化自觉,才能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国际竞争和挑战中掌握主动权。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树立,是基于对我国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等进行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这就更加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型。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由于进化的观念所强调的时代性和进步性,“国故”终究只是过去式,无法真正从“古”来到“今”。胡适说文言文是“死文字”,决不能做出有生命有价值的现代文学。他主张“历史的真理论”,认为真理的价值只是“摆过渡,做过媒”,可以随时换掉、赶走。这样的“国故”即使被“整理”出来龙去脉,其价值最终也极易被“评判”为陈设在博物馆的、没有生命的展品。时间之流终究被“评判”之利刀斩断为古今的坚硬对峙,已“死”的过去走不进现在和将来的生命。所以,“评判的态度”不仅要求人们认清古今变易的大势所趋,更要做“反对调和”的“革新家”,将目光聚焦于现在与未来。在胡适看来,生乎今之世而反古之道,是有违进化之迹的背时逆流。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路径分析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核心与关键,它保证文化转型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我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导中国文化前进的指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既得益于其科学性,也源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更与二者的共通性和互补性密不可分。所以,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陈秉公教授提出了“三化一脉,今中建构”的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受此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同样也遵循这一理论[2]

11号矿体:该矿体的构成为一套矿条和平行的扁豆体,在5~8线展布,总长为2 500 m,厚度为16.4~108.4 m,平均为42.7 m,走向呈北北东方向,倾向南东,倾角为80°~85°。

(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根”,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化,不可对其进行一概否定,否定传统文化也就是否定历史,必须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使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实现良好的衔接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众多优秀的品质,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博大情怀等。这些优秀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塑造着我们的民族品格。当然,传统文化中一些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应视为糟粕加以摒弃。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要加强对国人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理格局。

(三)借鉴西方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因多元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各国文化都是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3]。我国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在学习和摸索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文化现代化转型的优秀做法,同时乐于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让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但是在文化交流与借鉴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民族特色,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实质上就是要根据时代需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子,对其进行恰当的整合与重构,从而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和谐。我们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和运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陈秉公.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J].理论界,2017(9):18.

[3]曲文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20(2019)16-31-02

【收稿日期】 2019-07-25

【作者简介】 白梦秋(1994- ),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标签:;  ;  ;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