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数量、高度、层数不断增多。由于型钢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抗变形能力强,使得钢结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耐久型、保温性及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钢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越来越多。钢结构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质量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钢结构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浅谈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1螺栓预埋
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之时首先要做好螺栓的预埋工作,要将螺栓准确预埋好,从而使其能够保障钢柱的稳定性,方便钢柱的安装。首先要保证预埋螺栓位置的准确,其次在对预埋螺栓的点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础轴线和标高基准点,对螺栓定位后测量,对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测量。二次测量后保证标高误差不超过5mm,定位轴线误差不超过2mm,才可继续施工。
1.2钢柱安装
按结构平面形式分区段绘制吊装图.吊装分区先后次序为:先安装整体框架梁柱结构后楼板结构.平面从中央向四周扩展.先柱后梁、先主梁后次梁吊装.使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可形成一个空问构架.以保证其刚度,提高抗风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便于调整柱的垂商度,在预埋螺栓上先拧上数个螺母全部拧到接触基础面。并用水平仪找平后.开始吊装钢柱。吊装钢柱时。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出现。在柱的上端活系两根缆风绳.可以从多个方向临时固定.也可用来调整垂直度。测量校正.钢柱吊装就位后。用两台经纬仪和水平仪对钢柱进行测控,微调通过调整柱底脚板下的螺母来实现。
1.3钢梁吊装
在钢梁吊装前,首先要检查柱子牛腿的标高和柱子之间的距离。主梁吊装之前,还要在梁上安装好扶手杆和扶手绳,等到主梁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要用扶手绳将钢柱固定,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吊装时,可以在钢梁的翼缘处开孔作为吊点,具体位置取决于钢梁的长度;为了提高施工速度,对质量较小的其他钢梁可以选用多头吊索进行吊装,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减少高空作业,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1.4螺栓的安装
高强螺栓的安装与焊接也是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一项重要步骤。螺栓的穿入工作必须要遵循从内到外的顺序,不能够强制穿入,如果在穿孔过程中遇到螺栓难以穿入的情况时,其原因可能是螺孔的大小不符合螺栓的体积,这种时候施工人员就要利用绞刀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扩大螺孔使螺栓得以顺利穿入。穿孔完毕后,要对螺孔进行固定。钢结构高强螺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钢筋节点的大小进行分步安装,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钢材料的节点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说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而在大型节点上进行高强螺栓的安装时,首先要进行穿入,然后再在钢板不变形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拧固,最终实现螺栓的完全拧固。
1.5钢结构焊接
钢结构焊接作为钢结构施工的重要制作步骤,钢结构焊接的顺序、合理的施工参数、高水平的焊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时,应当严格检验钢铁焊条材料的合格证,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焊接钢结构要求焊缝表面没有缝隙以及裂痕,并且一级焊缝不允许出现咬边现象。同时一、二级焊缝要求不允许出现气孔、裂纹以及夹渣等现象。除此之外,钢结构焊接严格要求无损检测,严格检查钢结构的焊缝以及部位,对于检测不合格的焊缝重新进行修改处理,并且同一位置的焊缝返修次数至多两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进行涂刷钢结构时,需要保证涂刷构件表面清洁,不能出现毛刺、水油污以及焊渣等残留物,涂刷技术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2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强化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要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工程图纸与项目有关的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同时,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其次是认真审查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因此,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针对性和重点。主要内容有:①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②特殊工种的培训合格证和上岗证;③新工艺的应用;④对工程项目的针对性;⑤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⑥施工计划(工期)的安排。
2.2加强钢结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①质量证明文件的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是对钢结构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是一定不能允许进场的。对于钢结构原材料,如钢材、钢构件、焊接材料等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文标识及检验报告等,确保进场的钢结构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产品标准。对于进口材料更要进行商检,以保证其产品质量符合工程设计和合同规定的要求。②实体检查。实体检查包括三个方面:外观检查、尺寸检查、进场复试。外观检查即是从外观上检查原材料有无损伤的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尺寸检查是指检查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进场复试是指在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钢结构而言,做好实体检查是建筑钢结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钢结构已经起吊到空中时,再对它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在吊装前对钢构件进行细致到位的实体检查,确保钢结构的合格性后再予以起吊。
2.3对于进场构件的质量控制
对构件的验收工作应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要通过常驻工厂的代表和监理进行检验,如果存在问题就可直接通过工厂进行整改,合格后再进行运输。第二部分是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要由施工现场的监理进行检验,具体需要验收的重点是构件外形质量检查、构件变形挠曲、焊缝外观的质量、节点板表面是否有变形和损坏、摩擦面的表面喷砂质量、构件表面是否被锈蚀等;检查是否具有配套件和构件出厂的合格证,是否具有材料证明以及复试报告,是否具有焊缝无损的检测报告以及同批交验施工的技术材料和施工的试验报告等;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构件上的螺栓孔和节点板的位置时候要以构件的中心线为基础来进行,如果把构件的侧面棱边作为基准线的话会使测量产生误差;还要对物件进行几何尺寸的检查,主要检查焊缝坡口安装的表面状况以及尺寸的精度,还有构建连接处的孔径位置和大小、截面的几何尺寸、栓钉的位置和数量等。检查完毕后,如果发现了有损坏和缺少的现象或是质量不合格,就应该在清单上写明,双方的负责人都应该在交接清单上签字,然后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告知现场的安装负责人和生产厂家。
3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钢结构技术的发展也会日新月异,这对钢结构的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在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以及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重点做好特殊结构的安装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探析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孟振晓.四川建材.2018(01)
[2]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李朝锋.住宅与房地产.2018(11)
论文作者:邓成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钢结构论文; 螺栓论文; 构件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钢梁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