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导素质教育深化的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经数年实践,我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反思之,素质教育要进一步深化,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这主要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精神进行教条式解读,宣讲素质教育理论头头是道而行动不对号,热衷素质教育外延而忽视内涵等方面。诱发这些负面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相应政策引导,似乎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 宣传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的思想,制定引导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政策
如同其它社会现象,素质教育(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自己开辟更宽广的道路。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尽管国家召开过素质教育会议并颁发了相应的决议,指出要“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注意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鼓励大胆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转引自袁运开主编:《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9页),但素质教育创新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照着上面的精神做就是了。因此,不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形式与策略等方面下工夫,而是等待上级发布有关素质教育的具体指示。
由此,使人们感到素质教育创新的紧迫性。所谓素质教育创新,准确地说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行创新。在这方面,当前急需做的主要工作有:
1 鼓励创造性学习上级文件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坚持由“实读”走向“创读”的学习道路
不言而喻,进行素质教育,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但学习性质不同,其效果大不一样。对比起来,仅仅进行实读即读懂文本的“原意”,充其量做到领会文本精神“不走样”。这尽管是非常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当然,由于事实上人们有各自的经验背景与理解能力,理解文本时不可能做到与文本精神毫厘不差,也不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一模一样,但这种差异是自发产生的,不足以反映读者的创造性。
与此不同,创读就是自觉地创造性地读,读出“新意”。这是以实读为基础而又超越实读的重要步骤,通常要求读者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有“文本没有原意”的胆略。这种胆略不是要读者确信文本没有原意,而是要激励读者大胆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创读。在一些后现代思想家看来,文本是没有原意的。(注:S.Gallagher,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10,1992.)因为文本是作者带来符号由读者赋予意义的作品。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鼓励人们大胆创读的用心是不难理解的。也许人们对此不无顾虑,以为这种胆略中能导致对文本理解的混乱。其实不然。因为人们在理解文本时,有一种“客观之心”在制约他,使他(作为理智的人)不敢“胡说八道”。例如解读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由于“三个面向”的意义非常深刻、丰富,邓小平本人又没说明“三个面向”的原意是什么,因此人们只能对它大胆地创读,即在“三个面向”公布之后,人们纷纷著文,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同见解相继面世,最后与广大民众“客观之心”一致的意见逐步形成,为人们公认。这种公认了的思想,才是人们接受的“三个面向”的真正内涵。可见,从理解的角度讲文本没有愿意的本质就是让人们去创造去发展。而有了这样的胆略,阅读时读者就会保持必要的怀疑性与批判性,减少盲从。
二是要锻炼创读的能力。对文本进行创读,仅有胆略还不够,必须有一定能力,即知道怎样创读。简单地说,创读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的环境等对文本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就是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而没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想出来。换言之,就是对文本的思想做纵向演绎或横向扩张或反向审视。比方说,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观点时,在掌握原意即常规性理解何谓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怎样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大胆联想到实践能力包不包含创新精神的问题。如果人类的实践能力中不包含创新精神,那在不曾明文规定发展创新精神的岁月里,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性何以存在?进而想到,人类完整的实践能力理所当然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现实文本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提,并将创新精神摆在实践能力之前,是为了凸现创新精神并引起人们对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视,也在情理中。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空洞的,要落实到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下文将详述)。
2 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现实教育,提倡创造性地批判现实教育的不合理性
纵观人类的发展,可以说创造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批判(找到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不发现历史的不合理性,就找不到合适的创新对象。同时,只会重复批判早已确认了的不合理性,也难找到合适的创新对象。由此观之,对过去与现实教育的批判也要有创造性。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有的学人批判现实教育,几近老生常谈:压抑学生个性(包括忽视创造性等),教育内容与方法陈旧,教育体系封闭、保守等。当然,不厌其烦地指出这些问题,也许真是这些问题已成顽症,非此不行。但对一个有创新性的人来说,即使是批判旧症结,他也会用一些“新”话语(包括新概念),鸣别人所不鸣(合理前提下的)。而新话语往往可以引发人们新的思想。这里所谓的新话语,无非是“新”在批判的深刻性与独特性上。当然,创造性地批判现实教育的不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不曾发现的不合理性,不使批判的焦点一成不变。
3 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加速探索富有特色的素质教育的形态与策略
所谓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形态与策略,就是符合国家素质教育整体精神,切合学校(或地方)实际的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的途径、形式与方法等。加强这方面的探索,是素质教育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对此,可做如下理解:第一,“有特色”就是将素质教育理论进行分化与具体化,使之由一般到具体,解决特定学校或地区的实际问题。当前有部分学校或地区之所以开展素质教育比较困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校或地区情况的途径、形式与方法。他们往往只会一般意义上宣传素质教育思想,从而使之成为空洞的口号。第二,“有特色”就是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是在对素质理论进行创读的基础上用自己学校或地区的独特资源(包括物质与精神)彰显新的素质教育精神。也就是说,形成特色的过程就是不断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血液和养料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就会弱化。第三,特色的形成过程自始至终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相得益彰。一方面,素质教育理论成为特定学校师生的观念,再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观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程序,最后实施这些程序,形成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理论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应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际情况与素质教育理论不相吻合的现象,于是引起师生的思考,并大胆采用新的实践形态,突破原有理论(补充和完善原有理论)。
总之,开辟有特色的素质教育道路就是激励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校园、自己的学科领域朝着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不拘一格地大胆创造。
二 弘扬求实精神,制定激励教育工作者更努力工作,让素质教育更“实在”、学生更能得“实惠”的政策
“求实”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求实即求真的意义上,求实与创新密切相关。“新”而不“实”,搞花架子,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求实不注意采用新的形式与策略,其实效必打折扣。因此,在言说“创新”之后,再说说“求实”。这里所谓的求实,主要是以追求实效为目的的“实在”与“实惠”的意思。
人们知道,在教育史上,“新”而不“实”最后导致教改失败的不乏其例。例如上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推出了难度较高的“新三艺”(自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注:张维平译:《1958年国防教育法》,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页)课程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发现法等,如果实实在在地用之,也许有比较好的教育效果。但遗憾的是,当年的美国“要求教师培养创造性,重视人本主义目标,重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然而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并不十分明白,这些要求是掌握基本技能之外的,还是替代掌握基本技能的”(注:布罗丁斯基著,扶英冬译:《回到基础学科运动及其意义》,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88页)。结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与培养学生读、写、算的能力分离,使得不少美国民众怀疑,一个连起码的读、写、算的能力都没有的学生,发展其创造性何用之有?于是出现了“取缔发明创造(让创造见鬼去吧!),让新数学、新科学、语言学、用电子玩艺教学,强调概念而不强调事实等统统滚蛋”的呼喊。(注:布罗丁斯基著,扶英冬译:《回到基础学科运动及其意义》,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88页)。这就是美国历史上声势颇大的“回到基础上去的运动”。
这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它告诉人们,不是不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是怎样实实在在地培养,怎样让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读、写、算这些最基本的学习技能上,怎样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实惠”。在深层面上,这意味着,教育改革要得民心。
我国的素质教育也要解决好得民心的问题。有些学校的负责人担心“搞素质教育升学率下降了怎么办?”还有许多家长说,“不管什么教育,能让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好教育”。尽管这些说法有不合理的一面,但它们表达了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在教育上讲求“实惠”的心态。因为他们觉得“升学率”和“考上好学校”是“可感性”最强的“硬指标”。事实上,这种心态的存在与素质教育初期部分学校重素质教育外延而不重内涵,即做得不实在等不无关系。
那么,怎样把素质教育办得实实在在和怎样让学生得到“实惠”呢?
第一,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有“真才实学”的观念。举例来说,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有真才实学。在一般意义上,“实践能力”与真才实学是同义语。由于实践能力是解决道德、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素质教育要求的真才实学不仅涉及文化修养方面,同时涉及思想道德与身体素质方面。此外,素质教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真才实学。
这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有利于引导人们做“实干”的文章,可以消除前述的“搞素质教育升学率下降了怎么办”之类的顾虑。从顺乎民心看,实实在在地干素质教育,不仅要使素质教育在其它方面大胜于非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并不理想,权且用之),而且要在考试上大胜于非素质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彻底战胜非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当然,这决不是用一套新的机械应试取代一套旧的机械应试。
第二,在教育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着手找出学生素质的最小单元。影响素质教育深化的较大障碍之一,是部分教师对到底发展学生哪些素质心中没底。他们在宏观上谈论素质时能说出一些,诸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之类。但就相对小的比较具体的素质而论,他们的见解甚少,比方语文方面的点题的素质、数学中寻找隐含条件的素质、物理学上观察实验的素质等。
在不明白到底发展学生什么具体素质和如何分解学生素质的最小单元的前提下从事素质教育,其实在性和有效性是无法保证的。因此,要鼓励教师努力探索所教学科应发展的学生素质的最小单元。所谓素质的最小单元(相对意义)是有明确的数量规定的几乎不可再分的素质单元。如写作素质中的5分钟辨析3组词汇的素质、在4分钟内用一个词造(口头)5个句子的素质等。这些素质的结合,形成较大的素质,如有逻辑地构建段落的素质,再上一个层次,是布局谋篇的素质。当然,强调把握最小素质单元,不是说任何教育和教学都要从最小素质单元开始。相反,应根据情况决定适当的素质单元。
第三,让创新精神落实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成为让人看得见的学业成就。用当代的观点看,没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谈不上有真才实学。即使“学富五车”者,遇上新问题束手无策,何能之有?作为学生,遇上较难的问题不畏难,善于多角度思考,直至用巧妙的方法解决,这就是真才实学。当然,这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工作与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不让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成为空洞的游离于学习与日常生活的东西。对此,素质教育工作者似乎应注意:
一是尽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尝试。尝试是对未知的探究。它可分为若干层次,最高级的可能是科学家的有一定理论根据的猜想;中等层次的可能是“由满意导向”(觉得满意就继续做)的先走一步看,即摸着石头过河;较低层次的是有一定盲目性的动作,如随意摆弄问题表现物。而“猜想”、“先走一步看”和“摆弄问题表现物”这些动作,实际上影响着问题要素及其关系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被原有关系掩盖着的新的关系可能被尝试者发现。有时候,尝试动作本身带有许多信息,会使尝试者产生顿悟。可见,无论哪一种层次的尝试,都意味着尝试者不畏艰难,敢于探究。因此,在面临新问题或困难时能不能大胆尝试,是有没有创新精神与胆略的分水岭。
这种尝试行为,可为各种教育与教学活动利用。如语文教学中,出示文章题目后(学生不知道内容),可让学生尝试:作者可能写什么?如果让你写这样的题目可以写什么?又如数学教学中,在呈现一个新的公式(假如是前面学过的公式的变式,或与前面所学的有一定联系)后,要求学生尝试回答这个公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说明什么等。让学生尝试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动脑筋想,不在于结论完全正确。
二是把发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变成外化的直观的过程。人们知道,思维是内隐的心理活动。当学生思路受阻时,老师通常采用提供有关线索或信息的方式启发学生。这是有效的,也是不可少的。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往往只能使他们一次性“豁然开朗”,而不能使其举一反三或持续受益。因此,将内隐的思维与外显的思维(借助外部语言、动作与图解等进行的思维)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思维看得见摸得着,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变通求新。
举例来说,要求学生对环保提建议。学生回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处理污水、制止乱坎滥伐等。这些答案大都局限于物质方面,所涉概念种类太少,独特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图形来启发学生思考:
首先将上面说的各种措施都归为物质。从物质出发想到精神,做对比联想,如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这就形成了从物质到精神的思维维度(作图表现思路,因篇幅所限,此处将图略去)。然后再从物质的角度进行接近联想,如这些一次性筷子从何而来,于是想到加工厂,应强迫这类工厂停产或转产,由此又想到厂矿污染的治理。进而想到工厂材料的来源,得出合理开采与保护资源的看法。与此相对,从精神方面思考,要使环保意识变成行动,还需道德与法律的支持,而这些构成社会规范。至此,形成了从资源开发到社会规范的另一个思维维度。纵、横两个维度的交点是“人”。因为这一切都牵涉人,都是为了人。由此可想到人的自然生产,搞好计划生育是环保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多一个人就增强一份环保负担。
这些内容大致构成了环保的两维即平面的思维框架。若立体思考,需增加时间这个维度。把时间考虑进去,就是要制定环保规划,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上述“物质”与“精神”、“资源开发”与“社会规范”以及“人”各方面现在急需做的和未来需要做的逐一安排好。
以上可见,实实在在地干素质教育,就要用实在的手段与方法,把学生的包括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内的真才实学发展起来。
三 制定合理评价素质教育业绩和奖励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政策
迄今为止,素质教育业绩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客观上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素质教育的深化。
人们知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非素质教育虽早已有之,但在“文化革命”结束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里,不少地方政府重奖指导升学考试有功的教师,是使其白热化的关键期。至今这种重奖在一些地区势头不减。
重奖片面追求升学率者而不奖励开创性地从事素质教育的工作者,客观上淡化了广大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这是部分社会成员不认同素质教育甚至嘲弄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尽快找到合适的评价策略使素质教育的业绩与功臣能凸现出来,为社会认同。现在小学流行的用等级代替百分制的评价标准,虽在缓解学生追求分数上有一定作用,但仍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已形成的素质。因为等级基本上是由百分数转化来的。正如获得同样分数的学生其创新素质可能大有区别一样,有等级也无法显示同等级学生的大相径庭的素质。另外,现在陆续出台了一些评价学生素质的指标体系,类似于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从认知、感情与动作技能等方面划分学生素质。就精确性而言,这些指标体系有一定价值。但它们的最大不足是指标过多,不便于教师使用。
其实,评价素质教育可简化为直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指标可简约为3个,即解决问题(包括书面问题与实际问题)的速度、正确率与创新性(也可是变通性)。速度快意味着面临问题反映敏捷,这是有真才实学的重要表现。正确率高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是有真才实学的核心内容。创新性是解决新问题必不可少的,是有真才实学的突出品格。这三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学生良好素质的集合。这个集合包含的3个方面的素质都离不开肯定性感情的支持,也就是说,在这些评价指标之外再列出感情方面的评价指标是画蛇添足。通过评价得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参数,意味着发现了素质教育的业绩与教师的功劳。
综上所述,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尽管影响因素很多,但政府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是重要的方面。制定引导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政策,鼓励实干素质教育,给学生和家长以“实惠”的政策和重视素质教育评价、奖励素质教育功臣的政策,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