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北京 100055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诊的60例心血管病老年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行健康教育,能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协助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预防相关并发症方面体现巨大价值。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病;护理管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心血管病是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以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病症为主。在老龄化社会中,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为老年心血管病有病情危重、风险高等特征,故此在疾病治疗期间需加强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参与临床治疗积极性,进而优化生活质量。我院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推行健康教育,现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诊的60例心血管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认知障碍与精神病家族史者;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按接诊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1~74(68.7±4.2)岁。观察组中男女各15例;年龄60~75(68.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创造安静舒适环境,每天按时通风,维持室内环境温度与湿度适宜性,嘱患者养成良好作息与饮食习惯,掌握相关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就立即上报给主治医生或值班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具体包括:①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述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预防办法与预后等内容,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协助患者了解自体情况,提升其治疗配合度。②运动知识:若患者处于急性期,需嘱咐其适当卧床休养,采用调整体位、铺垫软枕头等方式提升舒适度;若患者处于疾病稳定期,需结合其具体病况编制康复方案,以床上进食、体位转移等为主。③饮食知识:结合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特征,控制脂肪摄入量<300㎎/d;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量,以豆制品为主;控制食盐摄入量<3g/d。此外在食物烹制过程中适量增添醋、芝麻酱等作料,以增加食欲,补充身体机能。④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通过讲述本病治疗成功案例方式,协助患者树立征服疾病信心。⑤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再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其有规律进行康复训练,出院1个月后上门或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情况,促进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依从性评价标准:采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百分制),包括用药、饮食、运动、复诊等情况。完全依从总分>90分;部分依从总分>60分;不依从总分<60分。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数×100%。
②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共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与环境因素四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表示生活质量评分,率(%)表示依从性,X2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情况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为96.7%,其中完全依从29例、部分依从4例,不依从1例,对照组依从性为73.3%,其中完全依从15例、部分依从7例,不依从8例。两组患者依从性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会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故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辅以有效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这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减轻焦虑与紧张等负面情绪,以及提升治疗依从性的有效办法。
健康教育是一类将减轻危险性因素、优化预后、提升生活质量作为原则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指导是防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前提条件[1]。帮助老年患者对疾病发生、发展进程有较全面性了解,协助他们正视疾病,积极调整生活习惯,不断强化作息与饮食的规律性,树立征服疾病的信心,合理管理自己的晚年生活,以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由于老年患者有记忆力减退等生理特征,故此护理人员需在治疗期间不断巩固患者入院时期所学疾病知识。帮助他们好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药物与饮食;患者在康复期,护理人员需宣传相关的运动知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并定期抽查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积极落实到实践中,以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与出院目标[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行健康教育,能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协助病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预防相关并发症方面体现巨大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明花. 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2):150-152.
论文作者:解天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界》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