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坤(宁晋县医院 河北 宁晋 055550)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31-01
眩晕包括耳源性眩晕、血管性眩晕、中枢性眩晕、颈源性眩晕、视性眩晕、精神性眩晕五大类。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生活压力、不良睡眠习惯等情况导致眩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群眩晕患病率为5-10%[年患病率为5.2%,年发病率为1.5%,65岁以上人群就医的首位原因,18%因头晕而活动减少,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此次研究针对中枢性眩晕,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以体位改变为诱因,伴肢体麻木、黑朦、恶心呕吐、复视、猝然昏倒等症状,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椎动脉血流异常致脑干、丘脑、枕叶等部位血供不足出现可逆性的功能障碍。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联合高压氧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在宁晋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后循环性眩晕症患者,病程在5天以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在45-65岁,平均(48.83.5)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40-70岁,平均(50.12.9)岁。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及《神经病学》[2]制定。及《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3]制定。1.3纳入标准 ① 均经CT证实除外脑肿瘤、脑梗死、脑出血②除外眼性眩晕、耳源性、精神性眩晕③年龄在40-70岁④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以体位改变为诱因,伴肢体麻木、黑朦、恶心呕吐、复视、猝然昏倒等症状⑤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变。1.4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细胞及对症常规治疗(苯海拉明、敏使朗、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等药物)。观察组在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48-72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氧舱,压力为0.2MPa,总的时间为120分钟,其中包括加压和减压各30分钟,待加压至0.2MPa时稳压戴面罩吸氧6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1.5疗效判断 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3个月内随诊无复发。显效:无眩晕,伴随症状明显减轻,3个月内发作1-2次,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善,发作情况同治疗前。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于2个疗程结束后评价,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三者之和。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比对照组高出15.6%,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中所有患者未出现氧中毒的情况,2例患者治疗前3天出现中耳气压伤,停高压氧3天后痊愈。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3讨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枢性眩晕范畴,是现代人的常见病。导致眩晕的常见因素有: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高、血液流速缓慢或微血栓的形成。除此之外,长时间的低头作业致颈部肌肉过度疲劳、老年人的骨质增生及转头的急剧刺激,致血管痉挛、脑组织灌注不足亦可导致眩晕。西医的常规用药对血流动力学、动脉狭窄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而高压氧治疗,第一,大脑皮质内氧储备小而氧消耗大,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脑血管病首当其冲,眩晕是最早的症状。
而高压氧能快速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血氧蛋白氧饱和度可达100%,随着血氧分压的增高,组织的氧含量增加,储氧量增加。受损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得以快速改善,使肿胀、炎症、充血消退,神经组织压迫减轻或消除,保证了脑组织血供。恢复脑功能、改善脑代谢。第二,能增强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血粘度,抑制血液凝固系统,改善脑血流,能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
第三,高压氧治疗可扩张椎动脉,增加椎动脉的血流,以改善椎动脉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使眩晕得以痊愈或改善。第四,高压氧可提高超氧化酶等自由基清除剂的含量,加强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减少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减少脑细胞凋亡。综合以上所述,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确切,在很大程度上治愈或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2]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3.[3]朱文锋,何清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103.
论文作者:王建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1
标签: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高压氧论文; 两组论文; 症状论文; 宁晋县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