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脑出血患者;效果分析;
脑血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护理治疗对于脑出血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本次研究对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研讨,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0例脑出血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64~74岁,平均(69.23±5.65)岁;对照组80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62~72岁,平均(68.53±6.2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给予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治疗的相关内容。研究组患者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医护人员对患者疾病病变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前,需要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内容和重要性,尽可能获得其认可,并且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者,要以温和、友善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以及治疗问题给予特别护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饮食进行合理调整,嘱咐患者需要良好饮食,每日食盐摄取量不可多于6 g,每日补充150 g水果,300 g蔬菜等。医护人员对患者失语情况进行安抚,并且辅助患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身体康复运动,帮助患者使用一些辅助类器械行走等基本动作,促使其能够进行辅助运动,以及自主运动。[方法介绍过于笼统,建议进行细化]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主要包含行为:是否健康、能否按时服 药、能否合理饮食,等级分为:不配合、一般配合、完全配合,配合率计算公式为:(完全配合+一般配合)/总例数*100%。生活质量评分参考Barthel标准,总分100分,大于60分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60分属于生活需要帮助才能自理。20-40分为生活需要依赖。小于20分为生活需要完全依赖。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明确疗效标准,对barthel进行说明]。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结果说明太粗略]
2.1研究组和对照组配合度对比
两组通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配合度为(78.75%),对照组配合度为(43.75%)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原发性外伤脑实质内部出血现象[1]。最常见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也称自主性脑出血[2]。也是较多出现老年群体,该疾病恶化后,能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采用常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命体态特征进行观测,规定周期换药,告诉患者该疾病的注意事项,在护理期间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也对患者的满意度大大降低,适施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询问疾病各项情况。要仔细听取患者的心声,同时向患者进行精神支持,给于患者激励,能够有效缓解脑出血患者的不良情绪,对脑出血患者早期的护理能够改善及患者治疗配合度,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自主锻炼,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3]。
经本文研究得知,两组通过护理治疗后,研究组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估分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施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磊.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抢救中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4):1444-1445.
[2]张庆杰.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及预后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73.
[3]黎定兰.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10):127-129.
论文作者:陈进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两组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