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城市都在不断的加强园林建设力度。基于此,本文以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重要性为出发点,集中研究了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开展的,做好施工开始前的准备设计、做好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做好施工人员的组织监督等管理策略,并延伸研究了施工完成后的养护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更好地开展园林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引言:园林景观是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循环,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良好作用。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林建设业起步较晚,发展程度偏低。尽管随着近些年城市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在园林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园林施工管理及后期养护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其向更高水平方向上的发展,需要以正确的手段加以改进。
1.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重要性
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通过开展对园林景观的管理和养护,能够促使园林施工的多项技术得到应用,并获得更高的针对性。像绿色施工技术就可以在降低施工污染的同时,使园林施工体系变得更加健全,从而有利于园林景观获得长远发展;2)同时,园林景观的管理和养护还将有利于所处城市环境得到净化,推动当地环保质量获得不断提升,这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更加环保提供有利条件[1]。
2.园林施工管理策略
2.1做好施工开始前的准备设计
园林景观施工是当代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设计也十分有必要。在施工进行之前,园林在施工设计上需要与业主、施工方和城市规划部门联合协商拿出设计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以此来确保方案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效果能够与周边环境达成协调。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参与施工设计各方应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施工时可能会在周边环境、气候条件、地质土壤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做出预判,并认真分析将会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种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好防范方案,以尽量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2)在考察完施工环境后,各方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所好使用的施工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各方不但要保证施工材料具备相应的经济性条件,更要看其是否能够达到国家最新颁布的质量标准,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一定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中,以免其在施工中引发安全性问题。例如:对于施工所用的抓钩机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各方一定要按照最新的标准规定,对其安全性、功效性做好检查和测试,以保证其在投入使用后能够安全的、高效的参与完成整个施工过程。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并减少施工成本,从而为施工效益实现最大化奠定有利基础。
2.2做好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先进技术是保证园林施工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各方应合理的将其组织应用到实际施工中,这可以使完成后的园林景观发挥出最佳效果。为达到这一目的,园林施工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应用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方应时刻保持着对其作用效果的观察,并做好记录。记录中应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数据和信息,不要出现遗漏。在每一阶段施工任务完成后,施工方都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并联合业主、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联合分析其中的亮点和问题,亮点要在下一阶段中继续保持,而问题应马上找出解决策略加以应对。
例如:园林施工过程中,在水源铺设上可能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若这一问题不解决,在园林景观投入使用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会导致反复施工的情况出现。对此,施工方应与城市供水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合理分配绿化用水和居民用水。可以采用错峰调配的方式,避免两者在时间和用水量上发生冲突,从而使双方都能合理用水而不会受到限制和影响;2)目前园林在施工环境上正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特征表现,单靠一种施工技术很难全面的加以应对。因此,施工方可以混合搭配利用多种施工技术,从而对整个施工过程分阶段性地加以应对。但这就需要在技术的使用上做好统筹规划,以避免不同技术之间发生冲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施工方可以利用BIM技术,提前对不同技术的搭配使用情况进行模拟操作,以此来得出最佳的技术搭配方案并投入使用[2]。
2.3做好施工人员的组织监督
除了在技术上的使用需要进行管理之外,对园林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了足够的技术性和纪律性,才能使最终的施工效果达到预期设计。在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上,园林工程施工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为了保证参与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施工方在招募人员的过程中,就应当对其做好全面的评估测试,测试应按照其不同工作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来开展,只有两方面测试全部达到合格线的人员才能允许其进入到施工队伍中。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施工方还应大力提升施工人员,对最新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定期对其做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并在施工中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基层施工人员加以指导,从而在增强其能力的同时,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施工方法和习惯,以此来确保整个园林工程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得到完成;
2)除了技术性要求之外,提高施工人员的纪律性要求也应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施工方应制定出严格的纪律守则,确定其中的惩处措施,并将其利于施工现场的醒目位置,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开展施工纪律监督检查。对于不遵守纪律守则的人员必须要进行严肃处理。例如:对于进入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的行为,第一次进行警告和罚款,第二次就应该做开除处理,无论其职位和技术能力如何,违反纪律规定都应从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施工现场形成严肃的氛围,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3.园林后期养护方式
3.1做好对园林的灌溉管理
只有获得足够的水资源,园林景观才能实现大面积存活。但由于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缺水的问题,且不同园林景观所处的环境存在着差别,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加以应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为了节省用水,园林景观的灌溉用水应尽量收集自然降水,并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来提升灌溉效率,以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2)灌溉工作按照景观植物所处的不同地质条件来确定灌溉量,如园林位于沙土地质,一次灌溉量不要太多,应采用多次、每次少量的灌溉方式,从而在保证景观植物用水量的同时降低其渗漏量。若园林位于粘性地质,一次灌溉量更要进行控制,可以采用塑料管插入其种植穴的方式完成灌溉操作,以避免因灌溉量过大而导致其受涝;3)同时,在灌溉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按照不同树种采用正确的灌溉方式。例如:对于根系较少的景观植物,应提高灌溉频率。对于耐寒性好的植物,应采用分片浇灌的方式,以避免因灌溉量过大而影响其正常生长;4)此外,针对不同季节和所处城市的气候条件,养护人员也应采取相对应的灌溉策略。例如:在炎热的夏季,要适当提高灌溉次数,特别是对于新栽种的景观植物,应保证在每天上午十点前,和下午四点后都要对其开展灌溉操作。而在冬季则应当降低灌溉频率,对于新栽种景观植物要做好封穴过冬处理。
3.2做好对园林的生长过程管理
除了必须要保证园林景观之外,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还包括有病虫害防治、施肥、锄草、修剪、排水等各个方面,介绍如下:1)病虫害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生长发育,必须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加以解决。为此,养护人员应选择绿色、环保、低浓度的药剂开展防治工作,从而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因其的使用而导致污染问题的出现;2)施肥是保证园林植物获得足够养分的重要因素,每年施肥应分春、冬两次进行。春季施肥应抢在苗种萌芽前进行,冬季施肥则应在天气转冷后再进行;3)锄草是为了避免出现杂草和园林植物抢养料,并滋生病虫害的问题,其应在夏季开展;4)修剪是为了保证园林景观达到美观和完整,其主要应在春夏季开展;5)排水时为了避免因土壤中水量过多而使园林植物受涝,应采用在景观下修建暗沟的方式来完成[3]。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以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重要性为出发点,集中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的工作策略。认为只有通过做好对园林的灌溉管理、做好对园林的生长过程管理,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存活率得到提升,养护工作才能获得实质性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相关人士更好地开展园林建设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园林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银丽.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64+81.
[2]张建红,汤晓昆.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J].现代园艺,2015(14):213-214.
[3]赵路.关于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34-435.
论文作者:陈一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园林论文; 施工方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后期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