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兼论马克思主义从革命科学向建设科学的历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科学论文,注重论文,发展生产力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主要精神就是阶级斗争,武装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学说。还有人说,马克思主义主要精神就是经济建设,实现四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建设的学说。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革命是为了建设,建设是更深刻的革命,而贯彻始终的东西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②。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革命加建设的科学,是最注重生产力的科学。这一点已为整个20世纪的历史所证实。
一、生产力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核心
正因为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生产力,社会历史观才第一次成为科学。可以说没有生产力学说,就没有唯物史观的产生;离开生产力学说,唯物史观也就失去了其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
统观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学说的基础和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生产力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第二,生产力学说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第三,生产力学说揭示了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源;第四,生产力学说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可见,生产力学说是唯物史观其他理论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其他理论原理则是根据这一学说所作的展开和补充,整个唯物史观就是围绕着生产力学说这一核心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而无论是承认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作用,还是揭示社会革命的根源、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最终都是为了论证说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都要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可见,解决和发展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中心之论、本质之论。而唯物史观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故此生产力学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必然逻辑地成为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中心之论、本质之论。
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建设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从其诞生之时,就既具有革命的功能,又具有建设的功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研究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的科学;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的科学。革命的科学和建设的科学是内在统一的,这种内在统一的基础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因为革命是为了建设,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建设是更深刻的革命,“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③社会主义要建设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的崭新的社会,就这意义可以说,社会主义的建设也是更深刻的革命。当然,革命和建设毕竟不是一回事,推翻旧社会与建设新社会毕竟是性质不同的事。这种时代的不同、历史任务的变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作为革命的科学和作为建设的科学得到了分步的大发展,并且是由革命的科学发展为建设的科学,也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其后继者们注重生产力的视角也不尽相同。历史已证明,“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从革命的科学,发展为不但是革命的科学而是建设的科学”④,这是一个历史地逻辑地发展过程。
二、本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战争与革命的高潮时代,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明显地显现出来,这样,在资本主义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在其统治的薄弱环节上有可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列宁正确分析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审时度势,果断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内实现的著名论断,率先领导并取得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成了现实。在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列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斯大林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⑤应该说,列宁关于国家学说,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等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科学的巨大发展。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列宁主义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那些地方发展了呢?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⑥。
然而,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科学的同时,并没有忽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相反,对革命学说的大发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基础上的。列宁在论证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研究革命的条件、建设的基础。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⑦,并且强调:为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应该支持地主式的资产阶级演进,而应该支持农民式的资产阶级演进”⑧,因为前一种演进“使生产力发展速度慢到最低水平”,后一种演进则使生产力尽快地发展,使农民群众能获得最好的(在商品生产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生活条件”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并根据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把俄国正在着手建设的社会主义叫做“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他甚至还说,“从物质、经济、生产意义上讲来,我们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的‘入口’”⑩。因此,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1),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他在检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就指出,不能“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12)。于是,到1921年,列宁决定结束实行了两年多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立即转向“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核心,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的主要任务,强调只有尽快发展生产力,恢复和振兴工农业,才能巩固苏维埃政权,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可见列宁不仅继承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学说,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学说。
但是,列宁注重生产力的视角与马克思当年是不尽相同的。马克思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注重生产力的问题,决不在于要解决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发展生产力,恰恰相反,而是作为一种观点和方法来阐明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而列宁在革命时期,注重的是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即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沙皇政府的统治,以解放被旧制度束缚的生产力;在建设时期,列宁直接注重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以搞好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从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从革命的科学发展为建设的科学是从列宁开始的。列宁晚年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七年的实践中,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意见和措施,诸如,社会主义建设要利用市场和商业,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东西,要加强法制建设、政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13)这些观点、意见和措施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建设学说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继列宁之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成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就总体而言,突出发展的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科学。同样,毛泽东也没有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这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就指出:“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14)。1956年他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5)毛泽东晚年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思想、生产力为中心的思想、生产力标准问题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都有所贡献,就其本意而言,也想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尽快富强起来。但是,由于国际国内、主客观上的种种原因,在实践上我们却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用革命的手段搞建设,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不仅没有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反而招致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如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根据时代特点解决当代的新课题,从而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科学,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身上。
三、本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建设学说的重大发展
进入本世纪下半叶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的发展摆在共产党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发展理论,即把马克思主义由革命的科学发展为建设的科学。对此如前所述,列宁和毛泽东都做过有益的探讨,但总体上没有完成这一理论任务。邓小平同志以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魄力和勇气,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的经验教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了新的重大发展。认真研究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它是以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学说为其理论基石的。它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基本原理,具体深入地考察和研究了我国当代生产力的实际,揭示了它的多层次性和整体水平的落后性,依据这一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围绕初级阶段论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等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阐明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现实中,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又落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他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
第二,坚持生产力标准,提出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根本任务联系着根本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指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7)这是一个综合性标准,是对他一贯坚持的生产力标准的引申和发展。其中,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三个有利于”的关键和基础,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第三,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迫切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才能显示出其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从而理直气壮地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才有基础实现共产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18)。
第四,提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必由之路”。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9)。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开放的途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通过改革,变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旧体制来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以“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0)。通过对外开放,吸取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使之和中国社会主义基础相结合,从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邓小平还就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总的设计,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内容、目标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五,提出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进步发展生产力的战略。目前,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政治军事力量抗衡的背后,实际上都是科学技术实力的较量。而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21),“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2)。
第六,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还要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此,对内,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对外,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
可见,邓小平始终是把观察视角盯注在生产力上,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来建构整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规定其理论的基本思路。从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建设实践看,邓小平不仅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基本原理,作为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理论依据,而且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生产力学说由一般理论化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的路线、方针、办法、途径,为解决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从大政方针上提供了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它不仅极大地丰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而且比较系统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学说。可以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由革命的科学初步发展为建设的科学,对世界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当然,正如革命的任务在全世界还远没有结束,革命的科学还需要创造性地发展一样,社会主义建设在全世界历史还不长,建设的科学更需要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只是“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对它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弄清楚至今还没有弄清楚的许多具体规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从而也使马克思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注:
①②(16)(17)(18)(19)(20)(21)(2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116、373、372、116、370、136、183、37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1页。
④见1994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⑤《斯大林选集》上卷第185页。
⑥(1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22页。
⑦⑧⑨《列宁全集》第13卷第223页。
⑩(11)《列宁选集》第3卷第547、509页。
(13)《列宁选集》第4卷第571页。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1页。
(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22页。
标签:科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列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