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论文_董雨枝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低,存活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在救治脑出血患者过程中,可有效减少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脑出血;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320-02

脑出血是一种起病突然,早期死亡率很高的重症疾病,其发病主要原因与高血脂、高血压、血管老化等有密切关系[1]。尤其是高血压,当患者脑出血后,患者血压会明显升高,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轻者引起轻偏瘫,重者即刻进入意识模糊、昏迷等状态,是50~70岁左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2]。因此,一旦脑出血患者发病,应及时展开紧急处理和救治,以减少该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探讨和分析了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具体操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42例脑出血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25~65岁,平均年龄(43.62±9.57)岁;出血部位:基底核出血13例,丘脑出血9例,内囊出血19例。所有患者中,25例脑出血患者是通过“120救护车”送入医院,17例是由其亲属送入医院。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入院方式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方式护理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应及时给予吸氧支持,并即刻检查患者的各项病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和预防措施等。

观察组:急诊护理干预

急诊护理干预操作步骤如下:(1)火速出诊:急诊电话接入后,相关人员应火速通知相应急诊室进行出诊,救护车随时待命,务必在3-5min到达救治现场,相应人员应做好急诊准备工作,到场后立即实施就地急救,同时安抚家属情绪。(2)接诊途中护理:待进行现场急救后,应尽早将患者转移到医院,途中应采用心电图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出现心脏骤停,应进行心脏复苏救治,尽量保持车辆平稳前进,做好记录。(3)入院救治:到院后,应立即进入急诊通道,第一时间抢救患者,通知相应部门准备好急救药物,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如患者转醒,应尽量安抚患者情绪,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4)急诊室护理: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应协助患者平稳卧床,并检查和清理患者呼吸道秽物,防止窒息,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应置入通气管等。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血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颅内压是否升高,并给予一定的镇痛止疼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预防措施和记录。

1.3 疗效判定

经护理后,

(1)观察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住院时间和存活率

(2)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为(69.17±10.82)min,住院时间为(20.71±6.53)d,存活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为(107.21±11.43)min,住院时间为(27.66±7.86)d,存活率为52.38%。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和存活率比较

3.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起病危急,死亡率高,且发病后容易出现运动、语言、意识障碍、头痛头晕、颅内压增高等,预后效果不尽人意[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给予良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加快抢救速度,提高患者存活率[4]。

急诊护理干预高效率、速度快的护理措施,其主要是通过现场急救、接诊途中施救、入院后快速手术诊治三个步骤来完成的一种护理方式[5]。首先在接到120急救电话话,相关医务人员能够以最快速到到达急救现场,并对患者展开急救措施,为患者后期手术争取时间,其后尽快转回医院,在途中,护理人员又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为患者预后创造条件,入院后,通过急救通道,快速对患者进行抢救,极大缩短了患者的急诊时间,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救治时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必须对急诊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在现场和急诊室的救护能力,同时要注意急救通道的通畅以及急救设备的完好,以便更快、更安全的展开急救。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急诊护理干预护理的患者中,急救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也减少很多,生存率、满意度均叫对照组更高,说明该护理措施有助于成功抢救脑出血患者。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在救治脑出血患者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效用,可有效减少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同时也能够获得患者的配合和认可,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奇玉,张运华,李小倩.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1):401-401.

[2]王彬,刘文玉,马娜,...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231-233.

[3]刘莉.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5).

[4]刘桂欣,陈秀杰.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影响[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3):186-189.

[5]甘正宇.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4).

论文作者:董雨枝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论文_董雨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