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运用于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2例,分为两组,61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品进行治疗,61例试验组在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治疗后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运用于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抗过敏;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60-02
慢性鼻-鼻窦炎大多是因为患者长时间感冒没有治愈而引发的鼻窦生脓反应,这不仅会加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还会减弱痊愈率。临床内对慢性鼻-鼻窦炎进行治疗很多都是运用药品治疗这一方式,借助抗过敏药品对慢性鼻-鼻窦炎加以治疗能很好地舒缓患者的病症,提升痊愈率,减弱二次发作率,并能收获较优的治疗成效[1]。文章讨论且分析了抗过敏运用于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并获得如下结论。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2015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12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两组,诊治规定根据中华耳鼻咽喉科分会全国鼻科学组颁布的慢性鼻窦炎临床诊治指南-2008。症状主要有:主要表现是鼻塞、黏脓型分泌物;次要表现是嗅觉减弱或是消失、面部压迫感或是胀疼,要有超过两种表现,主要表现必居其一;身体状况:中鼻道或是嗅裂黏脓型分泌物或是鼻息肉;窦口鼻道复合体或是窦内黏膜变化。全部患者都经过本身或是亲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过明确诊断是慢性鼻-鼻窦炎,且头颈部没有疾病。本次研究同医学伦理学内的规定相符,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只有有关的医护人员知晓患者的隐私信息。
其中,试验组61例,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2.11)岁;试验组在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进行治疗。对照组61例,男性42例,女性19例;年龄6~18岁,平均年龄(12±3.18)岁;对照组采用抗菌药品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于进行治疗以前都予以耳部、喉部、鼻部与肺部功能的筛查,并记录筛查成果,再对全部患者开展皮试,并记录皮肤出现过敏的患者总量。试验组患者在予以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药品进行治疗,患者服用氯雷他定片(规格是:10mg*14片/盒),超过12岁的患儿1次/d,1片/次;小于12岁的患儿1次/d,半片/次,同时服用抗炎药。对照组患者予以抗菌药品进行治疗,给患者静脉注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mg/(次?kg),2~4次/d。
1.3 效果评定
借助自行制作的评分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成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治疗成效:治愈即患者病症消退,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显效即患者病症有所减弱,出现较少分泌物;无效即患者病症没有改变,出现大量分泌物。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鼻中隔及下鼻甲黏连、上颌窦开口过窄与眶周淤血等。
1.4 数据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都采用了SPSS19.0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时有差异且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成效
两组治疗后的的治疗成效经对比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成效(%)
2.2 比较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对照组经治疗后3例鼻中隔及下鼻甲黏连、4例上颌窦开口过窄、4例眶周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03%;试验组经治疗后1例鼻中隔及下鼻甲黏连、3例上颌窦开口过窄、2例眶周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4%;对比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内是一种普遍的呼吸道类病症,多发生在儿童群体内,患病率极大,给患者造成了相应的疼痛及困扰。患者罹患慢性鼻-鼻窦炎以后会发生鼻塞、黏稠型鼻涕、头部胀疼与嗅觉减弱等状况[2]。慢性鼻-鼻窦炎即鼻部同鼻窦粘膜产生的慢性炎性反应,患者出现急性鼻炎或是鼻窦炎且没有获得很好的治疗就会导致慢性鼻-鼻窦炎出现。儿童因为处在成长期,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均不高,加上鼻窦与鼻部功能未发育健全,鼻道过窄且黏膜作用较弱使得儿童鼻部的分泌物无法顺利自鼻道排出,鼻部大量的黏膜血管极易产生病菌,就增加了儿童罹患慢性鼻-鼻窦炎的概率。此外,腺体肥大也会罹患慢性鼻-鼻窦炎,腺体肥大会使得鼻部被阻塞,让更多分泌物无法排出,导致鼻粘膜发生感染,从而引起慢性鼻-鼻窦炎。药品治疗是对慢性鼻-鼻窦炎进行治疗的关键方式,抗过敏与抗菌药品对慢性鼻-鼻窦炎进行治疗均能收获相应的成效,但抗菌药品的安全性不高,治愈率较弱,二次发作率很高,无法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而抗过敏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很强,具备极大的治愈率,且能促使儿童更好成长及发育。本次研究中,在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与龙海琼等[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常规使用抗生素同时加用抗过敏运用于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慢性鼻-鼻窦炎情况,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军,吴彦桥,李晓明.等.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2):115-118.
[2]许航宇,舒海荣,宋建新.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前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黏蛋白MUC5AC的表达情况[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2):70-74.
[3]龙海琼.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8):1068-1069.
论文作者:潘文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鼻窦炎论文; 患者论文; 儿童论文; 抗过敏论文; 成效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