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联动,学行并举——四川省乐山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乐山市论文,三化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通过宣教载体本土化、典型塑造生活化、文明创建常态化三化联动、学行并举,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地生根。 一、宣教载体本土化。一是提广泛认同的城市精神。历时一年半时间,通过网络征集、专家论证、“两会”讨论、公示公告、常委会审定等程序,提炼出“乐善至美·创新力行”的乐山城市精神。把践行乐山精神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步推进,持续开展了“追赶跨越,美丽发展”“乐善至美,创新力行”“感恩奋进,同步小康”等主题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制地域特色的公益广告。充分利用全国农民文化艺术“一村一品”优秀项目——乐山井研农民画宣传载体,制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等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公益广告,在市内主流媒体黄金时段、重要版面集中刊播,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讲百姓爱听的身边故事。组建“乐山百姓宣讲团”,立足“说真心话、道百姓情”宗旨,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讲台让给百姓,宣讲百姓身边人、身边事,传递“好声音”“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围绕“美丽乐山·我的中国梦”“崇德向善·厉行法治”等主题,深入机关、基层村组、社区、企业、学校宣讲210余场,受众达5万余人次。 二、典型塑造生活化。一是选树可敬可学典型。着力从全市人民中树立道德标杆,先后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十大孝子”“最美家庭”“最美乡村教师”“十佳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全市涌现出吉克毛尔、韦群英等一批贴近生活、可敬可学,并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二是培育为民服务群体。培育了嘉州518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嘉州企业家等60多支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了“美丽乐山志愿有我”“彝区扶贫帮困”等120多项活动,服务市民80多万人次。三是强化典型引领作用。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编发典型事迹画册光碟等,引导市民向“乐山好人”“乐山好干部”等模范典型学习。组织开展“德进万家,善行乐山”系列活动暨“好人乡村行”志愿服务活动,以模范典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社会共行善举。 三、文明创建常态化。一是群众性创建打基础。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融入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组织开展了“共建文明城,同做文明人”“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精神文明荣誉称号24个、省级荣誉称号163个、市级荣誉称号713个。二是民族地区全覆盖。在马边、峨边、金口河彝族地区开展了“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点创建,实施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发动各级文明单位联帮共建,通过村容村貌硬件建设、文明礼仪主题宣讲、组织多样文体活动等,努力让广大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促进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全面覆盖。三是海棠花主题创品牌。将乐山市花“海棠花”确定为市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示范街创建主题,打造“海棠花”文明优质服务品牌。目前,全市已评选出93个“‘海棠花’优质服务示范单位”。 四、几点体会。一是要通俗化。“大道至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首先要做到通俗化,便于接受和理解,要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全市人民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用大众生活的视角和熟悉的语言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二是要形象化。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本鲜活的教材。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感化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运用好先进典型的标杆作用,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三是要无痕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的教育,往往是最轻松而又最深刻的教育,这就是无痕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艺术性,淡化说教痕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无声地开展宣传教育。四是要分层化。要着眼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层次、认知水平、工作性质等实际情况,在内容侧重和目标要求上体现差异性。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乐山论文; 正能量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