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①
曾春梅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224000)
[摘 要] 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现阶段终身教育思想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这一背景下,我国将全民学习型社会视作教育发展创新的主要目标,教育不再局限于固有方向,开始朝着全体成员、个体终身教育方向前进,因而作为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定困境,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所以基于终身教育视域分析社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关 键 词] 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教育就备受关注,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教育和不断的学习。社会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教育接受机会,但每个人均是独立个体,面临多样化社会问题与个性爱好,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体验与要求不同,所以教育偏好与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需要基于终身教育视域作出创新,比如拓展社会教育内容,内容除了涉及科学知识,还应涉及健身精神、品质规范等,以更好地顺应终身教育趋势,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本文结合实际,探讨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终身教育的概述
(一)终身教育概念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提出,终身教育指的是不断丰富人知识与技能,培养人实践能力与判断意识,使其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强调,每个人应对自己及生活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将所了解与掌握的内容运用于职业岗位与居住生活之中。知识、技能是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这里所提及的知识还包括共同生存、生活知识,同一现实中,知识、技能是个体知识支柱,换言之,提高认知,掌握理解方式;学会做事,了解并影响自身周围环境;参与共同生活,与他人共同参与开放性活动并通过交流合作完成相应合作任务;学会生存,生存知识是上述三种学习成果具体表现形式,有利于深化自我认知。终身教育是具有丰富经历并在复杂化数据了解与解决方面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产物,相较于其他教育而言,它注重重复动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普遍化学习渠道,事实上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将知识技能把握与先天资质发挥相融合,是个体的独特经历,也是复杂化社会关系及涉及多方面范畴的教育。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地区实际制定近期、中期及远期规划,要有目的、有步骤地采取示范引领、骨干带动、抱团前进等多种形式,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实现阶段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育人育才。
(二)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科技的高度发展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途径,学习者知识、技能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约束,所以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传播知识的同时培养综合能力与素质,使学习者朝综合方向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与传统教育相比,终身教育存在一定特殊性:(1)强调教育是与社会成员发展密切相关的价值化活动;(2)对各类型教育与培训极为关注,同时强调各类型教育交流衔接;(3)教育体制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特征。基于终身教育指导,正式教育或学习、非正式教育或学习能够保持密切联系,打破传统学习、生活固有形式局限。总而言之,教育体系要为社会成员学习提供便利,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同时保证社会成员学习成果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二、终身教育视域下的社会教育现状
(一)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21 世纪的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之密切关系并明确了教育目标,但结合国家愿景来看,社会教育基础条件相对薄弱:(1)学校教育基础有待提升,据了解,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抑或是高等教育入学率空间仍需进一步提高,这一背景下社会教育面临储备不足的问题;(2)社会资本发挥作用薄弱,虽然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选择电子书阅读,但整体而言我国社会成员综合阅读率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育组织机构发展存在滞后性
社会教育面向广大社会成员,涉及多方面内容,实践中理应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优秀模式与经验,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政策法律进行规范与推行,现实中,虽然社会一直大力提倡构建社会教育立法,但多集中于口头号召,未制定可行性方案,更别提落实到实际,迄今为止,也仅有上海、宁波等少数省市针对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制定并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同时,此些配套法规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1)社会教育涉及领域有限,对成人、行业教育有所忽视;(2)公共机构社会教育参与法律存在一定不完整性。
(三)现代化技术发挥作用薄弱
1949年11月30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取得巨大胜利。从棕树村的山头往远处望,一半的天空红得发亮。第二天村民们才明白那红艳艳的天空就是解放的信号,就是好日子的讯息。而事实上,解放的确带来了安稳的日子,却没有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时的中国带着战争的创伤,经济水平非常低且极端不平衡,大多数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奶奶仍然打着赤脚,吃着几粒米的粥。
(四)政策法规作用有待于提升
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离不开组织机构的支撑,如学校、图书馆与文化馆等。我国组织机构相对较多,且教育资源丰富,但以人均供给水平为依据进行计算,我国组织机构存在一定供给不足,人均水准相对较低,不及国际标准,而且部分组织机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充分满足社会教育的需求。
现代化技术对社会教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实际中,社会教育面临现代化技术支撑力度不足现象,无论是公共图书馆所提供计算机台数还是电子阅览室所提供终端数抑或是阅览室所设计席座数均有待拓展,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而且降低了社会教育技术保障水平。
三、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发展趋势
(一)体现社会教育发展现代化
层次化、形式化教育建立良好联系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终身教育理念对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构建涉及多方责任主体的教育体系,如财政责任主体、文化责任主体等,而非直接管属于成人教育并受成人教育责任主体管理。同时应配套相应设施:(1)加大社会教育学校建设力度,如社区、老年学校等,同时应加大学校型社区管理与建设,进一步拓展社会教育领域;(2)进行教育机构融合,落实区域教育融合发展的同时推动学习组织有效整合,为社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环境;(3)拓展教育机构数量,基于科学规划适当增设图书馆与博物馆等,同时与相关企业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借助其力量建立社会教育所需设施,将社会教育各场所面向全体公众,每位公众均可接受平等教育。综上,建立完整配套设施引导社会教育朝现代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正是这种一本先儒之说,力求平实稳健,而不为异说以欺世的为学主张,使得其与同时代且是同乡的王阳明的力求新异的心学主张格格不入。明沈束《董中峰先生文集序》云:“其与阳明子议论又多微密,非常人所得与闻。”可见董氏与王守仁颇有论辩,但现存集中却几乎没留下两人论学的文字,或编刻者因其两人论学主张格格不入而故为刊落欤?董学和王学有根本不同,董氏是恪守师承,规行矩步,而王氏却独辟蹊径,自创新说。
(二)普及科学知识、传播道德规范
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应打破传统局限,积极更新教育内容,转单一化内容为全面性内容。传统模式下,公众社会生活领域学习内容集中于知识、技能、经验方面的学习,即学校范畴内教材学习,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专业人才,而非局限于通才。终身教育并非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简单叠加,它囊括了所有的教育,是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统一。21 世纪的今天,学习内容得到了广泛拓展,逐渐延伸至人的各方面活动,落实到教育中,教育内容应紧随潮流,积极拓宽,随终身教育的不断推行与发展,教育主体不局限于青少年,教育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主要影响因素的社会教育发挥日益显著作用,相较而言,社会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教育目的集中于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所以,社会教育需要强化科学知识普及。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代教育强调科学,逐渐朝唯科学主义方向发展,制度化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本质意义,使教育成为提升考试成绩、提升升学率的主要渠道,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影响了师生、家庭对教育的看法与理解。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其教育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打破学校教育形式单一性的局限,以多样化形式传播与教育科学知识,提升教育的广泛性与有效性。终身教育不断推行背景下,社会教育应采取科学知识普及方式激发人好奇心、培养人思考意识,以达到开发人智力的目的。另外,现代科技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公众需求,尤其是物质需求,从现实层面来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均是公众发展不可忽视的内容,但实际中公众对精神文明有所忽视。我国处于特殊发展阶段,变革社会是必然趋势,这一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日益显著。不可否认,传授公众专业知识是社会教育主要目的之一,但传播并培养公众道德规范也不容忽视,专业知识充足社会道德欠缺的公众难以推进社会改革,所以社会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道德规范传播力度。
(三)提升社会教育智能化
人工智能现代技术对优化社会教育发展问题有所裨益,将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以规模化数据库存、质量化服务促社会教育智能化提升,从而更好地提供教育服务。一方面,进行技术设备优化,为社会教育提供良好条件,该技术应用具有一定要求,离不开相关平台与设备的支撑,社会教育智能化的提升与实践需要强化信息化条件创建,打造技术平台,加大计算机配备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众教育的信息化质量,同时需要进行技术水平创新,积极引进新兴技术,如智能仿真、深度学习与云计算等,需要强化相关主体信息化素养培养,使他们对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掌握一定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做好教育资源的分配工作,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方式拓展教育资源,在收集各类教育资源的同时应用此些技术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与推送:(1)遵循一定分配法则,基于公众需求与工作特征进行资源推送与管理;(2)提升教育资源消费模式创新性,通过自主学习等多样化形式获取资源、消费资源;(3)创建立体化、透明化教育网络,推动教育资源整合与分享。结合终身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教育智能化发展是重要需求。
总而言之,终身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性,在促进教育发展方面起着显著优势作用。从本质上来看,终身学习已由过去的谋生手段逐渐演变成跟个体生命同时存在的一种需求与体验。社会教育是早期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渠道,强调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推动学习者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担负促进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理清终身教育的概念有助于摆脱传统教育的框架,有助于走出传统教育的困境,推进教育向未来迈进,有助于终身教育的理论发展,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终身教育体系。但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社会教育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很多人对社会教育产生疑惑,所以基于终身教育视域拓展社会教育宣传,明确社会教育发展方向,提高学习者社会教育认知与接受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雷.目前我国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终身教育研究,2018(4).
[2]张天一.日本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保障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8(3).
[3]邵晓枫.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困难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
[中图分类号] G77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04-02
①本文系2018 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生资助专项课题“‘互联网+’时代困难生评定联动机制研究”(立项编号:X-a/2018/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赵瑞峰
标签:终身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现状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