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检测及其常见安全问题论文_张亭

浅析建筑结构检测及其常见安全问题论文_张亭

张亭

身份证号码:1301831989****2547

摘要:建筑结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做好建筑结构检测工作是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对建筑结构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方法;安全问题;策略

一、建筑结构检测的意义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设计、施工和管理使用存在先天不足,同时由于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影响,建筑结构与加固改造已成为我国基本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建筑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检测方法是指针对某一需要的建筑结构实体,根据委托的目的和要求,结合现场初步调查了解的情况及获得的资料,确定依据什么规范、标准,采取哪些检测手段,以及如何检测、复核计算,怎样综合分析,最终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及安全性做出科学、公正、准确的全过程。基本建设政策的变化不仅给建筑行业的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也对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质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工业企业的领导和房屋管理人员肩上的担子加重了,工作风险增大在新的形势下,与建筑物有关的科研、设计、施工、质检、使用和管理人员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只有充分进行改革,加强管理监督水平,才能保证整体的检测效果,从而进行更好的加固处理,以提高房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主要能力是避免建筑房屋受到损害而出现倒塌,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取决于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水准,结构的维护与检测对其有直接影响,并且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预期功能下,以安全、经济的方法保障结构的在使用期限内的效果。在正常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结构可以安全承受各种作用力,同时,在化学、生物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其变形、裂缝或振动等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期间应正确判断建筑结构可能受到的荷载、外加变形以及结构自身所具备的抗力,并赋予其最好的安全度,这些都是结构设计理论和国家标准规范所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建筑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

1、外观检测法

建筑结构检测一般采取的检测方法是外观检测法,由检测人员利用观察建筑结构外观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测。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这一检测方法主要依靠的是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素质,所以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特点,难以成为检测结果的主要依据。

仪器检测法

在外观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下一步就是采用仪器检测法检测。所谓的仪器检测法就是利用相应检测仪器等相关的辅助检测手段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查工作,利用检查显示出的数值与标准的检测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工作,进而实现对结构的检测工作。用仪器检测又分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

2.1有损检测法

有损检测将对所检测构件的结构、外形或受力情况进行全部或部分损坏。这一工作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标准化的研究方法,根据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进行检测工作,看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如对桥梁的荷载试验,就是利用加载的方法,给桥梁相应的检测跨施加相应的静荷载或动荷载,再用仪器监测在各分级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挠度变形和裂缝开展情况,以此推断结构能承受的荷载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这一检测工作的完成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于建筑结构技术要求因素的检测。

2.2无损检测法

与有损检测法相对应的就是无损检测法。建筑结构内部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存在断裂、空洞等物理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也会对结构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做好材料检测工作就变得很重要了。这时可以用无损检测法进行检测。这一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电、磁、声等相关的技术手段,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对结构内部情况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结构存在的常见安全问题分析

1、安全意识问题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一味的将注意力放在建筑物的外观和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关注,常常将目光放在产品的短期收益上,忽视未来的质量因素可能给予消费者带来的危害,难以本着长期发展的观念,去做好结构安全工作。

2、抗震性能问题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国家颁布了《建筑防震设计规范》,确保了这个问题有法可依。在这个法规中要求:比较小的地震不能造成损害、中级地震能够修复、强度大地震建筑物不能坍塌。但是很多承建单位的负责人对于工程的防震减灾注重的还不够,并且很多工程结构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抗震性能融会贯通到建筑物中去,并没有起到在地震发生时保护人类的作用。

四、加强建筑结构安全的策略

1、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结构工程建设是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结构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要时刻跟踪施工现场对设计结果的落实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重视结构安全性能的作用,要以提高安全性能的思想贯穿到整个建筑结构工程建设中。

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

合理的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包括:

2.1砌体结构

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现代建筑已很少采用此结构体系。

2.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现代结构多层建筑多数采用此结构体系。

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性

有关承载力的标准包括建筑结构需要承受的荷载标准数值和规定的材料强度系数还有荷载分项系数,这些都是关系到结构构件安全水准的重要因素,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密不可分。其中,材料强度系数的作用是结构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因此需要根据此系数计算确定构件固有的承载力。荷载分项系数数值是对荷载标准值进行细化。当标准荷载数值一定时,此两项的系数表现了结构构件的安全度,在可靠度的研究中这些系数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可靠性的指标或者名义失效的概率,这些系数数值越高,体现了建筑结构件的安全度越高。在建筑结构工程建设中,应该对这些系数严格控制、重点把关。

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建筑结构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够取得了广泛的运用,而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建筑结构愈加复杂,建筑结构工程建设的难度也在加大,这不仅需要建筑结构建设 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其中,全面提高建筑结构工程建设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检测工作在保障建筑质量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为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需要对其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同时对其存在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宇. 建筑结构检测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及安全问题分析[J]. 河南科技,2018,No.642(11):133-134.

[2]冉迎春. 浅析建筑结构检测及其常见安全问题[J]. 门窗,2017(29):229-229.

论文作者:张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结构检测及其常见安全问题论文_张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