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论文_赵力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论文_赵力

赵力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也成为当前较为主流的建筑工程形式。而在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围护结构的施工过程之中,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考虑到的因素较多,稍微不慎就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就要求了相关技术人员能够从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入手,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多种技术的应用要点与重点加以分析,提升多种技术的应用效力,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一、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概要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良好,同时需要的建筑工期较短,有着良好的抗风性,再加上其建筑形式较为多元化,能够符合我国低碳环保的具体要求,因此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从我国装配式钢结构的形式来看,其往往用预制工字钢构件组成,上下柱以及横向梁的节点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同时以相应的焊接处理措施来进行紧固。由于装配式钢结构本身的抗火性能不佳,因此要采用涂料或者包装的形式加以处理,也可以通过混合砂浆盆土加以处理,进而提升钢框架的覆盖效率。在悬挑梁之处应该采用ALC板材加以覆盖,其余部位应该通过防火石膏板加以处理[1]。

从当前建筑工程的装配式技术应用情况来看,技术应用包括了同步装配式体系与预制构件流程。在施工过程之中,应该根据先柱后梁的结构要求建立相应的结构体系,并构建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装配式体系。这里要注意的是,为了使整个装配式体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通过优化装配式钢结构组合体系的方式,并对预制构件和钢结构进行同步安装,从而取得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

而所谓的被动房施工技术,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要点在于通过合理的手段建立可靠的围护结构体系,并选择科学的围护结构参数,门窗的传热系数应该在0到0.7w/(m2·k)之间,外墙的传热系数则应该在0到0.15 w/(m2·k)之间,屋顶的传热系数以及楼板的传热系数应该在0到0.15 w/(m2·k)之间。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技术核心在于对高性能被动式门窗的应用、无热桥构造的应用、高性能保温隔热体系的应用以及高性能热回收系统的应用等等。除此之外,为了使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并与我国当前的节能环保理念相契合,使余热回收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满足用户节约资源和提升多种能源利用效率的多重需求,我们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到被动房施工技术之中,从而为建筑物提供充足的能源支持,摒弃传统的供暖设备和制冷设备形式,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空间,而这也就要求整个空间内部冷热需求值能够控制在0到15KW·h/(m2·a)之间,热负荷值能够保持在0到10W/m2之间,一次能源需求值应该在0到1205KW·h/(m2·a)之间[2]。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技术体系包括了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体系两个技术组成部分,其技术应用的形式较为灵活。一般来说,为了确保装配式结构技术标准和规范能够满足我国现行的相关要求,需要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技术水平,并有着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能够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解决结构构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探索多种方法来提升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围护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探讨

(一)全装配式围护技术探讨

全装配式围护技术包括夹心板墙的预制、无热桥构造、缝隙密封处理以及门窗结构等多个方面,在这之中,由于我国当前板墙工业化进程已经得到了全面推进,墙板的性能较为良好,安装的便利性较高,运输也更加便捷,这也为夹心板墙的预制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性。夹心墙板包括了保温层和支撑层两个部分,而预制墙板应该提前进行钢筋与套筒的埋设,并通过吊车进行起吊和安装,上端要能够采用钢片进行钢结构的焊接与固定,下端的预留套筒应该与基础预埋钢筋相套接,并根据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和实际规范要求进行预制墙板的逐层安装。而缝隙密封措施是一种提升建筑物围护结构安全性与保温性的有效措施。在全装配式围护技术之中,其结构的缝隙往往存在与预制墙板与基础的连接部位。在进行墙板间隙的填充时,我们可以选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加以填充,而如果缝隙的间距过大,也以通过聚苯板加以填充,从而满足预制墙板隔热和保温的标准。发泡聚氨酯在进行气密层构建时,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们可以采用密封胶对缝隙的两侧进行密封处理,并在靠近缝隙边缘的区域涂抹相应的防水密封胶,或者采用防水透气膜的方式来避免水分进入到缝隙之中,促进缝隙密封性能的不断提升。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缝隙密封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出现砂浆开裂和脱落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密封处理之前,必须严格进行配合比的测算,并对于细石混合砂浆进行科学配置,使其能够在缝隙之外进行涂抹,从而防止出现裂缝不断扩大的情况。在全装配式围护结构及时之中,为了确保无热桥构造能够满足围护结构的多种要求,在缝隙处应该采用挤塑聚苯板以及密封胶的处理方式进行密封,然后采用塑料胶条加以填充,最后通过混合砂浆的使用使洞口得到抹平处理,从而使密封处理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在进行门窗结构设计与施工时,应该采用双层Low-E的玻璃以及间隔氩气的中空玻璃共同组成被动式门窗,其隔热系数往往在0.7到0.8 w/(m2·k)之间。在进行被动式门窗安装之前,应该沿着门窗框架的缝隙粘贴相应的防水透气膜,同时在内部应用隔气膜,采用预压膨胀密封条对门窗进行处理,同时要使预留孔洞的清洁度与平整度能够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相应的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对安装情况加以实时的监控,防止出现热桥现象,同时可以通过橡胶片等隔离连接构件,在窗部位填充入发泡聚氨酯。这里要注意门窗密封性是否良好,将会与室内空气与环境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与食用者的人身安全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施工之后对密封的质量进行核检 [3]。

(二)全装配式围护结构的优势和劣势

全装配式围护结构与传统围护技术相比,能够提升多种资源的整合力度,促进装配效率的不断提升,因此在我国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建设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这种结构体系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不同预制构件类型的差异性较为显著,后期缝隙的处理难度较高,而建筑结构的变形问题往往也会导致多种不同节点问题的产生,针对不同节点问题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处理措施。另一方面来说,建筑物的形体也会对预制构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全装配式围护结构的密封难度较高,使总体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管控[4]。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形式也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被动房的形式也到了相应的发展,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到了较为重要的意义。将装配式建筑与被动房建设相结合,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升多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满足我国当前阶段工程建筑发展的切实需求,而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从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技术的要求出发,使多种技术能够得到全面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装配式被动房建设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宏毫,王崇杰,管振忠,杨倩苗,李炳来. 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 建筑节能,2017,45(11):128-135.

[2]孙智会.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164-165.

[3]商亦蓝,高屹.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在岛礁工程独立房屋中的应用探讨[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3):67-71.

[4]施灿麟.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6):1968.

论文作者:赵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论文_赵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