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基于已有文献围绕员工主动行为研究内涵、研究视角等方面展开,并结合当前研究背景提出员工主动行为研究可以进一步充实和优化的方面,为企业高质量管理员工主动行为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员工主动行为;研究述评
1研究背景
当前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充满动态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组织架构逐渐呈现出日趋扁平化与去中心化的特征。而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练就持续创新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破对传统工作模式的认识,改变员工被动接受领导命令、机械地按照工作说明书或工作指令来开展日常工作的现状(Frese等,2001)。在此情况下,企业需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倡导员工主动识别未来发展方向,自发地开展兼顾自身职业成长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创新性行为,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进行有效变革,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Holman等,2003)。在此背景下,员工主动行为因其兼具自发性、前瞻性、持久性的实践价值而被管理者和研究者所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文献回顾
2.1概念内涵
Frese等(1996)首次提出个人主动性(personal initiative)的概念,指员工采用主动自发的方式实施的超出正式工作要求范围的行为集合。员工主动行为包含与组织使命一致、关注长期发展、目标与行动导向、面对困难能持续坚持以及主动自发五个要点。Crant(2000)将主动型行为定义为自发地改善当前的状态或创造新的模式,即挑战现状而非被动地接受和适应。随后,Frese和Fay(2001)对员工主动行为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剖析,指出员工主动行为的自发性、前瞻性和持久性三个关键要素,即员工主动行为是指未被列入工作说明书的明文要求、关注长远发展并能持续努力地克服改变现状面临的技术障碍、组织惯性和他人的抵制。前述研究对主动型行为的定义主要聚焦于行为对组织产生的影响,而对行为主体自身产生的影响缺乏关注。因此,Parker等(2006)在员工主动行为的定义中明确加入了行为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指出员工的主动型行为主要是指自发的、未来导向的、旨在改变和改善环境或自身的行为。国内学者对主动行为内涵界定的探索稍晚于国外,苏磊(2015)采用天津市银行员工样本开发了中国情境下服务型企业员工主动型行为量表。为了在中国情境下更好地研究员工主动行为,苏勇等(2018)采用扎根研究方法,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内涵进行归纳个提炼,并使用大样本对量表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总体而言,目前关于员工主动行为的定义和内涵尚未形成某一主流观点或一致说法,且不同文献中对于员工主动行为的定义具有重叠和衍生的特点。
2.2研究视角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Frese等(1996)首次提出个人主动性概念后,学者就从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层次、不同研究对象对员工主动行为展开探索,见图1。学者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前因探索主要聚焦于认知视角、动机视角、情感及关系视角。企业层面研究涉及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组织社会化策略、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组织氛围(组织和谐、容错机制、工作繁荣、权力距离等)。个体层面研究涉及员工个体特质(性别、主动型人格、文化价值观等)、情感认知(角色认知、自我效能感、核心自我评价、心理授权、内部人身份认知等)、工作技能(人际技能、政治技能等)等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然而遗憾的是,团队层次研究相对较少,大概从从团队关系(团队成员地位、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等)、团队工作特征(工作创新性等)入手来研究员工主动行为对团队创新的影响。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团队逐渐成为企业进行高效工作的基本单元,更多的团队成员主动行为能够为团队的效率提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高效助力于组织竞争力。
图1 研究框架
3局限与展望
员工主动行为因其积极的实践价值而被实践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已有学者围绕员工主动给行为展开了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探索,但总体而言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有待进一步充实和优化:
第一,员工主动行为研究层次丰富化。已有研究往往是在发现现象中存在某一员工主动型行为表现后便开始搭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有的是基于企业层次,针对某一具体行业展开研究(服务型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有的是基于个体层次,针对某一类特定的员工展开研究(新生代员工、知识型员工等)。而当前团队工作模式的高效率备受关注,因此,团队成员主动行为也需要得到关注。因此,员工主动行为研究可以从多层次、多视角、多通路等切入,以进一步丰富化员工主动行为研究。
第二,员工主动行为研究有待系统化。虽然目前研究员工主动行为的文献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鲜有学者从跨层视角对员工主动行为进行研究,针对员工主动行为多层次间系统化影响机制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容易导致关于员工主动行为的研究呈现出相互割裂的特征,缺乏对不同层次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与归纳。而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内个体的发展与组织之间、与组织环境之间均具有深层连结。对此,学术界一直呼吁围绕主动行为的系统化研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激发员工积极性,为组织永续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三,团队成员主动行为研究需要本土化。现有关于员工主动行为的文献多采用国外成熟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国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其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不免存疑。同时,在中国新情境下,现实工作情境中出现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员工主动行为,为我们提炼、总结、探究团队成员主动行为创新实践背后的深层机理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因此,团队成员主动行为的本土化研究实为必要,且颇具可行性。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主动论文; 员工论文; 团队论文; 组织论文; 工作论文; 视角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