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老年人的心律失常论文_潘晓兰 李文静

要重视老年人的心律失常论文_潘晓兰 李文静

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 潘晓兰 李文静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一心脏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如果病人同时还得了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那么致残和致死的几率也会提高。即便是没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多数也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并且老年人很容易的心血管疾病,这就很容易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所以,要重视老年人的心律失常。

1 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1.1 心肌缺血

得了冠心病的老年人的心肌会出现缺血,并且心室会扩大,心室过度的牵张,会出现缺氧和钾储蓄的现象,从而造成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是得了心律失常疾病的老年人一种主要症状表现。并且老年人还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就很容易造成病人心房缺血和炎症,最终造成心律失常。

1.2 症状复杂

得了心律失常的老年人一般会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并且因为全身血液循环失常,会出现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头晕、晕倒,甚至猝死。心律失常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心肌梗死,而心肌梗死的出现会加重心律失常,一旦出现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脏功能会逐渐的衰竭,病人会出现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如果并发脑出血,病人还会出现头晕、晕厥的现象,缺血的时间越长,病人越容易出现缺血性卒中,偏瘫、失语等。

2 造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哪些?

2.1 年龄的变化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会对老年人的心脏传导系统造成影响,这就很容易出现传导障碍综合症、病窦综合症和心房颤动等,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2.2 由于疾病造成的心律失常

老年人的抵抗力与年轻人相比,明显较弱,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得一些疾病,像冠心病、心肺疾病、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类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很有可能会造成病人心肌供血不足,这就很容易造成各种心律失常。

2.3 由于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一般来说药物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机能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多数老年人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这时就不适合吃药,老年人吃一些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类的药物时,出现副作用的几率要远远超过年轻人,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

2.4 由于吸烟引起的心律失常

烟草中含有很多有毒的物质,很多老年人因为长期吸烟,神经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引发了心律失常。吸烟是造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一个较为常见的原因。

2.5 由于寒冷刺激引起的心律失常

当老年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突然刺激,血管在神经的作用下会突然的收缩,老年人的血压会迅速升高,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严重的病人极有可能造成死亡。

2.6 由于剧烈运动引起的心律失常

老年人在做剧烈运动的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张力会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会明显增加,这就会造成老年人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功能出现变化,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从而造成老年人心律失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律失常?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一般较差,心脑血管很容易出现病变,这就很可能造成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时间的心律失常,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应该对老年人心律失常引起重视,那么该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律失常呢?

3.1 注意饮食

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不可以暴饮暴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应季水果和蔬菜,尽量不要喝咖啡和浓茶,并且不可以过量饮酒。老年人还应该戒烟,同时远离二手烟。因为喝酒、咖啡、浓茶和吸烟都很容易造成老年人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致使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引发心律市场。所以,老年人需要注意饮食。

3.2 注意睡眠

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已经出现了衰老的情况,这时老年人更加需要注意睡眠,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可以让自己过于的劳累,长时间的劳累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年人应该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并避免出现劳累的情况。

3.3 注意运动

老年人可以多参加一些运动,但是需要运动需要注意适量,并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尤其是已经得了心律失常的病人,更加需要注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利身体健康,而过于剧烈和过量的运动,很有可能再次引发病人的心律失常。

3.4 注意检查

一些得了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并没有出现心慌和胸闷等典型性的心律失常症状,而是在体检后发现自己得了心律失常。这种暂时性没有任何症状的心律失常同样会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极有可能伤害到病人的心脏,甚至造成老年人脑卒中,特别是当老年人感觉到十分疲劳的情况下,更容易突然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也有可能造成老年人猝死。

3.5 注意情绪

老年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病,往往都是因为情绪上的剧烈变化。所以,老年人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上出现过大的波动。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要一个人生闷气,也不要发怒,可以多与家人或者朋友多交流和沟通,缓解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逐渐的平稳下来,这对心律失常疾病的预防十分的重要。

4 得了心律失常的老年人该如何护理?

4.1 老年人在确诊自己得了心律失常疾病后,一般心情会十分的紧张、忧郁,并且多数老年人会到处求医问药,希望可以找到可以尽快治愈心律失常的方法。而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己得病的原因和对得病原因的预防。这样,即便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治好了,也极有可能再次引发心律失常,像吸烟、嗜酒、暴饮暴食、消化不良、过度劳累、摄盐量过多等。所以,老年人得了心律失常后,应该从根源上预防心律失常。

4.2老年人如果得了心律失常,谨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而有些老年心律失常的病人在病友的建议下,往往会自作主张的更改用药或者药量,这极容易给老年病人来带生命危险。所以,病人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并注意观察吃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出现。一些病人吃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后,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不能擅自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而应该谨遵医嘱口服药物。

4.3 老年人在得了心律失常后,应该积极的接受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正确的认识心律失常这一疾病。只有这样老年人才能够更好的监测自己的疾病,一般情况下,病人在心律失常发病时,会出现一些征兆性的症状,如果病人自身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的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心律失常的复发。

温馨提示

大家需要对老年人心律失常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得了心律失常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并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身体保健,长时间的心律失常,就会出现心肌梗死,危机到病人的生命,所以,不可以忽视心律失常这一疾病的危害。

论文作者:潘晓兰 李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要重视老年人的心律失常论文_潘晓兰 李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