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利辛胡集板集煤矿安监处
摘要: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职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和改革发展,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是煤矿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职工的素质整体提高了才能不断适应煤炭企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安全生产
一、煤矿企业职工素质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概念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教育就是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人身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目标,以既有的安全生产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的内在潜力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通过宣传教育,培育职工具有本企业提倡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技能。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应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及科技手段,自定预防灾害和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使企业变成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而有市场竞争力的实体,并由此继承和创建安全精神财富和安全物质财富。
(二)加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把人、机、环境有效的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
2、有利于弥补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高存在的缺陷
比如井下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安全威胁大;劳动用工的多样化,职工素质的残差不齐,安全意识的淡薄,自我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还时有发生;技术装备的相对落后,安全设施的不完善。这些都必须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靠人的主动管理来弥补。所以迫切需要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主动管理的安全意识和自律管理的安全观念,以精细严实的管理方式弥补还不能有效解决的生产力不高、技术装备不高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3、规范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创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气氛
人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煤矿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在导致事故主要因素,扮演着主导角色。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产关键的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而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符合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同时,通过人性化安全活动的开展,能够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4、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偏低的几种现象及原因
当前煤矿企业职工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意识滞后。(2)技术人员缺乏。(3)培训力度不够。(4)缺乏现代科学知识。
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分析:
(1)职工素质教育被重视的程度低。虽然近年来,煤矿抓“素质工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职工素质也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职工教育工作并没有因职工素质在煤矿企业中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致使职工教育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
(2)职工文化水平起点低、基础相对较差。职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煤矿企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身就短缺,特别是国有煤矿企业以技校生和职工子弟具多,采掘一线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煤矿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提高。
(3)对职工的培训质量较差。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培训时间一般比较短,但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安全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新技术、抢险救灾以及自救知识等,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任务思想和畏难情绪,过分夸大培训困难,缺乏强化培训质量的积极能动性实效性措施,在计划安排、教材选编、组织实施及质量考核等重量环节疏于管理或流于形式,导致职工培训质量低,效果差。
三、加强煤矿职工素质教育的手段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活动,夯实基础、紧抓关键、突出重点。
(1)群众安全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主题,按照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突出效果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包括建设安全阵地及安全文化等。
(2)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要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主线,做到班前安全教育时间有保证,学习质量有保证。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扎实抓好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
(3)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重要环节。开展安全竞赛,创新安全活动。发挥协管作用,筑牢安全防线。
(二)改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1)增强法制建设,推进管理体系创新。
(2)转变观念,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3)加强科学管理,实现煤矿企业制度创新。
煤矿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要想真正提高职工素质,必须坚持不懈抓紧抓好,这样职工队伍才能体现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质,有了这样的队伍,煤矿企业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论文作者:李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职工论文; 煤矿论文; 企业论文; 素质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