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研究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摩擦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文化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学界纷纷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笔者试图从技术转移的角度出发,研究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深层问题,以便引起学人的关注。
1 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开发西部的历史虽然较长,但专门理论研究较少 西部开发作为我国在21世纪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现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就西部开发的实践而言,我国在历史上(如古代、近代的移民开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发等)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1]。不仅如此,外国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对本国中的西部地区进行了开发(如美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日本对北海道地区的开发等)[2]。其中,既取得了很大成果,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因此,对历史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所实施的西部开发进行比较研究,吸取其经验教训,这无疑有助于我国目前所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
然而,专门以各国西部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取得显著研究成果者,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却并不多见。其中,即使有研究或叙述上述有关西部开发的研究成果,也只是散落地分布于一些通史或断代史(如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等)的书籍之中,相关研究著作尚不多。自从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该问题虽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相关的研究性论著也较多,但是,在研究的范围、方法和层次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西部开发研究虽然是热点,但较少研究其中的技术转移问题 目前,我国对西部开发的研究,一般注重从局部到整体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前者主要包括研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及西气东输、油气、矿业等)、水利(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节水农业等)、交通(铁路、公路、航空等)、生态(保护天然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预防和控制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等)气象、教育(如希望工程等)、地质地理、灾害等各个局部区域问题;后者主要研究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模式、西部大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西部大开发与人才流动等普遍性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西部要顾全大局,先发展东部地区。以后,东部地区要顾全大局,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现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东部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向西部地区流动,不仅如此,还要引进国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技术转移来完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技术转移问题很关注,纷纷从技术设备、技术产品的引进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投资项目洽谈、合资企业的建立和管理以及技术引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围绕着西部开发这一重大问题,研究技术转移(包括东部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向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并取得成果者,尚不多见,有待于加强。
(3)研究面向西部开发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问题者则更不多见 西部地区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复杂、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文化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文化相比较,西部地区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现出鲜明的特殊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在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东部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文化势必也将随之被传播进来。这样,东西部文化之间、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与西部地区文化之间,很可能会产生摩擦甚至冲突,从而阻碍技术转移的进一步实施与实现。最后也将会影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研究者虽然关注技术转移,但只是关注技术设备、产品以及技术人才的转移,对于上述问题还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笔者针对西部开发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问题进行研究,这将会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深层问题。它在理论上,既能够丰富技术转移的内涵,深化人们对技术与文化互动关系的认识,也能够丰富技术论和文化学的思想内容;它在实践上,能够为政府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参考。
2 研究视野与对策的总体陈述
(1)技术转移的文化视角与理论基础 需要从技术与文化互动的系统角度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技术转移产生文化摩擦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如果从文化角度看技术转移,那么,技术转移并不只是技术本身的转移,它是“技术文化”的转移,它既包括技术器物(设备、产品)的转移,还包括技术制度(管理体制等)和技术(价值)观念的转移[3]。其中,前者因其(效用)普遍性而使其转移超前;后二者因其(区域文化)特殊性而使其转移滞后,并由此导致文化摩擦,影响技术转移的有效实施。因此,技术转移导致文化摩擦的理论基础或前提,在于技术的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之间的矛盾[4]。依照这样的逻辑可以推论,在实施西部开发过程中所需要转移的技术,不仅包括东部地区或外国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产品,还包括东部地区或外国的技术制度(管理体制等)和技术(价值)观念。这样,由于这些外来的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深受其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它们就可能与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矛盾或摩擦,影响技术转移的顺利实施与实现。
(2)文化摩擦的主要体现 通过采取实地考察和调查与相关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文化摩擦的各种现状和特征。概言之,文化摩擦主要体现在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的转移方面(这是受西部地区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影响所致)[5]。就西部地区而言,恶劣的气候风土环境、历史悠久但发展却相对落后的区域文化,使该地区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相对滞后并根深蒂固,它将和外来发达技术、文化发生如下摩擦:东部地区或外国的技术器物不适应西部地区的气候风土环境,致使其效用率降低;东部地区和外国的技术主体(管理者、工程师、生产者等)在西部地区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在管理理念、劳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可能不适于西部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彼此产生矛盾,影响其相互合作;东部地区和外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被引入到西部地区以后,它们将与西部地区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矛盾,降低技术转移的效率。
(3)文化摩擦的消除对策 既要考虑如何吸收外来优秀的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改善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使之与技术转移相适应;又要考虑西部地区在通过技术转移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西部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技术与文化的特色和相对独立性,实现西部地区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概言之,要消除文化摩擦,就要同时实施文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6]。前者是指通过实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如完善市场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和法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实施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关系,处理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等)和价值观念变革,用外来先进的技术制度及其观念改革本地区传统的技术、文化,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减少语言和技术术语之间的障碍,加深彼此情感,通过建立科技信息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和流动机制,提高技术主体的科技素质,更新其价值观念(如针对西部地区滋生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悠然自得、小富即安、向上伸手等思想以及重模仿轻创造,重纵比轻横比,重情感轻法制,经营粗放,成本意识淡薄等观念意识进行改革与更新),以促进技术转移的有效实施;后者是指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状况,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对外来技术实施民族化(本土化):一方面,转移具有可持续性的外来先进技术,并用它改造本地区传统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对外来的技术器物和制度进行创新,把它与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技术、文化相结合,建设和发展本地区的民族工业。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是在实施技术转移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其中,实施文化变革是顺利实施技术转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施技术民族化则是有效实现技术转移的重要保障。文化变革涉及到社会的改革与开发,技术民族化则涉及到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3 面向历史与现状的专题分析
(1)西部地区的文化变迁史研究 西部地区的文化大都是由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经过长期的变迁和相互交流、摩擦、碰撞和融合形成的。例如,在新疆地区,佛教和伊斯兰文化先后被传入并在交流中获得了发展。在陕甘宁地区,羌氐文化与匈奴文化、吐蕃文化、突厥文化、回鹘文化、西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先后进行了交流并逐渐融合发展起来了。在青藏高原地区,佛教被传入并与当地的宗教发生交流并产生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与被传入的藏传佛教相融合获得了发展。在云贵地区,羌氐文化和汉文化进行了融合并与后来传入的伊斯兰、基督教和佛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复合型文化。
考察这些文化变迁的历史过程,分析其相互交流、摩擦、碰撞和融合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将为解决在实施面向西部开发的技术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摩擦问题提供借鉴。为此,需要比较分析西部各省文化的结构、组成和特征;考察这些文化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特别要考察历史上民族文化迁移(如匈奴文化内陆迁移和外部迁移、新疆民族文化的迁移、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等)的过程和结果;研究技术跟随文化迁移所进行的转移过程及其规律。通过文化变迁史研究与考察,最后论述文化变迁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
(2)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研究 民族文化是指某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延续、传承和发展着的独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西部地区至今各自仍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例如,西藏牧民长期信奉佛教,崇拜和敬仰山神和土地神,认为如果开垦土地,则会兴刀兵,起疫病。所以,历代土司反对耕种、牧畜、狩猎和砍林,拒绝和排斥以深翻土地为主的来自中原地区汉族的农耕技术文化。新疆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也禁忌开垦土地,长期不用铁犁以助耕,而保留以手木棒耕锄的习惯,不愿意使用外来先进技术。很显然,这些文化习俗将会阻碍技术转移的实施与实现。当然,这些民族文化传统又使他们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技术器物(如各种民族装饰品和服装等)。
因此,通过考察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有利或不利于技术转移的因素,分析出其中哪些能够成为文化变革的对象(如平均主义消费观、重皋轻财和轻商贱利观念等),哪些能够成为文化保护的对象,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变革和技术民族化,有效地开展技术转移,都是有所裨益的。总之,研究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是为了在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实施文化变革与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开展技术创新与保护优秀传统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西部技术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西部地区的气候风土研究 气候风土是指气候、地形、地质、湿度、气压等因素。正如气候风土对动植物产生影响一样,气候风土对技术转移也起到作用。因为技术器物的制造所需要的原料、温度、气候等因素皆与气候风土有关。《考工记》中所述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思想,足以表明技术与气候风土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因如此,在转移技术特别是转移受气候风土影响很深的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这种因素,否则就会阻碍技术转移的顺利实施,甚至还会导致失败。
西部地区从南到北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分布着盆地、高原、江河、冰川、荒漠和戈壁等,雨量稀少、植物缺乏,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因此,在从东部地区或外国向西部地区转移技术的时候,就必须通过比较研究了解相互间气候风土的差异,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转移技术,并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需要转移但又不适合该地区的技术进行创新,实施外来技术的民族化或当地化,促进技术转移的有效实施与实现。
例如,可以根据以色列地区和西部的宁夏地区的气候风土比较相似的特点,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实施技术转移。历史上的东西部技术转移也是在考虑到气候风土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清代中叶云南人赵秀峰在出任位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宜川县知县时,看到这里由于受气候干燥、多旱少雨和水资源紧缺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不适宜种植水稻,便组织当地人兴修水利,改旱田为水田,并亲自向当地人传授种稻技术并获得了成功,使得当地粮食丰足。相反,如果不考虑气候风土环境,盲目地转移技术,就很可能导致失败。例如,清光绪4年(1878年),左宗棠在把浙江的种植蚕桑的技术转移到新疆的时候,就是因为他求成心切,不问外来技术是否与当地风土相适应就大力推广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见,气候风土是决定技术转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4)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史研究 历史上,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一直是伴随着西部开发的实施进行的。其中,无论是周穆王的巡游四方、汉武帝开辟的“丝绸之路”还是隋炀帝主持的互市(相当于现在的国际性贸易会),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技术与文化的转移与传播。受地理环境等各种条件的影响,除了因躲避战乱而出现的流民以外,很少有或很难有人自发的、有需求和有目的的实施技术转移。历代统治者大都通过移民屯垦和“茶马互市”等形式,促进东西部技术与文化的交流。其中,自汉代起,历代王朝制定和实施的“外官本地回避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转移的实施与实现。该制度是我国古代统治者们在任用官员时所制定和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除京官以外各地区的官员不许由本省人士担任。受其影响,大批官员(尤其是懂技术者)在异地跨区域流动的过程中,就带动了技术的转移。
因此,在古代乃至近代,战争、移民屯垦、流民以及政府组织的官员流动性任职等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技术器物(设备、机械)和方法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内容。到了现代,技术转移主要依靠政府组织实施。例如,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政府曾在进行“三线”建设中,向西部地区实施了以技术主体和器物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转移(如当时把从国外引进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转移到了四川省的攀枝花地区等[7]。现在,政府又在实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实施着以技术器物、制度和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转移。
(5)东西部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研究 在古代,我国大都通过移民(包括流民)的迁徙、官员及技术性人才流动和政府推广技术等形式把东部地区的技术转移到西部地区。现在,我国更注重通过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之下的人才流动和东部、外国企业向西部地区投资以及政府设立各种科技项目等形式进行技术转移。由于东部地区的技术受其所在的气候风土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要受到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风土、经济与技术基础、社会体制、宗教习俗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现代技术转移是包括技术制度和观念在内的技术体系的转移,因此,在面向久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宗教习俗的西部地区,转移需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和技术制度为支撑,以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法律和知识产权意识等价值观念为引导的现代技术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在双方之间产生摩擦,并因此使技术转移受阻。
例如,如果把大型耗水技术转移到极度缺水的西部地区,就会因水资源短缺而失败;如果在西部地区修建铁路、开凿隧道、铺设管道的过程中,不考虑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风土,机械地依照东部地区的技术设计方案施工,盲目地使用东部地区的技术产品和手段,也很可能受挫。如果在西部地区成立企业开发技术和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不考虑西部地区的历史与现实,仍按照东部地区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来管理西部员工,不考虑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仍按照理性的制度和方法要求西部地区员工,那么,就可能造成劳资关系恶化而产生文化摩擦甚至是冲突,也会使技术转移半途而未果。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尊重西部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设立了许多民族自治区、州、县。这虽然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但是,当把以科学理性和经济规律为基础的现代技术转移到这些自治地区的时候,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好理性与传统、规律与价值的关系,就会产生文化摩擦。还有,作为战时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虽然为我国的国防和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新形势下,要把东部地区的现代技术和管理制度和价值理念转移到兵团,它也很可能和兵团传统的相应的文化因素产生矛盾或摩擦,从而会影响兵团的改革与发展。
因此,要根据西部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通过教育、交流的方式进行文化调整和变革,实现西部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为技术转移创造环境条件;要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当然也要对其进行适当地改善),有选择性地转移东部技术,并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实现东部地区技术的当地化或本土化和民族化,使外来技术迅速在西部地区扎根并获得成效。另外,还要根据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风土和社会文化所产生和发展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如手工艺加工业、有色金属采掘和制造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植物产品加工产业等),引进相关的东部和外国技术,以此实现产业技术创新。
(6)外国与西部间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 西部地区与10多个国家接壤,连接15个贸易口岸,这为实施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历史上,西部人既引进吸收中原技术和文化,又把它们转移和传播给西方各国,也从西方国家引进了许多技术和文化。
例如,仅就技术而言,春秋时期,西部人把吸收中原的冶铜技术和养蚕缫丝技术传入西方,并在与西方国家间的战争中相互交流着马具制造技术和骑射技术。到了汉代,西部人沿着丝绸之路,把中原的冶铁、漆器、凿井等技术传给了西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部人把中国的织丝器械和纺织技术、冶铁技术传给了西方,也从埃及等国传入了制造玻璃等技术。唐宋时期,西部人把中国的造纸技术等传到了西方。到了元代,中国技术伴随着蒙古军队的西征,相继传到了西方各国。明清时期,伴随着大批西方传教士的进入,西方的技术和科学相继传入西部地区。但是,伴随着清政府颁布的“锁国”政策,西部地区与外国之间的技术转移被人为地阻止了。
从总体上看,古代西部与外国间的技术转移表现为输出大于输入。随着近代中国国力的衰弱,西部与外国间的技术转移也趋于低迷。再加上西部连年的战乱和环境恶化,这就使得西部地区的技术与经济日趋落后。因此,目前在开发西部所进行的国际技术转移,则更多体现在外国向西部的技术转移。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地区扩大开放,采取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出让企业股权、特许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鼓励外商到西部投资建立和管理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进行投资,促进外国技术向西部地区的转移。
如同国内技术转移一样,西部地区在引进外国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国技术能否适应西部地理环境和气候风土,以外国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技术制度和技术理念能否与西部地区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文化摩擦的重要成因。相对国内东西部气候风土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而言,外国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大,因此,这些问题可能表现的更为突出,导致文化摩擦的可能性和难度会更大,实施技术转移的难度也会更大。
(7)技术主体转移与文化摩擦 技术主体转移主要是指国内东部地区或外国的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留学生等向西部地区的流动。
历史上的技术主体转移主要表现在官府实施的移民迁移和军队戍边流动以及在制定和实施“外官本地回避制”的过程中所推动的官员异地流动,流民为生存和躲避战乱而进行的迁移等(这些人中有许多精通某项技术的工匠)。现在,在实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制定许多鼓励人才向西部流动的政策。
例如,从中央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直属企事业单位和东部地区选派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到西部地区挂职锻炼(还从西部地区选派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以实现人才,信息共享);支持其他地区的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西部开发;组织国内高级专家、优秀博士后和海外留学人员分期分批到西部地区考察和进行咨询服务;在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吸收高级科技人才来此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支持在西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充分利用其技术密集、设施完备、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确定东西部地区之间人才开发的对口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支援项目,以实施人才和智力的对口支援;对到西部地区的外籍高级科技人才、高层管理人才和投资者(包括执行中央或地方政府与国外签署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协议的外籍高科技、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华任职的留学归来人员中的外籍高科技、高层次管理人才,执行政府间无偿援助协议的外籍人员,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及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等。为此,政府还加大了户证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为促进人才流动创造条件[8]。
但是,技术主体在西部地区工作期间,可能因为语言上的障碍而导致情感交流、学习合作受阻,可能因为在学习研修制度和技术合作制度上不相适应而发生摩擦,阻碍技术合作,也可能因为在社会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不相适应而出现摩擦,还可能因为在经济和组织管理和社会传统文化秩序等方面不相适应而产生摩擦,从而影响技术主体转移的有效实施与实现。因此,除了通过实施文化变革(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变革)消除在组织管理和技术合作制度所出现的摩擦以外,更要通过相互交流和文化教育,改变技术主体自身的观念和态度,使其正确看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动掌握西部地区的语言和社会行为方式及文化传统,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消除文化摩擦,推动技术主体转移的有效实施与实现。
当然,在实施面向西部开发的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因素和问题,并且,不同阶段的技术转移所涉及的因素和问题也各有不同,其所引起的文化摩擦也各有差异。因此,仅仅研究上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上述研究也是提纲性的,并未展开论述),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对此做深入研究,为有效地开发与发展西部做贡献。
收稿日期:200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