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岳阳楼记》不可忽略之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岳阳楼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文章。被选为语文教材,编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我听过几位老师讲授这一课文。他们对文中的字、词、句的解释是无可非议的,但有几个方面似乎不可忽略:
第一、本文的题目虽有“记”字,却不能单纯看作记叙文。尽管文中有记叙部分,但重点在写景抒情,特别是发表己见的部分,这些在全文中的比重不轻。既然写景、抒情、议论兼而有之,而结尾抒发作者己见、观点的一段又是全文中心部分,所以从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来看,就属写景抒情文。有人把它看作“议论文”,我认为不妥,本文虽有议论部分,但这议论是在写景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感、看法。不像一般的议论文围绕一个中心论点进行阐述论证,对议论文的三要素也不全。
第二、本文开头所写的“庆历四年春”和结尾的“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这两个日期,不是作者随意附加的,它反映了特定的内容。因为在这期间,宋朝掀起了“庆历新政”的政治风波。文中描绘洞庭湖阴晴变化的情景,正是这场风波的缩影,或者说是这风波的折光反映。范仲淹在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职位,这时,他提出“建议十事”(见《答手诏条陈十事》),力主建立严格的任用官吏的制度,选拔人才,扬清激浊,甄奇录异;重视农业,发展生产;整顿武备,充实军力;推行法制,完善法治;削减摇役,以轻百姓重负。他直言朝政的弊端。他说“恩赏不节,赋欲无度,人情惨然,天祸暴起……不可不灭张以救之”。可见他力主改革,志在除弊兴利,拯世济民。《十事》可说是他的政治纲领,他是改良运动中的核心人物。他在《十事》中明确而尖锐地提出“明黜陟”,改订用人制度,对官吏的考核,要求慎重、严格。主张任人唯贤,重德行,拔才能,定出官吏的考课升迁标准,反复地周密地改订《磨勘法》,法中规定:官吏之中年老力衰,不能胜任职务者,即令罢免,使之安度晚年;贪污腐化者,即行弹劾,绳之以法;昏庸无能尸位素餐者,撤其职务,以补贤能。同时提出“抑侥幸”,也就是限制权威显贵滥用子弟的特权。当时不少高层人物讲亲缘、裙带关系,大量安插自己的子弟和亲戚到官署衙内,关系网日益扩大,彼此怂恿包庇,狼狈为奸,或者争权夺利,造成派系之斗。因此,范仲淹改订了“荫子法”。这些改革,牵制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也包括了昏庸的宋仁宗在内,对腐朽的官僚机构震撼甚大。于是范仲淹受到打击,改良运动遭到阻挠,被诬为搞朋党活动,他的抱负难以实现。到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正月,朝廷罢免了他的参知政事,降为河东陕西宣抚使,不久,又调为邓州郡守。正如后来的王安石的变法一样,遭到权贵的围攻。当时,帝王忠奸不辨,善恶不分,正义不彰,新法难行,竟被二度罢相。范仲淹一再被贬,内心不无痛苦、忧虑,然而他的痛与忧,不是因个人的得失,而是政弊日顷,民苦日深,江河日下,社稷日衰。作者在文章结尾特别写明“时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就是有意表明文章撰于震撼天下的政治风浪汹涌之际,提醒读者将文中的写景抒情与此政治风波联系起来。从这写作的时间来看,本文不是在岳州所写,而是写于邓州。这时,范仲淹已近花甲之年(正是五十八岁)。人已老而志未酬,且一贬再贬,能无伤感吗?他二岁而孤,家贫,母子无依,母亲不得不改嫁朱氏,范仲淹也只好改姓。母死后始复原姓,更名仲淹。他是过了苦日子的,深体人民疾苦。他为秀才时,就说过:“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天下为己任。所以他的忧,是为天下而忧,这种心情,自然对洞庭湖上阴晴变化会触景生情,也自然会与宦海浮沉的生涯紧密联系起来。不过,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已。
在讲授本文时,讲述以上这些将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写景抒情、发表观感的寓意与主旨。
同时,还要讲述作者与滕子京之间的关系。滕子京是一位有才干的士大夫,勤政爱民,为人耿直,却遭到顽固保守派的官僚诬陷,致被贬谪,而范仲淹也是被贬之人,正是同病相怜。他与滕子京不仅是同科进士,而且在共同修筑海陵、海堰,和海潮的拼搏中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范在记述建筑海堰的情况中说:“遇大风至,即夕潮上,民兵惊逸,吏皆仓惶不能上,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余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滕君慕志铭》)可见范对滕的才能十分敬重。他们俩还共同反对过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指出贵戚擅权的弊病。彼此政见神合。在提倡教育事业方面,观点也是一致的。认为“教育不兴,民则多愚,事业难振”。因此二人在苏州、湖州提倡改进教学方法,后称为“苏湖教法”(见《宋史选举志》)。范与滕曾共同防御西夏,在筹划战略,部署军机之中,意见与步调无不一致,同甘共苦,协作互助。范实行“屯兵营田”,抗击了西夏贵族的骚扰。西夏将卒无不畏之,相互告诫,说:“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边境始宁。”滕子京镇守泾州,把西夏兵将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辉煌战果。他们二人文武双全,志同道合,结下了莫逆之交。当滕子京被政敌梁坚(当时梁任御史)诬为“枉费公钱”而被贬州知州,复移守巴陵郡时,范多次为其申辩、表白,称滕为“正直君子”,岂有浪费、贪污之嫌,谓所动用库钱,实乃征募,犒赏战士和抚恤阵亡官兵家属之用,同时为之力保。可见他们二人的友谊是深厚的。所以滕向他征文,范即乐于应征。所写《岳阳楼记》,也算是慰勉滕子京的,既赞扬他到任仅一年,即“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又暗示在奸邪当道,权贵横行,而贤良忠贞者遭贬之际,应忍辱负重,须“宠辱皆忘”,“不以己悲”,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他肺腑之言,也是表达自己胸怀、抱负之作。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的人说的好听,写的好看,实则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而范却是表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坚贞不渝。今举几例以证之:
①他母死丁忧时,犹念念不忘国事,在《上执政书》中说:“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生灵,长见太平……”
②他为了振兴教育事业,广育人才,竟献自家仅有的房屋基地作校舍。有“地仙”(即所谓善观“风水”的人)说:“此地‘风水’至佳,必出公卿,幸勿捐之。”众亲友也极力劝阻。然而范仲淹脑里想的是社稷,胸中装的是天下人,岂肯因私利而易志。他说:“吾家有贵,熟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己焉。”遂即地建学。
③他乐善好施,宁愿节衣缩食,却广为济贫济困;还创义田,赡养族人。
④在防御西夏时,常深入士卒之中,关心疾苦。他说,在生活上“将卒无分”。他与士卒同甘共苦,屈膝谈心,无尊卑之分。他说:“臣闻自古将帅与士卒同其安乐,则可同其忧患,而为国家之用。故士卒未饮,不敢言渴;士卒未食,不敢言饥……”
⑤他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在抗敌战斗中,他曾负病指挥。韩琦劝其暂息养病,他说:“为将帅者,当与社稷共存亡,与民同忧乐,今战士英勇殉国,吾何惜生,夷敌不灭,边塞何安。”
⑥他力主修建捍海堰,亲临工地,与民工共作息,众人感动,加速了工程的进展。使大量土地不受海潮淹没,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障。
⑦他在赴颖州途中,重疾垂危,还虑及国计民生,嘱家人应先天下之忧,勿谋一己之利。
从这些事例足见范仲淹的确是公而忘私,言行一致。
以上所述,可以在讲授课文过程中灵活地渗透进去,也可在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时,适当地补充,或者在总结全文时有机地讲述。还可以在课后辅导、或者复习巩固阶段增补。这有助于学生对本文作者和文章内容进一步的了解,使之感受更深,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