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杨少梅[1](2021)在《帕米尔东北缘与南天山新生代对接过程:基于构造特征与沉积记录》文中认为新生代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和持续汇聚作用使得帕米尔弧形构造带向北强烈突进,也使得南天山造山带再度复活并发生陆内造山作用。伴随着大规模的地壳增厚和隆升剥露,帕米尔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分别向北、向南生长扩展,两者相向汇聚,进而导致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和南天山冲断系统发生了强烈的交互变形;同时,在帕米尔-南天山对接带所在的塔西南地区发生强烈沉降,沉积了厚达十千米以上的新生代地层。对接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直接记录着帕米尔-南天山造山带新生代演化和持续汇聚历史。因此,开展帕米尔-南天山对接带的变形时间、变形量时空分布研究,以及沉积演化和沉积物物源分析,有助于理解帕米尔弧形构造带的扩展历史和帕米尔-南天山的对接过程。通过对帕米尔东北缘-南天山对接带的区域性地震剖面的解释分析和平衡恢复,结合乌泊尔背驮盆地生长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和帕米尔东北缘-南天山对接带恰特背斜北翼剖面以及乌恰1井的物源分析,本文揭示了帕米尔东北缘与南天山新生代对接过程,主要得出了以下认识:一、通过野外实测、地震剖面解析、平衡剖面恢复和生长地层研究,本文认为:(1)对接带构造变形在空间上由西向东可分为西、中、东三段。(2)西段为叠置构造带,表现为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叠置在南天山冲断系统之上;中段为对接构造带,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与南天山冲断系统发生对接,并未发生冲断系统的叠置;东段为对冲构造带,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向北逆冲,南天山冲断系统向南逆冲,中间被喀什凹陷分割。(3)对接带中明尧勒背斜与目什背斜均属于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4)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现保留的变形的初始时间为晚中新世,南天山冲断系统的初始变形大约在中中新世。两者的交互对接时间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两者彼此汇聚,发生大规模的挤压缩短。二、乌泊尔背驮盆地记录了帕米尔弧形构造带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以及与南天山的对接过程。通过对乌泊尔背驮盆地生长地层发育特征研究及厚度分析表明:(1)乌泊尔背驮盆地内部发育了两个不整合,分别对应于阿图什组与下伏中新世沉积的区域不整合和第四系与下伏阿图什组之间的不整合。(2)乌泊尔背驮盆地内部可以划分为6组生长地层(G1~G6),G1~G3对应于阿图什组,G4~G6对应于第四系,背驮盆地沉积开始于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5.8-4.5Ma)。(3)G1和G2沉积时,盆地发育三个独立的沉积中心,与帕米尔前缘断裂(PFT)的分段性有关;在G3沉积时,盆地西北部的两个沉积中心开始彼此迁移汇聚;在G4沉积时,盆地西北部的两个沉积中心变成一个近北东东走向展布的沉积中心;在G5沉积和G6沉积时,汇聚为一个沉积中心,并向东迁移。(4)上新世晚期到第四纪以来,帕米尔弧形构造带与南天山造山带在乌泊尔背驮盆地的西侧已经发生对接,对接导致了西侧强烈隆升,变形向东扩展,使得沉积中心向东迁移。三、通过对恰特背斜北翼剖面帕卡布拉克组以及乌恰1井克孜洛依组的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恰特背斜北翼剖面的4个碎屑锆石样品的锆石U-Pb年龄范围为~161~2983 Ma,主要年龄峰为~274-301 Ma和~425.6-470 Ma,次要年龄峰为~812-890 Ma,样品中还出现了极少量的~217-250 Ma的三叠纪年龄的锆石。乌恰1井克孜洛依组的2个碎屑锆石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与恰特背斜北翼剖面样品相似。这表明南天山物源区是恰特背斜北翼剖面与乌恰1井从中新世(22.1Ma)沉积以来的主要沉积物源区,附近的乌拉根古隆起也为其提供了少量物源,而北帕米尔的物源虽然也可以抵达该地区,但影响极其有限。结合前人在吾合沙鲁剖面的碎屑锆石物源分析结果,本文认为:(1)在早中新世,来自帕米尔的水系和沉积碎屑随着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的活动,可以到达南天山山前;来自南天山的水系和沉积碎屑随着南天山冲断系统的活动,也可以到达帕米尔山前,来自南北的沉积充填记录已经发生对接。(2)在晚中新世至上新世,对接带西部发生了强烈的抬升作用,南北走向水系很可能改道并统一汇入单一向东水系,来自帕米尔的碎屑无法再到达南天山山前,帕米尔山前来自南天山的碎屑也快速减少。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帕米尔东北缘和南天山的新生代对接过程:(1)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与南天山冲断系统经历了从沉积充填对接到构造变形对接的演化过程;(2)自上新世开始,帕米尔东北缘与南天山之间构造变形的对接使得对接带西侧发生强烈抬升,导致乌泊尔背驮盆地的沉积中心向东迁移;(3)第四纪以来,帕米尔北缘冲断系统向东北逆冲,控制了帕米尔前缘断裂以北的目什背斜和明尧勒背斜的形成,而南天山冲断系统向南逆冲,控制了冲断体系南缘的阿图什褶皱冲断带形成。
赵旭东[2](2021)在《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文中提出河流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展布样式的时空演变是岩石圈构造运动、气候系统演化以及地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存在盆地内的河流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河流地貌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下的演化过程。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北天山为实际例证,以沉积学和物源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构造、气候以及河流自身调节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此讨论了印度-欧亚碰撞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形-地貌演变,限定了现今高原东缘水系格局的建立时间。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南缘、西昌盆地、会理盆地、楚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地层与沉积特征,结合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合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综合物源分析发现,晚白垩世–早古近纪青藏高原东缘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大陆尺度的南流水系,其物源主要来自松潘-甘孜、义敦和四川盆地的早中生代沉积岩。结合以往的古高程、碎屑锆石物源及蒸发岩来源研究推断,这一大型水系在流经印支地体的思茅和呵叻盆地后最终汇入新特提斯洋。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区域性的南流模式与现今高原东部的东流水系格局截然不同,暗示藏东地区地形-地貌在晚白垩世以来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陆尺度河流的长期存在也暗示当时区域构造环境长期保持稳定,地形起伏有限,海平面稳定。在这种区域背景下,青藏高原东缘逐渐发育一大型夷平面。同时,大型水系横向迁移、摆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广泛低起伏地貌的发育。直至新生代中晚期,随着地表加速抬升、断裂活动加剧,以及河流快速下切,这一区域性的夷平面逐渐被分割解体,残留的低起伏地貌面被保存在现今青藏高原东部各深切峡谷之间。(2)基于沉积学分析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碎屑成分、重矿物组分、砾石成分以及古水流相等多种物源分析方法,探讨了始新世宁蒗盆地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早始新世(~56–45 Ma)宁蒗盆地为小型内流盆地,宁蒗组一段时期主要受一系列垂直山体的横向水系控制,沉积环境以水动力较强的冲积扇体系为主;二段时期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逐渐转变为辫状河和湖泊为主,水动力环境整体较弱。至三段沉积期(~45 Ma),区内水系由内流转为外流,流域规模迅速扩张。盆地北部形成了一条近南–北向的纵向水系,其上游可追溯至靠近高原内部的贡觉地区,流域规模类似于现今金沙江上段;同时,在盆地南部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的大型水系与之汇合。宁蒗组四段时期,盆地南部外流水系消亡,但盆地北部仍处于大河系统之下;直至~35 Ma,流经宁蒗地区的大河系统彻底消亡。结合以往低温热年代学和古高程重建等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在~45Ma和~35Ma两次区域构造抬升分别导致宁蒗盆地水系发生内流–外流转换和最终消亡。此外,在始新世中后期逐渐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增加的降雨量会加大河川径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次区域性水系重组事件的发生。(3)以分布于高原东缘金沙江、安宁河河谷及周边地区的上新统–下更新统昔格达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018个昔格达组和现代河沙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结合已发表数据,重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水系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分布于金沙江华坪–攀枝花一带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呈现多峰值特征,且含有晚白垩世–新生代锆石组分,与现今金沙江碎屑锆石信号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更靠近上游的涛源地区昔格达组呈现出700–900 Ma显着峰值,类似于现今雅砻江物源信号。残存于安宁河谷内的昔格达组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200–240Ma,与大渡河锆石组分基本一致。物源结果证实,金沙江至少在上新世之前就已经开始向东流动,但大渡河、雅砻江和安宁河在昔格达组沉积之前展布模式与现今明显不同。由此推测,上新世时期小江断裂的快速走滑可能阻断了金沙江,形成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古昔格达湖的溃决诱发了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快速下切,进而导致水系发生袭夺–重组,最终形成现今水系格局。(4)以北天山奎屯河流域及流经的晚中新世-第四纪独山子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1632个碎屑锆石年龄和17个重矿物样品的物源综合分析,探讨了北天山中新世以来沉积过程的驱动因素。该研究首先证实了北天山~7.0 Ma的构造隆升事件,之后揭示3.3–2.5 Ma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现今奎屯河上游的冰川覆盖区。这表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沉积速率加快、沉积相转换,以及物源信号变化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冰期开始–扩张的响应。尽管复杂,但这项研究强调,中国北天山在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是可以区分的。
陶亚玲[3](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在向东扩展过程中,受扬子板块板块阻挡,发生强烈的变形缩短变形,发育了龙门山–雅砻江逆冲带。雅砻江逆冲带作为龙门山逆冲带的南段,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构造地貌及地球物理特性过渡带,该带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的过渡带上,断裂带空间展布较宽,地形梯度变化并不如龙门山地区显着。因此,其在高原扩展中的作用也往往被低估甚至忽视,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历史并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青藏高原东部新生代以来的抬升历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依旧存在很大争议。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晚中新世以来高原东部进入了快速剥露阶段,长期以来这也被当做是高原东部地区地表抬升的证据。然而,近些年来,来自于高原东部逆冲带上盘的研究报道了新生代早–中期的构造变形事件,揭示出了多期次的构造隆升与剥露过程。尽管来自于雅砻江上盘的研究也报道了其早期的变形过程,但该带变形的时空特征依旧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本论文采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对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以来的剥露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跨其腹地断裂玉农希断裂和逆冲前缘锦屏山–木里断裂采集4个高程剖面样品,进行磷灰石和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FT)测试,利用QTQt软件进行了热史反演分析,精确约束了雅砻江逆冲带剥露过程的时空演化历史。另外,本论文系统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周边关键带包括天山、高原东北部及东部地区已有的大量低温热年代学数据,以及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的河流阶地年龄以及流域尺度10Be侵蚀速率,分析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剥蚀速率。在探讨雅砻江逆冲带演化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整个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整个高原范围的新生代剥蚀历史及其机制。本论文新的测年结果及热史模拟表明,雅砻江逆冲带腹地的玉农希断裂上下盘记在40–30 Ma发生的同期不同步带变形标志着该断裂的启动。与龙门山逆冲带准同步变形过程表明此时高原的东部边界开始形成。逆冲带前缘锦屏山地区在渐新世(30–24 Ma)和中中新世(17–14 Ma)经历了两期快速的隆升剥露过程,比腹地断裂晚近15–10 Ma,这可能揭示了断块间变形的差异以及高原东边界向外扩展的过程。基于新生代以来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的剥露速率时空特征显示,在时间上,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北部在晚始新世–渐新世进入加速隆升与剥露阶段,而天山地区相对较晚(中新世);最普遍的剥露过程均发生在晚中新世以来。在空间上,剥露最快的区域与构造活跃区一致。另外,河流下切速率以及流域尺度10Be的侵蚀速率也显示了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剥蚀过程,揭示了构造(断裂)活动对地表剥蚀过程长期的重要控制作用。结合Rohrmann等(2012年)提出的高原边界扩展模型,本论文认为青藏高原最东边界在~30 Ma延伸至锦屏山–龙门山及西秦岭一带,最东北部边界在柴达木南缘东昆仑一带。这一新生代早期的高原加速向外扩展变形是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响应过程。而晚新生代在整个高原范围的广泛的快速剥蚀和变形阶段可能是由高原中部岩石圈拆沉作用驱动,或是由于下地壳物质向东–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流动驱动。
秦翔[4](2021)在《天山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文中研究指明横亘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地区最主要、规模最大的年轻陆内造山带之一,在经历了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复杂的增生造山作用之后,中生代以来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以来多期陆内变形主要受塔里木板块南缘一些陆块的持续汇聚事件影响,如:羌塘地块、拉萨地块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受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场效应影响,天山地区经历了多期强烈的陆内构造活动,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的库车坳陷也发生强烈的褶皱变形,改造了前新生代的构造变形格局。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天山地区及天山南北两侧盆地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而关于天山地区中生代陆内变形的特征却鲜有报道。而且,天山地区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起始时间、变形期次等也存在很大争议。本论文通过对南天山南缘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沉积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浅层地震剖面解译和生长地层识别等工作,完成对南天山中-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的研究。天山南缘库车坳陷12个来自早三叠系-第四系碎屑锆石样品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天山南缘自早中生代以来锆石物源区来自北侧的天山山脉,且绝大多是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95%)。12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于145-3336Ma之间。这些年龄在统计学上可分为四个主要组分:210-250 Ma(峰值226 Ma)、260-350 Ma(峰值290 Ma)、360-460 Ma(峰值410 Ma)和500-3336 Ma(峰值886 Ma)。这四个年龄组分分别对应天山及周缘三叠纪火山和岩浆活动、南天山和伊犁-中天山地块晚古生代岩浆热事件、早古生代伊犁-中天山地块和南天山的碰撞以及随后的岩浆活动、南天山结晶基地及早古生代沉积物的再循环。碎屑锆石年龄统计分析指示南天山自早中生代以来经历6期主要物源变化阶段:(1)早中三叠世至中晚三叠世;(2)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3)晚白垩世-始新世;(4)始新世-早渐新世;(5)中新世-中中新世;(6)中新世-上新世。生长地层剖面分析在库车坳陷识别多套生长地层序列:(1)库车坳陷北部沿南天山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的中-晚三叠世克拉玛依组具有典型的同构造生长地层特征,生长层底部和顶部两个凝灰质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组分的U-Pb年龄分别为223.4±3.1Ma和215.5±2.9Ma,限定了克拉玛依组生长地层与南天山褶皱系三叠纪的活动时间为223–215Ma;(2)库车坳陷中部库姆格列木向斜内部首次识别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生长地层;(3)库姆格列木向斜北翼识别渐新世吉迪克组和中中新世康村组生长地层序列;(4)库车坳陷自北向南多条褶皱冲断中识别上新世库车组-更新世西域组的连续生长地层序列。结合生长地层、碎屑锆石U-Pb物源变化、沉积不整合、前人古地磁和低温热年代学冷却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南天山-库车坳陷中新生代耦合过程:(1)中晚三叠世天山区域经历一期差异抬升为库车坳陷提供新的物源,并在南天山南缘断裂带前缘形成同构造生长地层记录(223–215Ma);(2)晚三叠纪至早中侏罗纪沉积物源稳定,并且也是主要的成煤阶段,反应天山地区在该阶段处于弱伸展阶段;(3)中侏罗至早白垩库车坳陷沉积物源的变化和早白垩“城墙”砾岩与晚侏罗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指示天山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一期挤压变形;(4)库车坳陷中部库姆格列木向斜内部始新世库姆格列木生长地层及底部物源变化记录了南天山新生代陆内变形的启动(~50Ma);(5)库车坳陷渐新世-中中新世的物源变化及两期生长地层序列(~36Ma和~13Ma)指示天山地区阶段性的构造隆升;(6)广泛发育于库车坳陷多条褶皱带内部的上新世库车组和更新世西域组连续生长地层序列指示南天山于库车坳陷新生代地貌格局形成于上新世以来(~6.5 Ma)。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指示库车坳陷新生代以来主要受NNW-SSE方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多期挤压变形应力方向一致。库车多条褶皱冲断带的变形模式表现为分层收缩变形模式,深部中生代变形与基地变形一致,形成一系列叠瓦和双重构造;浅部新生代则发育典型的薄皮构造,表现为一系列发育于新生代膏岩层之上的滑脱褶皱和突破的断层传播褶皱。天山造山带中生代以来多期的陆内变形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塔里木地块南缘的汇聚事件,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影响,塑造了天山现今地势地貌。
王彦君[5](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吕红华,李有利[6](2020)在《不断融入新元素的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以天山为例》文中认为构造地貌学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已涵盖构造—气候—地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我国的构造地貌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逐渐发展,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长期积累和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构造地貌学研究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呈现出不断与其他邻近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通过梳理近20年天山构造地貌研究在新生代山体隆升扩展与剥露历史、山麓晚新生代砾岩相沉积的年代与成因、山麓与山间盆地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变形、山麓晚第四纪河流地貌(结构、年代与成因)、山地流域侵蚀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探究学科交叉、新方法的引入对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的促进作用。最后指出构造地貌研究未来可能仍需要关注的一些基本内容和问题,如不同时间尺度的对比研究和河流阶地年龄等。
路宗悦[7](2020)在《天山东段博格达山链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隆升过程》文中提出天山作为板块内部的造山带,在经历古生代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后,在新生代受早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之后向北推挤的远程效应的影响,遭受了强烈挤压和隆起的构造变形作用,形成了大陆内部的再生造山带。弄清天山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对于理解和认识大陆内部造山带的变形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天山东段博格达山链作为天山重要的一支,发育较好的逆冲—褶皱带,近年来成为大地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野外构造解析,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博格达山链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和隆升过程。博格达山链近东西向的逆冲断裂和褶皱组成逆冲推覆构造,利用赤平投影的方法,求得褶皱的优势方位为NNE向,形成于近南北的挤压环境。在杨不拉克剖面和尕顺沟剖面上,山体北侧地层由南向北逆冲,南侧地层由北向南逆冲,山体两侧组成了扇状的构造图案。现今的构造变形特征是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变形基础上,于新生代对其进行继承和改造,且新生代变形强度最大。磷灰石裂变径迹显示,其长度和单颗粒年龄均呈单峰式分布,表明受单一的热事件控制,利用年龄—封闭温度法求得其平均隆升速率为0.057 mm/a。通过搜集前人发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自白垩纪以来博格达造山带主要有4个相对快速隆升的阶段:105110 Ma、8095 Ma、5565 Ma、1530 Ma,其中渐新世—中新世的隆升达到了峰值。同时隆升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东西方向上存在西早东晚的特征,而在南北方向上,晚白垩世南侧早于北侧,新生代时期北侧早于南侧。博格达造山带隆升的和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以及深部物质的双向汇聚相关,在南北双向挤压的作用下,形成由山体中间向南北两侧逆冲的褶皱—冲断带,山体中发育的走滑断裂和向盆地方向发育的褶皱—冲断带组成了典型的压扭造山系统,使得造山带和两侧盆地组成了“斜方对称”的样式。
徐良鑫[8](2019)在《晚更新世以来山前地貌面对构造活动与气候作用的响应 ——以西南、东天山山前典型冲积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前地貌的演化过程既反映了构造活动的变形特征,同时也是周缘气候波动记录的重要载体。如何识别并厘定气候与构造作用在地貌面演化过程中各自的贡献,是定量研究山前构造地貌中构造分量的关键。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腹地,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挤压而再次复活隆升。天山自西向东可分为西南天山、西天山和东天山,气候上均受北半球西风带控制。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南麓和东天山巴里坤山南北麓山前均发育多期次的冲积扇面。这些层状地貌面的演化历史是我们定量分析天山自晚更新世以来新构造变形特征的宝贵资料。本论文以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南缘和东天山的巴里坤山南北麓山前多处典型构造地貌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精细地质填图、高精度无人机地形地貌测绘、宇宙成因核素10Be定年、古地震学和沉积年代学等研究,并详细收集了周缘古气候和构造记录资料。在对比构造地貌成因及其变形特征、构造地貌面10Be暴露年龄与古气候记录的基础上,综合古地震探槽取得的精细构造形变特征、古地震事件年代序列,我们厘定了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山前断裂不同段落的大地震复发行为和变形速率,获得了东天山巴里坤山南、北麓山前断裂和巴里坤盆地中央逆断裂相关褶皱的活动习性和长期变形速率。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首先,基于10Be地表暴露定年得到两处研究区内24个冲积扇的废弃年龄分别集中分布于10ka,30ka,50ka,90ka和150ka的5个时段,最老的为巴里坤奎苏台褶皱背斜顶面的年龄((163.91±15.41)ka)。这些冲积扇组成的层状地貌面均发育在构造抬升显着的冲沟出口和新生褶皱背斜附近。第二,20ka至160ka的冲积扇年龄序列具有20ka等周期丛集的特点,与研究区周缘荒漠、湖泊及河流阶地等气候记录中的相对湿润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大致与1923ka的岁差驱动的北半球气候旋回间隔匹配。说明老冲积扇体的废弃主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20ka以来,冲积扇的新老更替对构造抬升活动的响应更为直接,断错冲积扇10Be暴露年龄更接近构造抬升事件的时间。第三,基于30m分辨率ASTER GDEM地形数据GIS处理得到的研究区山前冲积扇面HI指数的分布特征显示,巴里坤盆地东部山前冲积扇HI指数高值与构造抬升速率高值的分布较为一致,均位于逆断裂与新生褶皱发育的奎苏—野米子台一带;柯坪塔格山前地貌面HI指数的高低值分布与山前断裂活动强弱有着很好的对应。此外,HI高值区多分布在冲积扇前缘地带,可能与山前不断向南伸展的逆断裂褶皱新构造活动有关。第四,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山前断裂西段的西克尔处记录了复发周期为3kyr的至少2次古地震事件,5 ka以来断裂的缩短速率约1.11.7mm/a;东段三岔口处6 ka以来记录到3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复发周期为2kyr,断裂缩短速率为1.11.8mm/a;东天山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以经度93.026°E为界,西段以左旋走滑为主,走滑速率为4.044.72±0.5mm/a;东段野米子台–奎苏一带的构造缩短速率为34mm/a。同样,在德外里获得哈密盆地北缘断裂的缩短速率为0.760.96mm/a。第五,在定量分析断错冲积扇构造作用与气候作用响应的基础上,发现西南天山柯坪塔格山前断裂活动依然延续逆断裂相关褶皱的变形特征,皮羌断裂东西两段6ka以来滑动速率趋于一致;确定了晚更新世以来,巴里坤山中段构造活动累积的缩短速率为4.55mm/a,明显高于周缘走滑断裂系统3.14.7mm/a的水平滑动速率。说明晚更新世以来巴里坤山周缘的构造应变以挤压缩短为主,其中的左旋走滑断裂主要发挥分解和转换构造挤压应变的作用。最后,鉴于两处研究区内缺少高精度DEM数据,使提取的流域盆地并不能很好地反映10m量级的构造作用。同时,两处研究区20ka以来的古地震事件均缺乏更加细致的年代序列控制,因而难以跟周缘气候波动事件进行有效的区分。因此,若能进一步补充挖掘研究区内的古地震事件和构造地貌变形特征的相关参数信息,将为气候构造耦合信息更加复杂的20ka以来构造地貌面演化模式的讨论提供更加丰富和可靠的证据支持。
张涛[9](2014)在《天山南麓库车坳陷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与构造演化》文中指出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是大陆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它们构成了在空间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沉积盆地作为造山带构造演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地质载体,为研究造山带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信息和线索.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其后持续向北的推挤和楔入作用,使得天山这一古老造山带重新复活,并在山体南北两侧的盆地堆积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它们不仅记录了天山构造演化历史,而且还为深入理解天山隆升的环境效应、亚洲内陆干旱化以及副特提斯海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然而,有关这些盆地新生代地层年代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束缚了对新生代天山构造隆升时间、期次、幅度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等的认识.为此,本文选择天山南麓库车坳陷中东部新生代地层开展详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并厘定了该区早期有争议的磁性地层.在此基础上,利用古地磁构造旋转、平衡剖面恢复、构造发育史等定量和定性化研究手段,结合生长地层、沉积通量和沉积速率等指标,开展了库车坳陷构造演化及其与南天山耦合关系的精细分析,进而重建了南天山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并对其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研究中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进展如下:1.通过对天山南麓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剖面以及二八台剖面新生代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孢粉组合以及前人的古生物资料,确定了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苏维依组、吉迪克组、康村组、库车组和西域组(未见顶)的磁性地层年代分别为~42.2-38、38-36、36-13、13-6.5、6.5-2.6Ma 和<2.6 Ma.2.古地磁构造旋转研究结果表明,42.2-2.6 Ma期间库车坳陷共发生了~8.2°的顺时针旋转.其中,~42.2-38、38-36 Ma和36-13 Ma三个阶段的顺时针旋转规模较小,分别为~0.8°、~1°和~2.2°,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3-6.5 Ma期间可能受塔拉斯-费尔干纳右旋走滑断裂的影响,旋转方式转为逆时针,旋转量为~4.9°;6.5-2.6Ma强大的印欧板块碰撞远程应力使库车坳陷的旋转方式又恢复为顺时针,且旋转量高达~9.1°.3.天山南麓三条地震地质剖面的平衡恢复结果显示,该区域地壳缩短变形具有东西分异、南北分带的总体时空演化特征.三条剖面的地壳缩短变形在纵向上(由西向东)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横向上(由北向南)表现出相同的分带性特征,即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始于~36 Ma,随着时间的推移构造变形由北部山体逐步向南部盆地方向扩展,形成前展式冲断和相关褶皱构造,且构造变形呈阶段性增加,在~2.6 Ma以来达到顶峰.4.根据库车坳陷新生代各组段的残留地层等厚图,得出各组段残留地层的沉积总量,并计算出库姆格列木群-苏维依组、吉迪克组、康村组以及库车组的沉积通量分别为:30.05、73.85、328.19和1179.89 t·Ma-1/m2.结合前人同时期气候、物源等研究结果,认为库车坳陷新生代不同组段沉积通量的阶梯式增加是对南天山阶段性隆升的响应.5.根据本文以及前人在库车坳陷建立的高精度磁性地层时间序列和相应的地层厚度,计算了相关剖面的沉积速率,发现研究区沉积速率在~42-13 Ma较为稳定,表现为~5cm/kyr的低值特征;自~13Ma开始,沉积速率开始持续增加,并在~6.5 Ma达到顶峰;~6.5-2.6 Ma期间研究区沉积速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研究区沉积速率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即库车坳陷第二排克-依构造带地区的沉积速率明显低于同时期第三排秋里塔格构造带地区的沉积速率.本文认为研究区沉积速率的这种变化特点,是南天山约~13 Ma开始明显的阶段性构造隆升和库车坳陷褶皱冲断带向盆内阶段性扩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早期接受沉积的地区逐步冲断褶皱隆起,沉积空间逐渐变小,进而沉积速率持续减小.6.本文平衡剖面恢复结果揭示的新生代库车坳陷地壳缩短历史、构造发育史以及沉积通量、沉积速率所记录的沉积演化史,是对南天山自新生代以来经历的构造活动区域拉张沉陷期(65-~36 Ma)、构造挤压缩短隆升启动期(~36-13 Ma)、加强期(~13-6.5 Ma)和顶峰期(~6.5 Ma-至今)四个构造演化阶段的共同响应.7.根据平衡剖面恢复结果揭示的天山南麓地壳缩短变形的东西差异特征,结合厘定的塔里木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段构造旋转结果,本文认为,在新生代印欧板块碰撞的远程应力作用下,帕米尔构造结逐步向北迁移并与天山发生推挤楔入以及塔里木块体的旋转作用,是造成天山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地壳缩短的主要原因.
吴传勇,吴国栋,沈军,陈建波,阿里木江,常想德[10](2014)在《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反映的天山内部构造变形》文中认为对天山内部大型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变形特征的研究是认知天山现今构造变形特征的重要途径。在大比例尺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利用野外调查测量、探槽开挖及热释光测年的方法,对那拉提断裂进行了研究。那拉提断裂是一条晚第四纪以来仍有较强活动的大型逆冲左旋走滑断裂带,断裂带宽度巨大,由多条倾向不同的次级断裂组成,分布在南北宽数公里的范围内,这些滑动面是逆冲走滑断裂在地表分散形成的"正花状"构造。晚第四纪期间,那拉提断裂曾多次发生过断错地表的强震事件,是天山内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构造带。断裂断错了那拉提山前晚第四纪以来的各级地貌面,主要表现为断层陡坎、冲沟水系和地貌面的左旋位移,根据实测陡坎高度和对应地貌面的定年,获得断裂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在O.81.1mm/a左右,表明天山内部同样存在明显的构造变形。结合目前已有的地震地质研究资料,对天山山前和天山内部吸收的变形量分配进行了讨论,认为天山南北两侧山前对变形量的吸收调节作用并不显着高于天山内部。那拉提断裂具有左旋走滑特征的发现,对于理解天山现今变形方式以及应变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论文提纲范文)
(1)帕米尔东北缘与南天山新生代对接过程:基于构造特征与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接带深部结构 |
1.2.2 帕米尔、南天山新生代构造活动研究 |
1.2.3 帕米尔-南天山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
1.2.4 帕米尔-南天山对接带物源演化研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创新性认识 |
2.区域地质概况 |
2.1 对接带主要构造单元及特征 |
2.1.1 帕米尔 |
2.1.2 南天山 |
2.2 研究区地层概述 |
2.3 新生代地层年代限定 |
3 帕米尔东北缘-南天山对接带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3.1 对接带地表构造特征 |
3.1.1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
3.1.2 克拉托构造带 |
3.1.3 阿图什构造带 |
3.2 对接带地震剖面结构分析 |
3.3 对接带地震剖面平衡恢复 |
3.4 小结 |
4 乌泊尔背驮盆地生长地层厚度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对对接过程的指示 |
4.1 乌泊尔背驮盆地地质背景 |
4.2 乌泊尔背驮盆地所在区域剖面结构 |
4.3 乌泊尔背驮盆地生长地层划分 |
4.4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分析 |
4.5 讨论 |
4.5.1 乌泊尔背驮盆地的形成时间 |
4.5.2 沉积中心迁移 |
4.6 小结 |
5 对接带晚新生代沉积物物源演变及对对接过程的制约 |
5.1 碎屑锆石沉积物源分析方法 |
5.2 采样及测试 |
5.3 恰特背斜北翼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5.4 乌恰1 井岩芯锆石年龄数据分析 |
5.5 物源对比分析 |
5.5.1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物源区对比分析 |
5.5.2 恰特背斜北翼剖面与吾合沙鲁剖面样品对比分析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帕米尔东北缘-南天山对接边界分析 |
6.2 帕米尔东北缘-南天山对接时间厘定 |
6.3 帕米尔东北缘-南天山对接带演化模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1 青藏高原东缘古水系演化 |
1.2.2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1 文献调研与前人资料汇总 |
1.5.2 野外实地考察 |
1.5.3 室内实验测试 |
1.5.4 数据处理、绘制图件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白垩世–早古近纪水系格局重建及其对低起伏地貌面形成机制的启示 |
2.1 引言 |
2.2 青藏高原东缘晚中生代构造稳定 |
2.3 地层时代与沉积特征 |
2.3.1 都江堰剖面 |
2.3.2 乐山剖面 |
2.3.3 西昌盆地 |
2.3.4 会理盆地 |
2.3.5 楚雄盆地 |
2.4 物源结果及分析 |
2.5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大陆尺度古水系 |
2.6 低起伏古地貌形成机制 |
2.7 结论 |
第3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始新世水系演化及其对高原生长的启示:来自宁蒗盆地沉积和物源证据 |
3.1 前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3 地层与沉积特征 |
3.4 宁蒗组时代归属 |
3.5 物源结果 |
3.5.1 砾石成分 |
3.5.2 砂岩碎屑成分 |
3.5.3 重矿物 |
3.5.4 碎屑锆石年龄 |
3.6 物源分析 |
3.6.1 周邻潜在物源区对比 |
3.6.2 物源综合分析 |
3.7 水系演化历史 |
3.8 水系转换机制及对青藏高原生长的启示意义 |
3.9 结论 |
第4章 青藏高原东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水系袭夺–重组加速河流下切 |
4.1 引言 |
4.2 地质背景 |
4.3 样品信息 |
4.4 碎屑锆石年龄结果 |
4.5 物源分析 |
4.6 上新世–早更新世藏东地区水系演化 |
4.7 早更新世河流下切机制探讨 |
4.8 结论 |
第5章 北天山晚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
5.1.引言 |
5.2 地质背景 |
5.3 沉积与物源结果 |
5.3.1 地层与沉积特征 |
5.3.2 重矿物组合 |
5.3.3 锆石U-Pb年龄 |
5.4 讨论 |
5.4.1 北天山晚新生代地貌演化 |
5.4.2 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分析及其意义 |
5.4.3 对全球范围内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砾石成因的启示意义 |
5.5 结论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论文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青藏高原东缘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
1.1.1 青藏高原扩展动力学模型的争论 |
1.1.2 青藏高原东缘扩展与演化机制的争议 |
1.1.3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剥露历史 |
1.1.4 雅砻江逆冲带研究的科学问题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1 高原东南缘宏观地貌特征 |
2.2 主要构造单元与地层分布 |
2.3 主要断裂与地层分布 |
2.4 深部构造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低温热年代学 |
3.1.1 (U-Th)/He法 |
3.1.2 裂变径迹法(FT) |
3.1.3 数值模拟 |
3.2 地貌特征分析 |
3.3 河流阶地及下切侵蚀速率 |
第四章 玉农希断裂带晚白垩-新生代剥露的时空特征 |
4.1 玉农希断裂地质背景及现状 |
4.2 玉农希断裂带活动的热年代学证据 |
4.2.1 剖面设计及样品采集 |
4.2.2 样品结果及分析 |
4.3 热历史反演模拟及结果 |
4.3.1 模型参数 |
4.3.2 热历史反演结果 |
4.4 讨论 |
4.4.1 青藏高原东部晚白垩纪剥露 |
4.4.2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快速剥露及意义 |
4.4.3 玉农希断裂活动历史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及邻区晚新生代隆升剥露的时空特征 |
5.1 锦屏山地区地质背景及研究现状 |
5.1.1 地质地貌特征 |
5.1.2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及邻区构造活动历史研究 |
5.2 雅砻江逆冲带晚新生代以来的热年代学记录 |
5.2.1 剖面设计与样品采集 |
5.2.2 磷灰石和锆石(U-Th)/He测试分析及结果 |
5.3 热历史反演模拟及结果 |
5.4 讨论 |
5.4.1 青藏高原东缘渐新世构造变形与地表剥露 |
5.4.2 中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与地表剥露 |
5.4.3 雅砻江逆冲前缘带的隆升剥露对区域变形的指示 |
5.4.4 雅砻江逆冲带活动特点与历史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剥蚀与扩展讨论 |
6.1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Myr)证据 |
6.1.1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 |
6.1.2 青藏高原东北缘、天山地区新生代隆升剥露与断裂活动 |
6.2 河流阶地证据(Myr-Kyr) |
6.2.1 河流阶地成因分析 |
6.2.2 基于河流阶地约束的侵蚀速率 |
6.3 流域尺度~(10)Be剥蚀速率(Kyr) |
6.4 讨论 |
6.4.1 青藏高原向东扩展过程及机制 |
6.4.2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剥蚀与向外扩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天山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 |
1.2.2 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野外地质填图 |
1.4.2 生长地层分析 |
1.4.3 构造解析 |
1.4.4 平衡剖面制作与恢复 |
1.4.5 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沉积地层序列 |
2.3.1 前二叠系沉积层序 |
2.3.2 晚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序列 |
2.3.3 新生界 |
第三章 中生代构造变形与沉积响应 |
3.1 三叠纪构造变形与沉积响应 |
3.1.1 晚二叠-早三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指示 |
3.1.2 中三叠统生长地层特征 |
3.1.3 生长地层时代厘定 |
3.1.4 地壳缩短量计算 |
3.2 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沉积特征 |
3.3 白垩纪沉积特征 |
3.4 中生代物源变化及构造指示 |
3.4.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3.4.2 潜在物源区分析 |
3.4.3 碎屑锆石物源变化对盆山耦合的指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沉积响应 |
4.1 构造变形特征与古构造应力场 |
4.1.1 南天山南缘逆冲断裂带及提克塔格推覆体 |
4.1.2 比尤勒包谷孜构造带 |
4.1.3 库姆格列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 |
4.1.4 吉迪克构造带 |
4.1.5 秋里塔格构造带 |
4.1.6 小结 |
4.2 生长地层对构造变形期次的限定 |
4.2.1 始新统库姆格列木生长地层 |
4.2.2 中新统吉迪克组和康村组生长地层 |
4.2.3 上新世库车组生长地层和更新世西域组生长地层 |
4.2.4 小结 |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与物源分析 |
4.3.1 碎屑锆石组分变化 |
4.3.2 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盆山耦合的指示 |
4.4 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五章 南天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陆内变形动力学探讨 |
5.1 中生代盆山耦合过程 |
5.2 新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山耦合历史 |
5.2.1 新生代挤压变形的启动 |
5.2.2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阶段性挤压 |
5.2.3 中中新世阶快速隆升阶段 |
5.2.4 上新世-更新世全面隆升阶段 |
5.3 库车坳陷深部变形模式及地壳缩短量 |
5.4 中新生代陆内变形动力来源探讨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碎屑锆石U-Pb(LA-ICP-MS)测年数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
1.4 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
主要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不断融入新元素的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以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构造地貌研究新趋势 |
3 近年来天山构造地貌研究的主要进展 |
3.1 天山新生代隆升扩展与剥露历史 |
3.2 山麓晚新生代砾岩相沉积的年代与成因 |
3.3 山麓与山间盆地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变形 |
3.4 晚第四纪河流地貌结构、年代与成因 |
3.5 山地流域侵蚀速率研究 |
4 未来构造地貌研究可能需要关注的方面 |
(7)天山东段博格达山链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隆升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
1.2.2 研究内容 |
1.3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地层 |
2.3.1 古生界 |
2.3.2 中生界 |
2.3.3 新生界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2.5 区域构造特征 |
3 构造特征 |
3.1 断裂构造 |
3.2 褶皱构造 |
3.2.1 杨布拉克剖面 |
3.2.2 尕顺沟剖面 |
3.2.3 七角井地区 |
3.3 构造组合特征 |
3.4 变形时代 |
4 山体的隆升 |
4.1 裂变径迹定年原理 |
4.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地质热历史演化 |
4.5 隆升速率 |
4.6 隆升时间和空间特征 |
4.6.1 时间特征 |
4.6.2 空间特征 |
5 新生代造山机理 |
5.1 板内(陆内)造山形成机理 |
5.2 隆升的沉积响应 |
5.3 造山模式 |
5.4 造山动力学机制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晚更新世以来山前地貌面对构造活动与气候作用的响应 ——以西南、东天山山前典型冲积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五、论文主要的内容及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及气候背景 |
一、研究区分布及构造背景 |
二、研究区地貌特征 |
三、研究区气候 |
四、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断错地貌面分布及变形 |
一、柯坪塔格南麓山前冲积扇期次及分布特征 |
二、柯坪塔格南麓山前活动构造特征 |
三、巴里坤山前冲积扇期次及分布特征 |
四、巴里坤山南北缘活动构造特征 |
五、小结 |
第四章 地貌面暴露年龄与地貌特征参数 |
一、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原理 |
二、典型断错冲积扇面10Be暴露年龄 |
三、典型断错地貌面的侵蚀速率与抬升速率 |
四、山前冲积扇地形参数HI及其指示意义 |
五、构造地貌面~(10)Be年龄及其指示意义 |
六、小结 |
第五章 构造活动特征的定量研究 |
一、柯坪塔格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习性 |
二、巴里坤山南北缘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习性 |
三、区域构造运动学模式及对比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个人简介 |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9)天山南麓库车坳陷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与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工作概况 |
第二章 天山新生代磁性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
2.1. 天山周缘新生代磁性地层学研究回顾 |
2.1.1. 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 |
2.1.2.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区 |
2.1.3.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麻扎塔格地区 |
2.1.4. 天山南麓库车坳陷地区 |
2.1.5. 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 |
2.1.6. 天山周缘其它地区 |
2.2. 天山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研究概况 |
2.2.1. 热年代学 |
2.2.2. 古地磁学 |
2.2.3. 沉积学 |
2.2.4. 地壳缩短特征 |
2.3. 天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构造地质背景与地层 |
3.1. 天山造山带 |
3.2. 库车坳陷 |
3.3. 研究剖面概况 |
3.3.1. 依奇克里克剖面 |
3.3.2. 二八台剖面 |
第四章 依奇克里克与二八台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
4.1. 古地磁样品的采集、制备及测试 |
4.1.1. 野外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加工和制备 |
4.1.3. 样品实验测试与方法 |
4.2. 依奇克里克剖面磁性地层年代 |
4.2.1. 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结果 |
4.2.2. 样品的热退磁结果 |
4.2.3. 剖面古地磁结果检验 |
4.2.4.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
4.2.5. 剖面气候地层学对磁性地层学结果的检验 |
4.3. 二八台剖面磁性地层年代 |
4.3.1. 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结果 |
4.3.2. 样品的热退磁结果 |
4.3.3. 剖面古地磁结果检验 |
4.3.4. 磁性地层年代的建立 |
4.4. 库车坳陷新生代地层时代的厘定 |
第五章 天山南麓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沉积特征分析 |
5.1. 古地磁构造旋转分析 |
5.1.1. 古地磁构造旋转量的获取 |
5.1.2. 构造旋转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平衡剖面揭示的研究区构造时空演变过程 |
5.2.1. 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方法与意义 |
5.2.2. 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步骤及主干剖面的选择 |
5.2.3.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与分析 |
5.2.4. 天山南麓次级坳陷构造发育史分析 |
5.3. 天山南麓库车坳陷新生代沉积特征分析 |
5.3.1. 沉积速率分析及讨论 |
5.3.2. 沉积通量分析 |
5.4. 新生代库车坳陷沉积物源区剥蚀特征初步分析 |
第六章 南天山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变形动力学机制初探 |
6.1. 南天山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
6.2. 南天山新生代变形动力学机制初探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反映的天山内部构造变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断裂基本特征 |
3 断裂带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
4 断裂晚第四纪破裂与变形特征 |
4.1 断裂带的滑动速率 |
4.2 断裂带晚第四纪破裂特征 |
4.3 断裂带的变形机制 |
5 讨论 |
6 结论 |
四、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 [1]帕米尔东北缘与南天山新生代对接过程:基于构造特征与沉积记录[D]. 杨少梅. 浙江大学, 2021
- [2]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 ——以青藏高原东缘和天山为例[D]. 赵旭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3]青藏高原东缘雅砻江逆冲带新生代隆升剥露及其对高原扩展的启示[D]. 陶亚玲.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4]天山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山耦合[D]. 秦翔.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5]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6]不断融入新元素的我国构造地貌学研究:以天山为例[J]. 吕红华,李有利.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6)
- [7]天山东段博格达山链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隆升过程[D]. 路宗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晚更新世以来山前地貌面对构造活动与气候作用的响应 ——以西南、东天山山前典型冲积扇为例[D]. 徐良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9]天山南麓库车坳陷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与构造演化[D]. 张涛. 兰州大学, 2014(01)
- [10]那拉提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反映的天山内部构造变形[J]. 吴传勇,吴国栋,沈军,陈建波,阿里木江,常想德. 第四纪研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