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市场储备商品的确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与完善市场储备制度已越发显得必要,因而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商品流通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然而,如何建立市场储备体系,似乎还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和明确的政策思路。因此,本文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市场储备商品的确定谈点不同看法。
按照商品流通理论的一般规定,所谓储备,就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暂时停滞。因此,市场储备的目的是吞吐商品、调节供求、平抑物价,从而保证商品流通运行的基本稳定。显然,市场储备商品的确定必须符合市场储备的含义和目的。那么,究竟哪些商品要建立市场储备呢?对这一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主张是:对重要商品要建立市场储备。我们认为,这种主张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因为:第一,“重要商品”这个概念过于宽泛、模糊,即“重要商品”的“重要”没有明确的标准,是以价值为标准,还是以稀缺性为标准并不清楚,因此,缺乏操作性;第二,不能直接反映市场储备商品的目的。市场储备的目的是吞吐商品、调节供求、平抑物价,而储备“重要商品”是否能达到储备之目的也不清楚。因此,究竟哪些商品要建立市场储备还是值得研究的。
我们认为,市场储备商品首先是供过于求的商品,否则,市场储备不仅不能调节供求矛盾,反而会加剧供求矛盾。其次,对供过于求的商品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有两类供过于求的商品:一类是长期供过于求的商品;一类是短期或暂时供过于求的商品。当然,市场储备商品应该是暂时供过于求的商品。第三,供不应求的商品也有两类:一类是短期供不应求的商品;一类是长期供不应求的商品,对长期供不应求,特别是未来比现在更加供不应求的商品也应该建立市场储备。由此可见,市场储备商品的最大边界是:暂时或短期供过于求的商品;长期或未来比现在更加供不应求的商品。然而,市场储备商品的最大边界并不等于市场储备商品的实际边界,要确定市场储备商品的实际边界,还要满足其他约束条件:
第一,商品的需求量。首先,商品的需求量构成商品价格指数的权重,即某种商品的价格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商品的需求量。在价格涨幅一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越大,其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即与物价总水平越是正相关。其次,商品需求量的大小也反映了这种商品对其他商品(产业)的关联程度,因此,该种商品的供求状况或较大或较小地影响其他商品(产业)的供求状况,进而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连动。可见,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越大,其供求缺口进而其价格波动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储备商品应该选择需求量大的商品。
第二,供求弹性。在整个商品世界中,由于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其供求的价格弹性也不同。供求弹性越大,意味着价格对供求的调节越灵敏、越奏效,同时也意味着这种商品是可以替代的。当供求弹性大的商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时,由于价格的降低或提高,一方面会促使需求迅速减少或增加,另一方面会促使供给减少或增加,从而使供求缺口迅速弥合,因而勿需人为调节。相反,供求弹性越小,意味着价格对供求的调节越微弱、越无效,价格的降低或提高不能迅速弥合供求缺口,因而需要人为调节。可见,市场储备商品应该是供求弹性小的商品。
第三,进出口的可能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商品的进出口也是调节国内供求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上讲,如果进出口是有保障的,即各种商品的进出口是充分自由的,那么,国内市场的供求缺口完全可以依赖进出口的调节,而勿需市场储备的调节。但是,在现实条件下,由于贸易保护、外汇水平、进出口渠道以及商品供求弹性的制约,从而使任何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都不是充分自由的,尤其对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建立市场储备时,必须充分考虑进出口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进出口可能性大的商品应不建立或少建立市场储备,进出口可能性小的商品应该建立市场储备。因此,市场储备商品应该选择那些进出口可能性小的商品。
综上所述,市场储备商品应该满足下列条件:第一,供求不平衡的商品,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暂时绝对供过于求的商品;二是暂时相对供过于求即未来比现在更加供不应求的商品。第二,需求量大的商品。第三,供求弹性小的商品。第四,进出口可能性小的商品。结论是:市场储备商品应该是需求量大、供求弹性小、进出口可能性小的暂时绝对或相对供过于求的商品。这就是我们对“重要商品”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