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与体悟:论中国武术的审美方式
马文友
(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 准确把握武术审美的独特方式既有助于我们认清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的文化差异,又能够为审美主客体在观赏和演练武术时提供必要的理论引导。宏观上,从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入手,以西方文化及其孕育的竞技体育为参照系,可以看出:武术“重神轻形、注重整体、讲求内意”等特点决定了它审美的独特方式——品味和体悟;微观上,武术审美具体采用品味抑或体悟的方式又有些许区别,从“观”“演”的二维视角可以品味与体悟武术美的不同之要求。品味与体悟武术之美,均需要审美主客体的情感交流并保持虚静的心态。把握武术审美的独特方式,对当代武术,尤其是武术套路的教学与表演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武术;审美方式;武术审美;体悟;虚静
审美方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把握或感知的方式。众所周知,美是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理念却孕育出迥然有异的审美方式。东西方先哲们很早就注意到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民族特性与社会性质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1) 宋先梅:《华夏之魅:中国古代性审美观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21页。 ;黑格尔认为,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人民性格的类型(2) 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 版),王造时译,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第123-124页。 。中国俗话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是这个道理。中华民族地理环境独特,四周接壤处相对封闭(西承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西岸,南止高山,北接大漠),而整个疆域内部物产丰富,资源颇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独创了东方特色的农耕文明,这使“中国文化的气质具有了典型的内向型特征”(3)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0页。 。另则,华夏子民五千年积淀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更善于意象思维和比类取象,善于依靠经验、直觉和悟性来实现主体意识与自然规律的契合。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说:“中西方思想习惯确有不同。西方人好向外看,而东方人好向内看。……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里去领悟。(4)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14页。 ”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内倾性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华武术在其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品味”与“体悟”。
一、品味与体悟:武术审美独特方式的宏观阐释
武术“重神轻形”决定了品味与体悟的审美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中国武术作为“具有中华美学特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西方竞技体育为主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在审美追求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中国武术追求“克己内敛”“含蓄蕴籍”;又或者说,奥林匹克运动项目重在“练外”,它崇尚力量与强健,而中国武术重在“养内”,它崇尚意境与神韵。
兹举一例,《太极拳论》中所强调的由“招熟”渐入“懂劲”再入“神明”这个递进的过程,即是将无上追求由“外”转向“内”,从“有形”到“无形”、从“量化”到“非量化”、从可视之“招法”到不可目视之“神明”。也就是说,习练中国武术的最终目的是使己身从一个练“术”的层面上升到一个悟“道”的境界。而众所周知,倘若真能感受上述这种境界绝非“直观”所能完成,它只有靠心领神会、细细品味、深入感悟才能得其大概。所以,“重神轻形”之价值取向决定了武术需要品味与体悟的审美方式。
186例蒙古族成人跟骨Böhler's和Gissane's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何凯,等)20:1898技术创新
武术“注重整体”决定了品味与体悟的审美方式。美国的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经典著作《转折点》中指出:“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6) 弗里乔夫·卡普位:《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卫飒英,李四南 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338页。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少西方式的逻辑分析而侧重于东方式的辩证思维,它更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3.2.1 推进土地产权改革,建立权利清晰的土地制度。土地产权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才能规范土地流转、建立统一土地市场。应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让农户拥有完全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在明确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前提下,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探索以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作为资本参股等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中国武术在传统文化滋养下形成,有着民族审美文化的情结——朦胧的整体观。在习练过程中,武术强调整体为美,注重内外兼修,讲求身心一统。它追求的是层层递进、嬗变与超越。“从技术层面看,一个称得上具备美感的武术动作必定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协调一致。”(7)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5期。 例如:一个长拳习练者不但要顾及动作外在的“手型、眼法、身法、步型”,做到姿势标准,还要体会动作内在的“精神、气息、劲力、功法”,做到(内外)“八法”相合。正所谓:“美在朦胧,美在感悟。”中国武术一般不苛求外在形架的精美而是注重对整体神韵的把握。如太极名家王宗岳评说“长拳者(旧指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一样,它形象地指出了在演练 “长拳”时给人一种“连绵不断而又气势磅礴”的整体宏大印象。所以,武术从动作(内外)整体或从整个演练过程去评价技艺优劣的特征决定了其“品味”与“体悟”的审美方式。
武术“讲求内意”决定了品味与体悟的审美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乃是不争之实。反映在体育领域即是,西方的技击技术可说是力量、速度、彪悍的展示,是外显的;而中国武术是身体、智慧、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内敛的(8) 王岗,吴松:《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5期。 。西方拳击讲究直线进攻,不转弯抹角,体现尚“力”的审美观;中国武术讲究迂回曲进,顺势借力,体现重“意”的审美观。《庄子·天道》篇有云:“‘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9) 孙通海:《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4页。 武术中尚“意”的言论不胜枚举。如明代军旅武术家俞大猷在其所著的《剑经》中说,“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凡此意味,体认得知”,又云“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明破此,则得其至妙”等等(10) 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上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33-34页。 。其中,“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乃是一种主观自我感觉、一种技击经验的积累;而“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妙”法更需反复玩味,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达。上述武术重“意会”、重“体感”的训练要求,说明武术的“至臻之境”需要习练者亲身的体会和证悟。当代武术家旷文楠曾说:“中国武术其目的不是积极地引向外在的显示,而是导向内心的自审。(11) 旷文南:《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4页。 ”此言正道出了古往今来武者圣贤们的心声:凡事需要反求诸己,武术大“美”不在它处,从对自我的观照中即可通达。所以,鉴赏“含蓄蕴籍”“讲求内意”的武术之美需要品味与体悟的方式。
教师可结合上述问题与实际教学情况向学生提出:“三角形与直角坐标系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与特征?”等问题。其中教师的主要活动为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疑问,并让中等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期间若不完整,教师则应进行相应的补充与说明。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对以往数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在解答这一函数动点问题期间可更好地想起以往学习的数学知识,并为其解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品味与体悟:武术审美独特方式的微观解析
(一)品味是观赏者对武术美的把握方式
有学者指出:“从旧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和岩石壁画风格中,可以隐约窥见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会意性和模糊性。”(12) 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孕育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武术,深受此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它的美亦表现出了浓重而又宽泛的会意及模糊色彩。譬如,武术中的一些典型性、代表性动作——“抱拳礼”“起收势”“甩头亮相”等,就很难用语言直接描述出它所蕴含的全部美学信息(需要观赏者具有一定的先验知识和美学素养)。
“交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倡导的体验论之基础。“交感”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它的实现过程不只是客体动情于人,还需要主体移情于物。兹举一例:人们在欣赏武术表演时,如果只是一味想让武术之美单向度地对自己产生作用,而不是巧妙利用移情等美学原理去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专心用情领悟,就很难体会出武术表演者技术动作“虚无处”所隐含的意象。观赏者只有将自己的审美情感转移到表演者的身上,“身与竹化”,“主客为一”,“心与之动”,才会真正感受到表演者的动作意境深远、余味无穷。而欲达到此种美妙境界,不仅需要审美主体具有武学修养,而且需要审美主体有过类似的审美经验和此时此地的超脱心境。
在实践中找感觉、到行动中去领悟即是“体悟”。它重点强调的是“身体力行”(15) 李强:《体悟式数学——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武术研究》2019年第8期。 。众所周知,武术具有内蕴而隽永之美,这种美需要“体悟”的审美方式来感知,即通过身体反复锤炼来领悟动作的精髓。事实上,武术传承多为“身授”(尤其古时),“体悟”较差者,很难成为“大家”。(拳谚“十人九不通,一通便成龙”生动地说明了体悟的重要性。)
“妙”是品评艺术作品的一种审美感受,是一种不可言传的诗情画意。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就曾在《艺概·书概》中将画之意象的最高品概括为“妙”。艺术之“妙”是一种朦胧的、浑然的感觉或体验,有如“羚羊挂角”一般的 “透彻玲珑”。应该说,作为艺术形态的武术动作(追求技术的艺术化)虽求外在形美以及演练风格上的不断变化(避免审美疲劳),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愉悦,但它最终要体现和表达的却是寓于动作之中而又反映在动作之外的“虚实相生”的“意境”或“玄妙”。因此,品味也就成了观赏者感知武术(内在)美的一种独特方式。
新闻出版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主线。国家行政机关对新闻出版业的宏观管理就是为了确保这条主线不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机构管理职能经历了一系列转变和优化,实现了从办出版向管出版、服务出版的转变。
哲学家培根曾说,在美方面,相貌美高于色泽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之美又高于相貌之美(13)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动作之美会高于相貌之美盖因为它们与情感有直接联系。中国人通常把主体内在的情感表现放在中心位置,并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审美惯性。例如绘画讲求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又如书法的“计白当黑,疏密浓淡总相宜”等等。其实,同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武术亦如此,武术外在的美虽可视、可感,但观赏者往往更着意武术的内蕴美、含蓄美,注重演练者所传达的情感和武术所臻于的意境。譬如,观赏者在观看“白猿出洞”“青狮托球”“丹凤朝阳”等一些饶有趣味、引人遐思无限的拟物动作,又或是“武松脱拷”“夜叉探海”“玉女穿梭”等一些较为形象、使人浮想联翩的拟人动作时,常常会透过演练者声情并茂的动作表象去探寻技击里面所隐喻的意象,并联想到会意及模糊的武术美,能动地将具象的肢体之美浓缩为抽象的朦胧之美,进而营造出自由的审美想象空间,使自己沉醉在意境的“品味”之中。
一言以蔽之,审美主客体的“交感”是使审美心理能够达到“品味”层次的前提基础;换言之,只有“交感”才会使审美主体表现出一种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心理观感。
(二)体悟:习练者对武术美的感知方式
“最高的美是目不可见的,须凭灵魂而不是感官去观照它。”(14) 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可以说,自从武术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后,它就在不断地追求美的最高境界。武术的美虽然可以通过目视直接获得(外在美),但它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它更追求或更强调的是用心去品味(内在美)。譬如,明末武艺家吴殳在《手臂录》中对“枪”的“妙”法、“妙”用进行了品评,认为能“神”化、能通“微”乃枪法之上品。这种“神”“微”的评价标准恰恰体现出了武术对“最高之美”的追求。另外,一些行家里手对武术技术等级的评价分为“会”“对”“好”“妙”四个层次(亦有会、对、好、妙、绝五层次之说)。其中,“会”“对”是形而下的评价,指动作练得正确与规范;“好”是介于形上、形下之间的评价,指动作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妙”则是形而上的评价,指意境悠远,难以言说。可见,这四种等级逐一递进,前两种只需目视观感即可得到;而后两种,尤其是“妙”品就需要用心去品味了。还如,人们在观赏太极拳时,对“气与力”运用较好或有“内意”的表演者,观赏者会感到意境幽远、心与之动,往往会用此拳打得“妙”来称赞。
综上所述,从中西方文化及其体育特色的宏观比较视阈出发,品味与体悟构成了中国武术审美的独特方式。然而,对于武术审美,具体采取品味抑或体悟的方式又有些许区别,下面将从观赏者和习练者的不同角度分别加以论述。
武术之美具有一种不可见的、难以言的潜质。武术的美是见仁见智的(16) 戴国斌:《体悟:对武术的解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这里所谓的武术美“见仁见智”,即指它因人而异,它需要“审美主客体同一”的练习者亲身躬行、不断觉悟与融会贯通才能有所收获。应该说,武术动作外在的招式、功架等可以通过耳濡目染师父的言传身教慢慢学会;然而,武术动作内在的神韵、意境等却不是他人帮助或指点就能轻易获得。一个师父教导出的弟子千差万别,说明个人自学的能力、领悟的能力很重要。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武术里面的技击技巧、蕴含意旨等难以言说的精妙之处,只能依靠习练者不断体会、反复领悟才有可能得其一二。老一辈武术实践家们非常注重学习武术过程中的体悟作用,他们在著书立说时均有所提到,如“学拳之理,难于知应用,需精心体察,阐发妙用”(《流通短打图说》),“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妙用需自己悟会”(《拳意述真》)以及“演拳之法,虽经师讲,尤须自参”(《少林拳谱杂俎》)(17) 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下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等等,这些言论都旨在强调,习练武术不仅需要师父悉心指导,而且需要自身具备善悟能力。因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触类旁通;只有善于推理,才能迁想妙得。中国武术强调“体练”“参悟”相结合的方式正好契合了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同时它也践行了中国武术独特的审美方式——体悟。
“悟”是一种包含直觉体验与理性思维的心理活动,中国人善于将“悟”运用到不同的实践领域(18)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武术之“悟”即是借用身体语言,通过动作的反复锤炼来领会技击背后的精妙与意蕴。所谓“拳打千遍,其意自现”就是说,习练武术者通过长期反复的自我求证与躬身践行,就能逐渐“体悟”或“领略”到武术那种“静有势”“动有韵”的幽深隽永之美。
另外,无论何种武术套路(拳种),它的拳理拳法都需要习练者在反复习练、研究、琢磨的基础上渐渐领悟。太极拳乃“终身不尽之艺”的称谓,即流露出人们“学到老、练到老”,“终生研习、体悟不止”的美学信息。“功夫无息法自修”,说的又是拳无止境、艺无止境,只有自己肯下“工夫”去坚持修炼,才能领悟真谛,才能运用自如。此外还有,“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行内规约也旨在提醒人们,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专心研究(技法),最好不要在人前显露(身手)。总之,对武术“大美”的感知过程不可能浅尝辄止,更不可能朝夕而至。它需要习练者日日不辍的感悟、消化、吸收和领会。正所谓:“欲求得武学真道,需要终身去参悟才行”(19) 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过程的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4期。 。
拉深又称拉延,它是利用模具使平面毛坯变成开口的空心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法。拉深件应尽量简单、对称、精度要求不宜过高,尽可能一次拉伸成形。良好的拉深工艺性应能满足省材料、工序少、模具加工较容易、使用寿命高、操作简单及产品质量好等要求。要拉深的零件为玻璃器外壳。属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其形状简单、对称、有利于合理排样、减少废料,直线、曲线的连接处的圆角半径较合适。选用08F钢,厚度为1.5mm,其弯曲半径均大于该种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工件精度要求不高,不需要校形,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件的要求,可用拉深工序加工。
园区内分区域种着不同的果蔬,有珍稀食用菌长根菇、香菇、球盖姑、姬松茸、竹荪;有特色蔬菜山葵、黄精、玛卡、魔芋、白芨;有常规季节性蔬菜辣椒、生菜、黄白菜、菠菜;有特色果树桃树、梨树、樱桃树.....
众所周知,人们在体察自身所习练武术动作的优劣时,首先感知的也是武术的外在形态、基本工架、一招一式。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进一步领略武术动作内隐的意蕴?笔者认为,必须 “释形以凝心”,即把关注点放在“内视”和“自省”上,要透过现象寻求本质,找到物象与意象的契合点,进而达到审美层面上的“形”“意”浑然为一。例如,习练者在体悟太极拳之“用意不用力”时,并非仅从外在的肢体入手,而是要从内在的意念入手,需要主体(习练者)用意念控制来调试客体(动作)——由“形”到“意”,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以意导动”,而非“徒有其形”。这也许就是陈鑫先生所说“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21) 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的道理吧。
“在审美活动中,‘悟’是一种主客体沟通的方式,是一种经直觉、神合再至体道的审美体验。”(20)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如果说,品味武术之美更多的是强调观赏者与演练者这对儿主客体的“他审美”体验,那么体悟武术之美则更侧重于演练者与自身动作这对儿主客体的“自审美”体验。
三、“虚静”心态是品味与体悟武术美的前提
“虚静”心态乃审美活动的前提。“‘虚静’心态是审美活动的前奏。惟有虚静,主体才能进入理想的审美境界。”(22)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虚静”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凸显了中华艺术精神与民族审美的特色。“虚静”,老子称之为“涤除玄览”(23) 卫广来:《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庄子称之为“心斋”“坐忘”(24) 孙通海:《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56页。 。可见,“无我”“忘我”乃是“虚静”的外在体现。中国古代先哲认为,唯有虚静心态才能排除外界干扰、摆脱世俗所累、修正主观偏见,使内心处于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进而达到传统审美文化所倡导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轼《送参廖师》)式的生存状态以及“疏沦五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神思》)式的美学境界。
以“虚静”心态审视武术之美。不受一己思维局限,不带个人情感臆度,才能做到 “淡泊名利、虚静感物”(25) 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1-43页。 。虚静心态摒弃了眼前的感性物态,为超感性的品味与体悟式审美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GPS系统具有数据测量的高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减少了工作流程中浪费的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二者的应用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未来的日子里,研究人员还要不断完善GPS技术,为各行业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功利性会左右人的思想和情感。“雨中行路艰难,路人对于‘雨水’甚感不悦;而这‘雨水’在画家或诗人眼中却极富诗情画意”(26) 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产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物所持的心态不同——功利性或非功利性。譬如,当人们观赏武术比赛时,如果“心有所属”(支持特定群体)或“早已下注”(赌博比赛结果),都会影响到彼时观看的心情(功利性太强),这样很难品味到真正的武术美(27) 马文友,邱丕相:《视觉文化时代武术套路审美的要素解析》,《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第1期。 。应该说,美感既源于功利(精神)又超越于眼前直接的功利(物质)。在观看精彩纷呈的武术比赛时,如能摆脱世俗物累、一己私欲,沉浸在超然的精神享受中,那将是一场美不胜收的视听盛宴。
同时,本文所倡导的克服物质功利,具体到观赏武术,即不要一味地强调实用主义,只注意动作的精准和技击的实效,而没有用心细细品味其间蕴含的人文价值以及折射的精神教化作用等等。换句话说,“中国武术乃是一种富含哲理和教化之艺,即它可以通过技艺的感性形象对习武者的情感和意志产生影响。武虽艺事,但实为陶淑心身之具”(28) 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教化的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3期。 。
“悟”有理解、明白之意,可分为顿悟和渐悟。学习武术过程不乏顿悟,但多以渐悟为主。因而,欲“悟”得武术之美,就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要耐得住寂寞、长期修炼;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指人们“无心”而任自然地生活,心无外物,无欲无求(29)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认真研习、反复揣摩,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参透武术内在之精妙。
因此说,习武者为了好勇斗狠或赚钱盈利等眼前利益放弃潜心修行而寻求捷径速成的做法不可取(欲速则不达);应该效法古时“得道”武者,放下眼前功利,保持超脱心态,将武术视为“终身之艺”进行玩味,长年修炼、体悟不止,最后达至《太极拳全书》中所说的“一旦无障碍,豁然悟太空”的神明之境方为上善之举。
四、 武术审美独特方式的当代启示
当代武术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同层面的发展困境,譬如,武术套路赛场冷落,观众寥寥无几;武术课堂学生厌学,选修课人数锐减,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即是受众没有准确地把握武术审美的独特方式,体悟不到或品味不出武术的“幽深隽永”之美,继而出现了武术审美浅表化、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一)。应该说,武术之美虽可看,但绝不仅仅局限于“看”的表层;武术不可“看”的深层之美更需要用心去体会——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能够通过“身与竹化”进行移情式地体验;需要审美客体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通过“身体语言”进行解构式地诠释。
武术套路教学引导学生体悟武术之美。邱丕相等关于学校武术的调查显示,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30) 邱丕相:《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体育科学》2005年第2期。 。盖因为学生在真正接触武术、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出现了心理落差,与他们心目中的审美期待(武术文学作品或武术影视剧中那种夸大和虚化的非现实武术)有一定距离,根本感受不到武术的美。
武术美不在于虚无缥缈的玄幻招法,不在于飞来飞去的肆意浮夸,而在于通过身体的参与,实实在在地感悟武术的真、武术的善,甚或是武术的“不容易”(正所谓“十人九不通,一通便成龙”)。学生只有在接触武术的过程中深悟其理,领会要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武术之美浮现出来。所以,欲要让学生体悟武术之美,就要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积极引导的教学方式,在理论上向学生阐释武术美的内在要素,在实践中让学生体悟武术美的内在精要。具体应做到,在武术套路教学时,一方面教师要深入挖掘武术的美学信息,阐释出武术美的内在要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审美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身体力行、反复揣摩、调整心态、回归现实、长期研习、修正自我。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才能渐彻渐悟到武术之美。
2.0 mL新鲜配置的DPPH甲醇溶液(0.8 mg/mL)与0.4 mL臭牡丹粗提物溶液(0.06~0.21 mg/mL)混合均匀,37 °C下避光孵育30 min,在517 nm下测混合溶液吸光度Asample.相同体积的甲醇代替样品溶液作空白对照,吸光度为Ablank.
武术套路表演引导观众品味武术之美。刘轶等关于武术套路赛场的调研表明,即使是国内重要的武术套路比赛,现场除了领队、教练、队友和家属外,“真正的”观众人数亦不多(31) 刘轶,张久超:《2004年全国男子武术套路锦标赛的思考》,《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第4期。 。武术套路比赛市场经营为何如此之惨淡?私以为观众在观看套路比赛过程中没有感受到武术的美。武术之美一方面需要审美客体(演练者)的形神兼备,另一方面,需要审美主体(观众)的美学素养。美学理论告诉我们,审美活动虽由审美主客体双方共同完成,但是审美主体“高山流水遇知音”式的移情体验更为重要。
因此,在武术套路表演时,审美客体(演练者)除了竭尽全力地表现出动作外形的“高难美新”外,还需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动作内蕴的“精神意气”,以真情实感来创设意境,通过意境来吸引审美主体(观众)的关注,通过情感交流来引导审美主体(观众)的投入,进而使之产生移情体验。同时,比赛期间要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媒体和舆论宣传加强对审美主体(观众)的理论引导,增加其审美常识,提高其美学素养。观看套路比赛时,审美主体(观众)只有做到克服物质功利、保持虚静心态、身与竹化、主客为一、沉浸其中、陶淑心身,才能慢慢品味出武术之美。
五、 结语
我们虽不是环境决定论者,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却孕育出了“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内向型”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人对外界事物一般会通过“品味”和“体悟”进行审美观照。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不断地融入了民族特有的“内向型”思维,武术的重神轻形、注重整体、讲求内意等特征使它的美体现出不可言明的潜质。另外,从审美主客体的二维视角看,武术美的会意与朦胧色彩,需要观赏者采用“品味”的审美方式进行把握;武术美的不可见与不可言之特点,又需要习练者采用“体悟”的审美方式进行感知。再则,“品味”和“体悟”皆需审美主客体情感的沟通,而“虚静”的心态乃是其前提。也唯有这种“虚壹而静”的心态才能(使主体)反求诸己、释形凝心,进而去“品味”或“体悟”武术那种“幽深隽永”的美学状态。明确武术审美的独特方式,对当代武术发展,尤其是对武术套路教学、武术套路表演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图分类号] G852;G8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1X(2019)06-0140-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变及发展模式研究”(12CTY002);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武术文化品牌建设与传播力提升研究”(FJ2019B045);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科研基金资助(G17001);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学研究”(C1706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马文友(197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武术美学与艺术社会学。
(责任编辑 卢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