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标准初步探索和研究论文_张志慧

(山东 淄博,255314)

一、课程简介

《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在实用中,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采取适当行动的有效依据。数据调查分析的实践问题已经逐步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为后续《网站设计实操》、《网店运营》等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课程《大数据分析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课程,是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是基于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是典型的工学结合课程,是“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大数据分析(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对应课程。

(二)课程定位

该学习领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专业能力学习领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与其他学习领域一起共同构成学生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依据

1.通过行业企业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到淄博及黄河三角洲周边地区的近100多家企业访谈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市场人才招聘调研,召开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及时跟踪IT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要求,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网络营销、网站客服、网站美工、商务大数据分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站建设、网络编程、网络数据库、售前/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岗位。

2.职业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研分析后,确定了这些岗位群所归属的职业。

3.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分析推导典型工作任务

我们从知名企业(如网通公司、浪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邀请技师、高级工程师等一线人员,组成了工人专家小组,召开了访谈会。经过三轮的由粗到细、由模糊到精确等过程,根据职业岗位对应关系,开发出了16个典型工作任务,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最终形成了“平台+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模式。

四、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学习领域设计表,确定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如表2所示。

2.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策划能力

(2)具有一定想象力

(3)色彩感悟能力

(4)结构布局能力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按照项目任务的编排方式,整合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对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以项目一为例介绍)

六、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具备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有可整体接纳学生的实习公司(基地)3个。

(一)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推行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双证融通式考核方式,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模式。

1.考核评价模式:

课程的评价模式通过6个方面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和校外评价、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过程评价与最终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控制与改进后成果,以改进后成果作为评价依据,过程评价按《成果评价表》表8结合评分标准表10进行,最终结果评定按评分标准表10执行并可采用《成果评价表》表8的格式,学生平时成绩按过程评价占30%、最终期末考核评定占70%进行综合评定,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定的比例如表9所示。

2.考核评价类型与分值

课程的评价结果包括两个考核成绩和两个等级,分别是上机操作成绩、项目2基础型实践考核成绩、项目3拓展型实践考核成绩、项目4综合实训成绩、职业认证考核成绩、工学结合作品等级。对实际应用到企业的作品或省市级及其以上大数据比赛的获奖作品按照工学结合作品等级处理,并按照加分方式处理。各种考核评价类型如表9所示。

参考文献

[1]《大数据分析:R基础及应用》.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泰安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人民邮电出版社

[2]《大数据分析计算机基础》,张延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大数据分析基础》,孙振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志慧(1979-),女,汉族,硕士,山东淄博人,现为山东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学部专职教师。

论文作者:张志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高等职业院校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标准初步探索和研究论文_张志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