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生产的实践本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性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切科学理论是否都具有生产力属性,这在学术界仍然是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理论自然科学是精神的东西,在它取得物质属性以前,不能称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种意见是说,社会科学即使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以经营管理思想等形式出现,也不具有感性特征,因而不具有生产力属性。笔者的看法刚好相反,检验一个事物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其唯一标准乃是实践。而实践按其本性,决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仅仅具有感性直观的特征,而是普遍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列宁语)。换言之,生产力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普遍性,其中产品作为特殊的直接享受是会消逝的,只有普遍性的东西作为工具保存下来,而且其普遍性程度越高则生产力水平越高。而科学理论不论它居于何种形态,只要经过实践检验被认为是科学的东西,就是能够赋予生产力以普遍性品格的东西,它作为理性工具就不失其为现实的生产力。相反,客观的物质若不赋予主观性、精神性、普遍性等品格,就象建筑物不具备设计图那样的形式,就不是什么现实的生产力。因而客观物质东西的现实性倒是由那个主观意义的普遍性决定的,因此,科学理论等观念东西构成现实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生产力血肉之躯的灵魂和实质。本文的目的是要证明:一切的精神生产都是生产力的生产,它既生产普遍性又生产现实性,因而本质上具有实践的双重属性。
一、精神生产怎样取得普遍性品格
精神生产是对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再生产,是在人们头脑中移了位、变了形的物质东西的反映。显然,它不是按照某种现实原型来生产,而是生产出高于现实的东西,是感性东西的理性化或现实东西的理想化等。它把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千百万次重复并变成经验的东西上升为概念、范畴、规律等,使之具有普遍的逻辑格的意义,即具有规范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普遍意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1〕。
自然科学的生产就是这样,它的材料取之于物质生产生活的现实过程,但它又是思维把握现实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现实再现出来的过程。它不是对现实东西的简单复制,而是以概念等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把握其普遍的相互联系规律。然而它是怎样由物质性、个别性上升到精神性、普遍性的呢?这里我们把它归之于哲学思维,归之于最普遍最一般的精神生产力本身。换言之,它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生产的,或者是以哲学精神为中介、为工具的,并以此取得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品格。例如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提出,最初是摩擦生热这一个别性结论,然后得出机械运动是热的一个源泉的特殊性结论,最后才得出是一切运动的相互转化这种普遍性结论。恩格斯指出:“到了这种形式,规律便获得了自己最后表达”〔2〕,即获得了普遍联系转化的哲学表达。这说明自然科学家离开了哲学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他们既要思维,就不能没有个别、特殊、普遍等逻辑范畴和联系、转化等辩证概念。爱因斯坦曾把哲学视为科学研究之母,这些富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大师,他们是从哲学中寻找精神武器的。当然,这要有一系列的中介过程,其中包括科学实验、经验、材料和经验方法的运用等,但其最后都要受一定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支配。因为自然科学家在理论领域是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的,只能用抽象力代替二者。只不过“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3〕。即使他们藉以生产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如数学方法、 逻辑方法、系统方法等,也都属于理论思维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形式。因此,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逻辑学等作为精神生产的最高工具,构成全部精神生产力的核心,在它们的作用影响下或以它们为中介,科学家生产了各门自然科学并提高了其普遍性程度,同时也提高了自然科学家作为生产主体的社会化程度。
社会科学更是关于人的科学,社会科学家要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本质及其有规律的发展,由此产生诸如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法律、国家、历史等社会学说。他们也要从哲学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从全体上揭示出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并以此取得社会科学的普遍性品格。而且一般地说,各门科学只有提高到普遍性才能从理论上把握事物的总体联系,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在实践上才具备普遍的适用价值。而各门科学赖以达到最大普遍性的中介手段无疑是最思辩的东西,它们是辩证法的规律和方法体系。它“第一次以普遍适用的形式表述出来”〔4〕,那还是黑格尔的功绩。尽管是以颠倒的形式出现的,但是经过批判改造之后还是可以普遍适用的。对辩证思维方式的作用意义,恩格斯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5〕”。马克思第一次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他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撰写了《资本论》,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哲学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三者的一致。他从资产阶级社会中存在的最简单、最普遍、最一般的经济关系(商品交换)开始,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和生长运动规律。对马克思从简单初级上升到复杂高级的思维方法,列宁曾作了精辟的论述,认为“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6〕。
科学家们是否把辩证法运用于科学研究和理论创造,这对他们的研究进展和精神生产的水平,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例如中世纪的自然科学就被宗教神学所统治,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支配地位,整个自然科学长期停滞不前。自15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虽在细节方面有了发展,但还不能从普遍联系的观点把握自然界的总体联系,以至一个光的波粒二象性问题就争论了几个世纪之久,还看不出波粒间的辩证联系。这就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哲学家们作出的结论有时在自然科学家之前,例如运动在量上不变的原理就是由笛卡尔首先发现的。近代以来,整个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崛起,不能不和辩证哲学的导向作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科学家们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有所突破,并赋予他们的精神产品以普遍性品格,除非插上哲学的翅膀,否则仅有事实的空气是飞不高、走不远的。当然,辩证哲学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社会功能,能够成为精神生产的上乘工具,并支配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那还有待它自身的理论建树以及人们的全部社会实践来回答。
二、精神生产怎样取得现实性品格
和一切对抗中的运动一样,精神生产以往曾与现实性相隔离,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则要与现实性相接近、相结合。它取得现实性品格的过程,简单说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但这不是简单的直接过程,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包含着由抽象普遍性向客观现实性的无限进展。正如黑格尔指出的:“普遍的东西构成基础……,在继续规定的每一阶段上,普遍的东西不断提高它以前的全部内容〔7〕”,因而是科学理论不断推进自己、体现自己、丰富充实自己的过程,是由抽象的普遍性向具体的普遍性的过渡。这是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的转化,相当于牛顿力学之于材料力学,电磁理论之于电工学,科社理论之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其中包含着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理性东西的人格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最后,精神在其目的性活动中,以占取外在现实的东西为手段,达到支配人们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目的。人类就是这样由创造和使用理性工具转而创造和使用感性工具,进而支配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以此体现认识和实践的双重能动性。在精神生产的全过程中,我们说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包含并推进了理论;反过来,我们同样可以说理论高于实践,因为理论提高了实践的普遍性程度,并以理论为基础为导向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表明,整个精神生产是一个双向化过程,它与物质生产实践相分离又与物质生产实践相联系。所谓相分离,就是它愈来愈远离物质生产实际,比如相对性原理和宇宙星云说,就绝少和目前人类物质生产的实际相关联。但这不是人类为了眩耀自己的智慧作出的无谓之举,而是为征服和改造自然迈出的决定性步骤。因为只有深刻地认识世界才能根本地改造世界。所谓相联系,就是基础科学不断向应用科学转化,向生产技术领域渗透。一种理论从发现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应用科学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就形成所谓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应该肯定,这种科学与生产既相分离又相统一的发展趋势,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日益深入,范围和规模愈加扩大,推进了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进程。而且生产力的发展又是和人类自身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而推进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伟大功勋,同样可以把它归之于哲学革命。虽说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来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其策源地还要追溯到德国的古典哲学,是由康德发起并经过黑格尔直到马克思才完成的革命。这一革命涉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哲学革命的现实化道路,是指哲学理论掌握亿万群众的过程,也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在其现实化过程中,首先爆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随后,中国共产党人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打倒蒋介石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些理论的实行过程,正如马克思所形容的:“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8〕。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闪电”射入中国这块“人民园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思想、政治和经济的解放,生产力有了怎样蓬勃的发展,这是举世公认的。
综上可见,哲学的使命是通过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以之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的革命,最后落实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上。而社会革命(包括改革)又以上层建筑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来促进人与人结成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导致生产力和人自身的解放,并以此取得哲学及其社会科学的现实性品格。在经济建设时期,人们仍需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机体的组织管理体制,并以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形式固定下来。这是社会科学通过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决定的作用。甚至每个企业都有这种象征性的上层建筑,都有自己的经营指导思想及组织管理体制,并由此决定了企业生产力的状况。而这种管理首先是对人及其人与人关系的管理,并通过这种管理来实现对物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们活动方式包括交往方式的管理,而这些活动方式又被马克思列为“生产力”。人的活动之作为生产力,也就是把人的目的性活动作为生产力,亦即把人的智力活动作为生产力。但智力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是不能从自然界中取得规定的,而是从人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取得规定的,这也就是哲学及其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但是,这种指导人们智力活动对象化的科学,归根到底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哲学逻辑和辩证法。因此,第一位的生产力乃是人的智力,人的智力创造了科学并把科学转移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生产力三要素中,因而它是元工具或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总之,物质东西和精神东西的结合构成生产力的总和,其中人的智力及其精神产品乃是生产力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在全部生产力中又处于支配地位。但如前述,一切精神的东西都是经过哲学思维所陶铸的,因此我们最终把它归结为理论思维本身。无论辩证的理论思维走过了怎样艰难曲折的路,它终究是可以掌握人,并通过人去掌握物的,因而它是“最高的思维形式〔9〕”或最高的生产力。“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无疑是弘扬了整个理论思维即哲学思维的功绩。生产力的创造者们,请务必记住恩格斯的话:“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0〕”
三、精神生产在何种意义下是实践
上述考察表明,精神生产既具普遍性品格又具现实性品格,因为它和物质生产具有同一本性,故此说它是实践。但我们决不可据此断言,精神生产可以和物质生产划等号,精神生产力直接就是物质生产力,脑力劳动可以整个地代替体力劳动等。我们倒是在下述意义上说精神生产是实践,或精神生产是现实的生产力,并且是第一位的生产力。第一,精神生产以物质东西为中介,就象物质生产以精神东西为中介那样,它们每一方都离不开对方,只有对方存在,它自己才存在。而实践按其本性就是一种中介活动,或者是以物质和精神互为中介的活动。第二,精神和物质两种生产是互相转化的,精神东西为渗透于物质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反之,物质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自我意识和思维着的精神。第三,精神生产按其重要性来讲,它在社会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越来越多,因而它是第一位的生产。第四,精神生产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代以来的哲学革命和科学革命,不仅改变了整个自然图景,带来了生产技术革命,使物质生产力以空前增长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根本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并且以此为契机,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人类自身的解放,提高了人之为人的社会地位。恩格斯讲:“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1〕。第五,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看,在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高于实践,且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人的认识不是镜式反映,而是主动地创造概念的过程,物质东西在人们头脑中作出的改变并不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根本质的改变。再说,感性认识不能把握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光的运动,知性思维也不能把握,而理性思维则能够而且必须把握。最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都有相似的逻辑结构,例如都是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产品的生产,只不过一个采取符号语言的形式,另一个采取动作语言的形式而已。因此说,精神生产是实践,是按其本性及其作用地位而言,而不是从它的表象形态来说的。
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经历了物质和精神相分离又相联系的过程,但这种循环式发展决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以扩大了的规模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它是一条渐开式的螺旋线,其终点不可能与先前的起点完全重合,而是高于它的出发点,并因而提高了生产力的普遍性程度。据此,我们可以断言,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的地平线崛起,注定它有朝一日要升上太空。那时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的时日已为期不远,人类自身的自由解放也会成为现实。只有到那时,人类才可以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人类是自己的上帝!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4页
〔2〕〔3〕〔4〕〔5〕同上第548、533、490、466页。
〔6〕《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9页。
〔7〕黑格尔《逻辑学》下卷,第549页。
〔8〕〔9〕〔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页,第3卷第59页、467页、5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