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大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发展论文,市场经济论文,特征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的出现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演进的发展过程。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成熟是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实现的。
市场经济经过初始阶段进入大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在初始阶段上虽然没有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资产阶级已在经济上、政治上占居了统治地位。它为市场经济大发展阶段的到来打下了基础。市场经济大发展阶段包括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以后,直至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这个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迅速扩大。一方面,彻底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并开辟了世界市场,市场经济完全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自身也不断完善。
市场经济的第二阶段是它的大发展阶段。大发展时期的市场经济总体特征是自由放任或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即是一种靠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无政府状态的经济。这一发展时期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它建立的初期,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这个时期是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从简单协作转化为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和成长的时期。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的出现,不仅排斥了行会手工业,也代替了资本主义手工作坊。由于手工工场内部工人已经有了细致的劳动分工,“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组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1]这就是说,工场手工业成为新的社会劳动组织后,劳动生产率比简单协作时期大大提高了。
概括地说,工场手工业时期市场经济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还没有起主导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人。因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是以劳动力为起点。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它仍旧是以手工工具进行生产,不管操作是复杂还是简单,生产力发展仍然是取决于每个工人使用工具的力量,熟练程度,速度和准确。在生产关系上,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受同一资本家的控制剥削,劳动者凭借手工业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来增加资本主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占主导地位。
2.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的社会结合发生了变化。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技术条件虽无根本性变化,但是生产的社会结合发生了变化。它是一种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使社会分工日益发展,劳动工具不断改进和专门化,这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出了分工的这种特征的协作产生的优越性,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提供了初步条件,也为机器生产准备了一批有熟练技巧的工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分工、劳动性质的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结构深刻的和空前的嬗变,资产阶级的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从而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3.工场手工业时期,由于劳动资料发展水平不高,生产过程是在下述形式下完成的。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工人自身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动因,并且其直接形成的劳动作为体力的消耗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换句话说,相当好的劳动者亲身参加到具体生产过程中去与生产过程发生联系。而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数量以及价值,正是取决于劳动者在这种劳动过程中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的量。
4.工场手工业时期,市场范围还十分狭小。不但没有形成国际市场,国内统一的市场也没有形成。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5.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虽有所展开,但仍未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虽有很大、很快的发展,但仍没有从根本上彻底瓦解和消除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上还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主义经济的矛盾;社会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瓦解和消除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从阶级关系上说,这个历史时期,无产阶级的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仍未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剥削、压迫自己的资产阶级相对抗。社会上的主要阶级矛盾还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行将灭亡的封建主阶级的矛盾。
综上所述,此时的资本主义还没有创造出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建立在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不能根本上改造全社会生产,不是以构成新的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因而也就不能保证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建成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阶段,机器大工业时期,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时期
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是自由市场经济时期,也是市场经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产业革命,完成了由工厂手工业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转变。以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为主体的现代工厂制度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机器大工业出现之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个阶段,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还要多,还要大,指的就是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1.市场经济完全充当了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生产要素卷入流通的程度大大提高。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各个生产要素市场全面发展。市场机制是调节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价格作为调节信号,引导消费者把有限的收入花费在不同商品和劳动的购买上,以获取最大效用;引导生产者把有限的资源按照最优的方式分配在不同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市场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市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生产方式的这一次变革,在大工业中是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工业革命,用机器体系代替了以往的手工操作,使劳动生产率极大的提高,显示出新的生产方式的活力,使资本主义借助于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条件的重大变革,使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作用日益重要,并成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形式。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的必要的成长性因素。
3.社会劳动的过程再一次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改变了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代之以机器为器官的生产机构。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科技成果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劳动资料的发展,当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一定的劳动方式从工人身上转移到机器形式的资本上时,劳动过程则是以下述形式来完成的;相当多的生产者不再亲自到生产现场直接操作,或者亲自参加到生产的具体过程中去,在这里发生了质的转变就是:“劳动表现为不再象以前那样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2]换言之,工人不再是生产的主要动因,而是站在生产的旁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3]这就是说,创造社会财富的性质也在这样的意义上发生了变化,即现在已经不是劳动时间和直接形式的劳动量,而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决定的,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规定着社会财富的创造。
4.机器大工业时期,在产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着铁路的铺设和航运的开通,国内统一的市场开始形成。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环,几乎所有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资本主义形成了由城市推进到乡村,由国内扩展到全世界的开放的国内外统一大市场。
5.企业管理越来越科学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全确立,在生产力上的标志就是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也充分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家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和打败对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抓科学、二抓管理。在本企业中采取先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企业的组织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一系列新技术的管理应用上,资本主义企业内部有着相当严密的、高效率的管理,企业内部生产有着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泰罗的科学管理以及其他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表现了这一时期经济微观主体——企业的特征。
6.支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所需的各种制度相继建立起来。现代私有财产制度,自由契约制度、交易制度、信贷制度、价格制度等等市场发育和运转所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纷纷建立,打破了影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种种障碍。在产业革命和市场经济推动下,以自由竞争和自由价格为特征的近代市场经济发展达到全盛时期。
7.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全面展开,并周期地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到资本主义,这一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以机器生产为物质基础以后,生产已经高度社会化,不仅社会生产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已建立起密切联系,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上也发生了紧密联系。这种生产内容上的社会化要求形式上的社会化。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不但没有社会化,生产资料反而愈来愈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使生产资料占有更加私人化。这就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全面展开,并且有时达到尖锐化的程度。
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会从生产的自身性质产生出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又是以竞争为外部推动力的市场经济。竞争会从外部推动资本家不停顿地发展生产,使生产带有无限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机器大工业又为生产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和物质基础。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工人失去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工人不管以什么样形式获得的收入,都只能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这样,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购买力受到了限制。当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矛盾便会激化,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一方面会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又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使生产重新开始,并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有更大发展。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使矛盾激化,爆发新的经济危机。这样,在市场经济的这一发展阶段上,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周期地出现尖锐化状态。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一卷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40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卷下册2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卷,下册217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手工业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