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清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300
摘要:一个城市的居住条件良好与否,就必须看该城市的排水设施如何,在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即为市政给排水工程。改革开放后,中国秉持着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将省地节能的观点投入城市的建设当中。因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一、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根据一些实地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市政给排水建设的力度逐渐的加强,并且排水施工管理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城市市政给排水建设在变得紧张的同时也在跟随时代的进步更新着管理理念。针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找到合理的对策解决才是明智之举。除此之外,一些工程的施工也会影响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管理,例如: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在工程施工的时候,会引起地下水各种土质层的变化,有时候不免会破坏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所以,在当代这个水资源缺乏的时代,城市市政在进行给排水的规划设计方面,要有效避免这些问题,保证城市人民的日常用水,并且要符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相结合。
1.1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有关规定,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指标为参考,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得到。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可靠性差,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同时,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均缺乏对各种用水器具、用水工艺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和把握,缺乏对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结构性分析手段和方法。
1.2排水体制不合理
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现有的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并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另外,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必须根据当地的降雨、水文和地质情况,经过详细的经济和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应对各种因素进行长期综合评估,制定因地制宜的合理的改造方案,包括污水、暴雨和溢流污染负荷的长期和瞬间变化,暴雨负荷对污水厂的冲击,城市管理和城市下垫面变化对暴雨径流负荷的影响,当地的降雨特征和地质条件等,因此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水危机的办法是当务之急。
二、城市市政给排水具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首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给水排水设备的投入与规划,特别是缺水城市应实行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水量小的工业产业,实行节水工程,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进行工业用水预测,真正把工业节水工程落到实处;其次,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身边的水资源,兴修水库,修建堤坝,充分蓄水,积极开发新的水资源,弥补水资源短缺问题;最后,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现代城市发展的同时,工业发展迅速,造成水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治理,特别是饮用水的保护,严格治理污染源,解决水污染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当和城市的防洪排涝工程以及城市纵向发展相协调,开拓雨水管道设计新的思路,规划建设雨水管道通入下水道和生态水库工程,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关闭下水道,将雨水引入水库,进行合理截留或蓄水,解决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因地制宜,在地下径流小,地下水位低的城市,采取雨水渗透法,适当补充地下水资源,进行地下水修复,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2.3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工业废水的排放是水资源的最大污染源之一,工业发展必须与污水处理同步,加大激励体制,增强扶持力度,进行宏观调控,在新城区和旧城区分别采用分流制和合流制,建成污水疏通与蓄水管道网,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实行合理治污,将污水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2.4节水处理系统规划设计
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不仅可减少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还能减少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进而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和消费者的水费支出,这是一种多赢的循环模式。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结合不同建筑的特点来进行具体实施,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例如,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推荐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等等,另外,还可以推广太阳能设施,使节水设施与其相结合,达到共同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
三、加强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优化措施
3.1合理计算用水量
合理设计居民的用水量,是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的储存量;居民的日常消耗量;城市的给水、耗水量规划;节约用水相关的政策。如果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相关信息,则应从居民生活用水平均量、综合生活用水定额等相关统计指标入手。
3.2注重排涝功能设计
给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则是排放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并开展防洪排涝工作。其中,防洪排涝影响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也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在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疏忽了防洪排涝的相关措施,提高给排水系统的合理性、适用性。针对内涝现象,主要是降雨造成的,可以采用滞洪、排洪方案,做好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工作;针对外洪现象,应该以预防为主,可以采用洪堤、水库等措施。
3.3提高设计协调性
考虑到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范围大、影响因素多,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方面的协调性,促使工程设计符合城市功能和总体规划,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给排水系统的作用。以靠近内江的城市为例,给排水设计期间,一定要考虑到洪涝防治问题,以最高潮位为出发点,作为排水管道的高程设计依据,保证在涨潮时排水工作的畅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市政给排水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所提出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人文和生态的统筹兼顾。所以,每一个建设人员都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准确的考察,及时掌握问题,为整个城市给排水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并且,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城市,还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对各个因素进行排除研究,完善整个城市给排水系统,对排水设备的质量进行加强,抵御各种恶劣的天气,保证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文娟.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J].商品与质量,2012(05).
[2]王俊文.综合探究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6).
[3]张林竹.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实践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39
[4]白学平.针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标准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6(13):112.
论文作者:任中凯1,刘辉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城市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水资源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用水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