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密码与当代办公空间的设计语境论文_吴峻

文化密码与当代办公空间的设计语境论文_吴峻

提要:文化密码意指特定文化中所包含的特殊意义,包括价值观和认知方式,这里指在某种文化环境下办公空间中人们的认知与行为特点。虽然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各国的办公方式与行为特点正在走向趋同,但是不同的文化环境依然对各国的办公方式和行为产生着各自的影响。本文从美国Steelcase公司的一项针对不同文化中办公环境特点的比较专题研究课题和框架出发,探讨了中华文化中的办公行为特点,并就其研究成果阐述自身的观点。同时,笔者结合多年的办公室内设计实践分析了中国的办公设计的现状与特点,并就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对策做出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文化背景,比较研究,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总的来讲,文化对人们的思维与行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的是有关特定的文化对办公环境中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影响。全球著名的办公环境与家具公司Steelcase在2006年至2011年之间曾经发起了一项名为Culture Code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项目,这一项目涉及了东西方十一个国家。虽然大多数为欧美工业国家,但也包括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的东方大国。目的在于通过对各国不同的办公行为特点的调查来总结出不同文化环境影响下办公行为的真实状态,进而为优化办公环境的资源,提升办公空间的效能以及丰富办公家具与产品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本项目的研究框架建立在荷兰社会学家Geert Hofstede和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的文化社会学理论以及空间关系理论之上。前者通过对超过70个国家的IBM雇员长达五年的调研后,建立了关于文化维度的经验化模型,并于1980年发表在专著《文化的结论》当中。他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引用于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研究领域。后者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与跨文化的研究学者,他创立的空间关系学是有关在不同空间中人们的行为与反应的研究理论。通过他在1976年《超越文化》一书发表的空间关系学的理论,这一理论被公认为非语言交流领域的重要成果。

在相关文化与办公行为的专题研究中,如何把文化特点与行为研究相联系,是进行此项研究的基础,也就是说必须找到办公行为与文化影响的联系点才能建立起整个研究的理论框架,Steelcase研究团队把Hofstede的关于文化描述的五个维度作为信息收集和分析,以及评判的依据,这五个文化维度分别是1.独断与民主;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3.阳刚与阴柔;4.变通性与确定性;5.长线思维与短线思维。此外,研究框架中还加入了Hall关于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议题作为整个框架的第六个方向(图1)。

(图1) (图2)

在通过调研并根据六个文化维度得出的关于中国办公文化的图示中,(图2)我们可以看到Steelcase的研究观点。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设计实践,将每一个维度进行了研究与修正,希望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的文化现状,找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决策的专断性和民主性的评判,其实这涉及到权力的分布状态和架构的形式,在专题研究中,中国的办公文化被认为偏向专断的一方,结论写到:“在中国的办公文化中,等级制度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已经成为人们在工作中赖以保持相互和谐和秩序的方式。”笔者认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等级关系的确维持了相当意义上的秩序与和谐,这一点在办公环境中也不例外。公司中权力的范围大小取决于一个人在等级关系中的位置,人们习惯于在指令下完成任务并尊重上级的领导。在一些大型公司中,领导的指令往往通过垂直的方式来得以执行,但在小型公司中,领导者常以一种家长式的风格进行着“扁平化”式的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办公文化中不存在任何民主式的行为,比如先民主后集中的议事方式非常普遍。由此可以理解,中国的办公行为的专断并非臆断,而是融合了参议的决策。

在第二个方面关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评判中,中国的办公文化被认为是绝对的集体主义。“在中国,业务取决于关系,一旦人们之间建立了关系,他们恪守各自的权利与行为准则…….公司中的相互协作往往只存在于同一部门的人群之间。”但我们也应看到, 虽然人们通过集体主义观念中的分工协作来维持办公司的运行,但同时作为个体或小团体而言,中国员工的自主意识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个人主义”倾向往往取决于职权的大小以及在整体公司组织中的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第三个方面关于阳刚和阴柔的论断中,中国的办公文化被评判为绝对的前者,“中国是一个追求阳刚的文化,人们被成功的欲望所驱使,职场中的竞争往往发生在部门之间,而不是个人之间。总的来说,挑战式的语言和举动被尽量避免,但力量通过决策力和成就来得到展现。”毫无疑问。在中国的办公文化中,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它并非仅存在于团体之间,同样发生于个体之间。而追求成功的欲望往往超出了职场的范畴而上升为追求个人与家庭的社会地位的层面。

第四个方面是关于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判断。这里中国的办公文化被判定为对模糊性具备极大的容忍度。“中国人习惯于这种模糊性与暧昧性,这往往使得明确的意图在模糊性的语言表达中难以得到领会。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在应对各种情况时表现出对规则的坚守,但在具体行动时却表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笔者认为在这一方面的评判相对准确,这种对模糊性的表意方式不仅仅反映在中国办公文化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可以说,它反映了中国人关于说与做的处事的二重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言传”与“意会”式的意义表达。

第五个方面是关于“长线”与“短线”的评判。这里中国的办公文化被认为具备富有耐心的长线型思维。“在中国,从事业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了解客户,建立和发展关系并赢得信任的过程。”的确,这也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事先做人”的处世观念。在中国的办公环境中,这种长线投资的思维往往能够赢得稳定而长远的回报。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当今中国的商业环境中,短视的思维与做法也大量存在,甚至超过了前者。但笔者认为这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定阶段的产物,并非中国办公文化的根本。正因为“长线”的思维来源于中国处事哲学的根基,长远来看,它依然会是中国办公文化的基石。

第六个方面是有关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的判断。“中国文化是一种高度关联性的文化…在处理矛盾或其它敏感问题时,他们一般不会直接地否定,而是让第三方介入进行斡旋…”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这种高度的人际关系网络表现得尤其突出,其实,这正是中国的商务活动赖以存在的人文基础。同样这也反映在办公人群当中,反映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乃至商业伙伴之间。

针对以上六个方面Steelcase的研究团队根据中国的办公文化特点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判断,其中大部分论断正确反映了中国办公文化的现状,但仍然不够全面。个别议题在比较图示中的位置也有待商榷,为此,笔者基于自身的观点在图中也作出了相应的标示(图2)。除此之外,关于中国的办公文化特点,还有一些重要的方面仍然可以加以补充,例如关于“公”与“私”(Public vs Pravite),“面子”与“里子”(Surface vs Inner),“入世”与“出世”(In vs Out)以及“平均”和“平等”(Average vs Equality)等等。这些方面同样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它们在办公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职场关系和办公行为。在此笔者希望就以上研究结果并结合多年的办公场所设计实践,作出如下的总结:

从根本上讲,中国的公司机构不少是一种基于等级结构的现代“族群”式企业,其管理方式表现出家长式的特征。在办公场所中,虽然提倡团队精神,但个人能力的发挥往往起重要作用;虽然“长线”的思维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短视”以及“急功近利”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中国的办公环境的营造往往过多地关注视觉的呈现,而缺失对长远效能的追求,同时缺乏对工作环境中特别是普遍员工的健康与舒适度的重视。另外,对于办公环境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由于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国,各地的办公文化和环境品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我们必须看到如同中国的经济腾飞一样,中国的办公文化也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在管理思维、模式以及办公环境等方面正在快速地与世界融合与接轨。因此,中国的办公文化在变迁进程中一定是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的,既有东方式的睿智,也有西方式的效率,关键是各个部分的配比是否恰当。

那么,在探讨了这些相关中国办公文化的研究之后,我们不难看到它对于当今的办公空间设计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其中影响最大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公空间的构成和分布,它一方面直接反映出办公团体的权力架构形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办公组织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说,它是办公文化的物质化的呈现,是办公空间设计最为重要的部分。二是对办公环境中的协作与非正式交流空间的设计的影响。不同于西方的开放式做法,传统中国式的协作建立在内部的信任之上,以圈子的形式存在,正式与非正式交流也不像欧美大量地发生于办公环境中,它们往往发生于办公室以外的场所里。在我们近年完成的设计中,已经将此类非正式交流空间的理念介绍给业主,得到很好的响应。这种空间功能的置换能否实现取决于领导人在企业行为模式上的变革能否落地。第三在中国办公环境建设的投资分布中,大量的成本放在了表面的视觉效果和对外展示性的空间中,缺乏长远的战略性思考,忽视了对空间效能和长线回报的追求。类似这些办公文化对办公场所设计的影响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增加办公环境的策划者、设计师乃至决策者对中国办公文化现状的清晰认识,同时对未来办公场所的营造提供文化特征上的依据,从而提升中国办公场所的设计与建造水平。我们知道,办公场所的提升来自于办公理念与方式更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与传统观念的深层影响。因此从文化与行为特征角度的探讨,对于未来的办公场所的建造无疑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teelcase (2014).360 Magazine-Issue65 Culture Code.www.Steelcase.com

【2】.Geert Hofstede(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SAGE Publications Inc. United States

【3】.Edward T. Hall(1990). Beyond Culture.Random House USA Inc

论文作者:吴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文化密码与当代办公空间的设计语境论文_吴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