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患者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孙文环

唐山路南区建设南路14号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063000

摘要:目的:观察发热门诊患者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发热门诊自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者7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行宣教)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法行宣教)35例,对比2组宣教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宣教之后的发热知识知晓率、合理用药知识知晓率、态度转变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优于宣教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发热门诊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及护理指导,对帮助其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改善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发热门诊患者;规范化;健康教育

发热属于门诊中的一种常见性急症,大部分患者或家属面对发热时均会感到束手无策。然而,据相关资料[1]显示,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之后,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发热知识的认知程度,帮助其可以进行科学的用药护理,进而能够将发热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因我国的用药教育以及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现阶段健康教育系统发展得并不十分完善,大多数门诊均对发热患者实施传统的宣教方式,此种方案存在诸多缺点,例如缺乏规范化,内容不具体,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教育成果。为此,我院门诊引入了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患者对发热知识的掌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均为发热门诊自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将其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实验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1~46岁,平均(22.30±1.64)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1~44岁,平均(22.29±1.70)岁。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行宣教,主要包括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指导其在候诊区观看宣传栏以及电视宣传片等途径进行宣教。实验组则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行宣教,内容如下:

1.2.1学习需求评估

实施健康教育应注重以病人为中心,以充分满足病人的各项需求为宗旨。为此,我院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就诊时向其发放门诊自行研制的《发热患者用药教育及护理健康调查表》(针对年龄低于16岁的患儿则让其家属代填),让其当场填完并回收,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以掌握患者的学习需求,并了解其接受能力,由此奠定宣教的方向。

1.2.2 规范化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分析患者的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患者在发热相关知识上存在较高的学习需求,为此,门诊从发热特点、用药方法、酒精擦拭、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方面出发,同时结合居住环境、饮食规律等内容严格制订了一份完整的文字材料。此外,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还制订了一份移动学习资料,例如,将发热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发布到微博、微信平台进行宣教,增加了患者查阅相关知识的简便性。

1.2.3 多样化健康教育手段

将集体宣教与一对一宣教相结合以提升宣教效果。首先,可在候诊区专门设置一个宣教地点,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采用面对面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集体宣教,注意宣教的内容要做到通俗易懂,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详细讲解药品的功效及注意事项。其次,利用门诊时间对病人开展一对一的宣教,例如,在导诊阶段内容主要以宣传态度相关的知识为主,不但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而且更易于患者接受宣教;在候诊阶段,内容主要以发热的预防措施以及降温的治疗措施为主。此外,还要注重多与患者交流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各项需求,并结合患者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例如,针对部分教育程度低以及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主要向其介绍护理技能;针对部分教育程度高以及接受能力好的患者,主要向其讲解先进护理知识;而在就诊阶段,主要从用药指导、居住环境、饮食指导方面给予宣教[2]。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门诊自行研制的《发热患者相关知识、用药、态度、行为情况调查表》进行考核以评估宣教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对比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宣教前,2组在发热知识知晓率、合理用药知识知晓率、态度转变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对照组各方面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宣教前及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门诊不但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而且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场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虽然已经开始开展健康教育,然而,受我国健康教育起步晚的影响,导致缺乏量化的资料,加上教育方式存在单一性,因而未能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效果[3]。

规范化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分析病人的疾病特点、教育背景以及教育需求的评估结果,将与发热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制作成详细的文字材料以及多媒体材料,以为患者提供规范量化的宣教知识。此外,借助导诊、候诊以及就诊的机会对病人开展一对一的宣教,有助于弥补集体宣教缺乏个性化的缺点,不仅充分关注了病人的实际心理特点及需求,还有助于帮助其提升个人护理能力及健康用药能力,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满意度。

本组研究中,实验组在发热知识知晓率、合理用药知识知晓率、态度转变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表明,规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及护理指导,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孟颖.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231-232.

[2]林少娟.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117-118.

[3]李淑清.发热门诊患者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29-330.

论文作者:孙文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发热门诊患者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孙文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